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水动力特性与入湖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母亲湖,具有浅水湖泊的水流特点。受风生湖流形态、环流结构及其空间分布差异性影响,洱海入湖污染物呈现水力停留时间长、输移扩散缓慢、北部湖湾藻类易出现富集等特点,并在自北向南、自西向东输移扩散过程中不断向湖底累积并形成内源污染,同时洱海水质受雨季降雨径流携带大量点面源负荷入湖及湖泊拦蓄雨季雨污水影响显著,从而形成目前洱海湖区水质北部高-中间低-南部稍高、西边高-东边略低及雨季水质快速变差的时空分布格局,因此加强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减少高浓度初期雨污水入湖,并尽快实施外流域引水以改变目前洱海因
其他文献
水资源的稀缺和污染等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结构的优化是缓解水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采用信息熵、均衡度、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七大地理分区的用水结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总用水量在波动后呈先增后减趋势,各类型用水均衡性也在平缓上升;随着时间推移,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华北等区,均衡度均超过全国水平,而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用水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甚至东北地区用水结构趋于单一化;空间演变上,农业用水在我国各地区分布较均匀,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绝大部分地区较合理,而生态用水大
为提高水电机组转子故障振动信号降噪后的信噪比,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样本熵的变分模态分解和小波软阈值相结合的降噪方法,通过对转子试验台所产生的正常、转子
为提高比转数为300的导叶式混流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水力效率,以叶轮进、出口安放角、包角、直径以及导叶进、出口安放角和包角作为设计参数,采用标准正交表中7因素3水平正交试
针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常年潮湿闷热,通风方式传统单一,通风效果较差等问题,以我国西南地区某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系统的工程设计为例,通过在线监测、现地控制等技术手段,对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系统智能化改造进行了探索。对监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离线试验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提出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方案。该系统具有造价低、功能完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可以满足水电站生产运行要求,有利于实现水电站“远程集控、少人维护”的生产管理模式。
期刊
水轮机调速器是控制水力发电过程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其主配电气中位未整定准确会导致出现主配频繁调节现象,严重威胁机组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解决主配频繁调节问题,科研小
为探究典型水力过渡过程工况下超长大容量引水发电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以锦屏二级水电站(8×600 MW)为例,基于HYSIM软件提供的用户自定义建模功能,建立了差动式调压室、混流式水轮机、筒形阀等系统主要元素的HYSIM仿真模块,并根据系统内部机理及其运行特性,最终搭建出完整的超长大容量引水发电系统水力过渡过程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主要元素的参数率定及修正方法,并针对机组双机同甩负荷及筒形阀动水关闭等两种典型试验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准
以《李仪祉先生年谱》为切入点,研究了近代水利家李仪祉以及作者胡步川在传统水利转型时期的历史。研究指出:20世纪30至40年代以“关中八惠”为代表的现代灌溉工程的兴建,是西方水利科学技术传播并付诸实践的进程,以及第一代水利工程师筚路褴褛的经历。《李仪祉先生年谱》堪称近代年谱的经典,弥补了近代水利史诸多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胡步川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和现代灌区管理的先行者,胡步川是被忽略的近现代水利大家,值得多视角的深入的研究。
日月不淹,春华秋实,2020年我们迎来建所40周年华诞.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沧桑者生命的轮回.韶华易逝,梦如朝阳,澎湃着进取的激情.当四季脚步无声碾过,当岁月印痕肆意留下,走远
期刊
本文通过纵向梳理历史上漆艺首饰发展脉络,横向对比分析各地域漆首饰发展现状,以漆材料作为重点,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总结漆首饰造型方法,为漆工艺运用于现代首饰设计提供理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