从刘昼“恨不学属文”看魏齐之际的习文风气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齐书·刘昼传》记载了传主求取秀才、作文献赋的经历,刘昼对举秀才的执着既来源于身边师友的示范,又受到当时人对秀才观感的潜在影响。同时,他不甘察举入仕的失败,采用献赋邢卲、魏收的方法试图混迹士林,亦未成功,终于发出“恨不学属文”的感慨。北魏中期以降文雅大盛的局面是古人基于其所处官场、士林的运作逻辑,在日常行为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形成合力而产生的现象。
其他文献
战国时期,黄老学说将养生与治国并重,强调治国始于治身。齐威王、齐宣王和齐湣王均喜隐喻,且重视形貌之美与此不无关联。明显体现黄老色彩的《吕氏春秋》,为秦国统一天下设计的政治蓝图,同样将养生与治国相关联。《吕氏春秋》提倡虚君政治,初步弥合了养生与治国之间的缝隙。秦始皇误读《吕氏春秋》之意,他的求仙活动背离了养生的初衷,反而将黄老学说庸俗化。汉初刘邦集团信奉黄老,特别是陆贾《新语》在君主养生和国家大治之
期刊
睡莲属植物是重要的多年生水生草本浮叶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水景装饰;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辐射等活性。为推进睡莲属植物的利用,介绍了睡莲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分布,结合其栽培技术,阐述了睡莲属植物在园林景观、药用、食用、饮用等方面的应用,以期加深人们对睡莲属植物的了解。
期刊
长期以来,一直盛行着“乾嘉考据学是18世纪中国科学发展阻力”的观点。然而研究表明,乾嘉学派所运用的主干方法——古书通例法具有科学性质,该方法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复兴和对西方科学的消化、吸收。从古书通例法的角度看,乾嘉考据学在科学上至少具有四大功劳:1.促成了中国传统科学自立自强的热潮;2.带动了对西方科学的全面消化与吸收;3.更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4.为科学发展开辟了道路。乾嘉学派在科学上基本上是
期刊
报纸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缺血/缺氧复流之后心肌细胞出现不可逆凋亡,尚无特效药物,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随着研究深入,发现中医药疗法可靶向调控微小核糖核酸(miRNA)改善心肌细胞凋亡,且有多靶点、高疗效、低毒性等特点。近年来,中医药疗法调控miRNA在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中抗心肌细胞凋亡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但尚处于实验阶段,未提出临床相关理论。本文基于miRNA形成及生物学过程、3条经典
期刊
目的:研究miRNA-130a与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V-HC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HBV-HCC患者、30例对照者的miRNAs血清样品。应用RNA试剂盒对血清中的RNA进行提取和逆转录,应用实时定量PCR法对miRNA-130a进行定量。应用p-Genesil-NC和p-Genesil-miRNA-130a试剂对HepG2细胞进行转染,应用M
期刊
目的:观察α-生育酚(α-TOC)对HT22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和对脊髓损伤后小鼠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小鼠脊髓损伤(SCI)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SCI组,分组处理1周后,提取脊髓组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目的物质代谢通路。使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抑制剂(RSL-3)进行铁死亡诱导,分别测定其与药物处理后的活性氧(ROS)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
学位
阮元与章学诚虽然学术风格迥异,亦无直接学术联系,但却不乏学术交集,主要表现为:阮元不仅阅读甚至选刻过《文史通义》,将其作为《国史儒林传稿》的重要史源,而且对清代浙东史学颇为关注,为浙东学人依次立传,与章学诚晚年撰写《浙东学术》的举动正相映照。在史学观念上,阮元提出必须借助历史文本分析的方法,从中体察史家之“命意”,亦与章氏“史意”说相发明。凡此种种暗合,根本上源于二人经史观的契合,尤其是对史学经世
期刊
目的 探讨circ_RNF111靶向miRNA-361-5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8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_RNF111和miRNA-361-5p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circ_RNF111和miRNA-361-5p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荧光素
期刊
新出文献为讨论先秦时期的“世系”类材料提供了绝佳的视角。“世系”类材料由“世系”类文献、资料组成。祀谱、颂扬是“世系”类文献的流传主体。祀谱类“世系”文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记录着祖先名号、功业及宗族权力的代际传承。颂扬类“世系”文献较祀谱类更进一步,将地缘因素纳入视野。经过系统整理,“世系”类资料被纳入成篇的文章,从中可见不同地域、不同姓族的地缘、血缘间相互串联,汇聚为多元一体的华夏族群世系。宗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