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受众的关系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wod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各具形态,不同时代的雕塑艺术呈现的艺术关系是不同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社会背景下雕塑与受众的关系之阐述,进一步地认识到当下的社会背景与语境中雕塑艺术所处的位置与使命,以便更好地重塑当代文化精神。
  一、古代雕塑与受众的关系
  在人类的原始时期以及上古时代,雕塑是与巫术发生关系的,它表现出的是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在他们的观念里,具有神秘的非物质因素的超自然法力是人类的主宰。人们以一种敬仰的视角去膜拜偶像,视其为实现自我与上天相互联系的桥梁。因此,这种观念下的雕塑与公众显现出的是一种崇拜与被崇拜的从属关系。进入古代文明时期,这种对神性的崇拜关系,演化为对政权意志、宗教信仰、灵魂观念的表现。宗教雕塑和陵墓雕塑便是其意志的主要体现媒介。
  陵墓雕塑的性质中外不尽相同,如埃及的宗教注重的不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而是人死后的生活。因此,其陵墓雕塑成为引导自我到达彼岸世界的精神寄托。在古埃及的造型艺术中,人物的体态一般呈直立或侧面的形式来表现庄严的神性,最让人注意的是那双眼睛,举目远眺,凝视远方,好像注视着地平线上的什么东西,似乎从来没有顾暇过人世间的事情,看不出他们有属于个人的任何欲念,因为他们的心已献给了上天。而中国的陵墓雕塑,如秦汉时期的兵马俑,特别是秦始皇兵马俑宣扬的是帝国的武成和统摄意志,石像生则体现出的是帝权的威仪,还有一些陵墓雕塑体现出的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这一点从汉代起至唐代特别是到了宋代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中国逐渐进入市井社会生活的表征。
  中国传统的陵墓雕塑虽存在各种形态,但统而言之,其所体现的依然是对“现实世界”的眷恋,宣扬的是灵魂不死的观念。而宗教或神话雕塑不论中外均体现着精神信仰、情感寄托的心理需求,即使古希腊那些以人为主体的雕塑艺术体现的也是具有神性的人。在古希腊的观念里,认为人与神是互融关系,人具有神的力量,而神也具有人的弱点。因而,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体现的是人的力量之神性体现,是神的拟人化。体现出的是神性与人性的互补关系,表达的依然是神性意志。
  而在印度这种人与神的关系又不一样了。对印度的信徒而言,与上帝发生性关系,从上帝身上传播下神的基因,是他们的最高愿望。所以,古印度的人物雕刻,其造型是以圆弓的线条,扭动的肢身来表达性力的欢畅。古印度的宗教雕塑的主体形象虽多以“人”的形态出现,但这种“人”是笼罩在明确的宗教关系中的。
  还有一类是具有纪念碑意味的雕塑,如亚述记录帝国战争的雕刻,罗马帝国歌颂王权和宣扬武功的雕塑,西汉表彰军功的霍去病墓石雕,这一类雕塑与公众表现出的是一种权威与震慑、敬仰与服从的关系。
  之后,中外雕塑艺术依然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之大系统,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出现才使得之前的这种艺术关系得以转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虽仍旧是宗教内容,但它是人文意识下的以世俗为主体的宗教题材,显现出的是世俗、信仰、科学一体的艺术关系。一去中世纪以来宗教艺术的那种站在人类之上的敬畏性。
  二、现代雕塑与受众的关系
  现代艺术,特别是后现代艺术挣脱了之前艺术表现以文学的、历史的、宗教信仰的或日写实形象的、叙事方式的,所带来的再现性视觉方式,出现了以独抒心灵性情为表现目的的艺术方式。因此,这个时期的雕塑艺术更多的是表达了介入自然,介入社会的主体意识。如20世纪初立体主义等艺术思潮和流派表现出的是一种逆反于写实叙事性的视觉图像,表现的是以独立的审美意志来对抗传统艺术方式的这样一种艺术关系。这种艺术是反文学性、叙事性的视觉图像,反对的结果使它摆脱了艺术依托文学性、叙事性文本所形成的再现模式,实现了来自于康德的审美自律性、独立性以及强调艺术的纯粹形式之艺术思想。现代主义模仿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外部,而是挖掘事物的表象之下的内在因素,而为了保持艺术表现的独立性,它受哲学的支配,结果使得现代艺术成为了自我论证的艺术哲学,或者干脆把它称之为“模仿哲学的艺术”,形成了模仿文学、叙事的图像,被模仿哲学的图像所覆盖的艺术状况。直到杜尚这位可视作是后现代鼻祖的人物的出现,又使人的主体意识发挥到了极致,他所认为的“艺术即观念”的魔咒解构了艺术固有的法则,使得艺术手法如脱缰的野马奔驰在个人感受、主观意图、对抗经典乃至当下的文化消费的“原野中”。这种艺术观反映在对视觉图像语言的态度上,呈现出的是一种由现代主义反图像然后到后现代又重新利用和回归图像的逻辑,如杜尚对“蒙娜丽莎”的改造,安迪·沃霍尔对图像的复制等等波普手段。
  三、后现代雕塑与受众的关系
  后现代艺术对图像的运用与现代艺术之前以叙述文本为依托的再现性图像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后现代艺术是把固有的图像看做为一种可否定的或可以重新认识的对象,使不同质的图像之间产生对照以生成新的文本意义。这一方法在波普艺术中被极大地加以运用,如装置艺术等可以说是波普艺术的方法论。后现代艺术对图像的运用不是把叙述性图像排斥在视觉艺术之外,而是一统纳入到自我的哲学性思考之中,成为探讨视觉图像与叙事语言的关系的一种哲学。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关系,即迫使受众走出现当代主义之前的视觉艺术主要以叙事故事或情感愉悦为目的的审美领域,而要求受众以独立思考的方式去琢磨作品企图想要阐发的意图。因此必须把“现成品”从原来的功能背景中抽离出来,然后将之置于观念的背景之中来重新思考、认识,形成自我意识取代固有审美、主客体相互设问的这样一种艺术关系。
  四、网络时代雕塑与受众的关系
  网络时代的今天,呈现出了非物质的形态,这种非物质形态使得我们这个由物质构成的社会出现了非物质的状态,形成了一定层面的“非物质社会”,也即所谓的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在非物质社会之前,两极对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法,如对美与丑、真与假、虚与实等问题的区分。而在当下我们所处的非物质社会里由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扁平状态,使得原本在传统社会中物质功能与质料密不可分的状况被分解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正在消解,甚至是相互融合,如设计向艺术的融合、人机对话的抽象关系等,对此法国的学者马克·第亚尼指出:“严密的逻辑原则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中,雕塑艺术呈多种形态,是多种形态的复合与混杂,不仅是具象与抽象的相互挪移的艺术关系,也不仅是观念性与再现性之间的对抗,它同时还是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存在关系,学科越界与解构本体之关系。这种关系以极大的能量消解了我们对经典性的尊崇。技术进步使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产品而大批进入市场,形成了所谓“文化消费”,这是消费社会的特有景观,它打破了起源于巫文化的那种庙堂性,从崇仰的神坛上走了下来,成为了被大众消费的对象。因此,此种状况改变了受众对艺术的关系,生成了艺术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关系。
  五、公共艺术与受众的关系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过去的那种对雕塑艺术的信仰与被信仰、崇拜与被崇拜之间的从属关系,改变为在艺术自律论下、现代艺术制度中的公民性对雕塑艺术本身或者雕塑家本人与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接受、导向与认可,人文历史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互融关系。这里自然地要牵扯到关于对公共性的认识问题。
  公共性原本是政治议论的话题,是建立于制度层面上的权利关系,它产生于个体意识的觉醒,社会组织的合理、合法性是以公民权的体现为前提的。因此,“公共性”具有约束作用,其作用就在于它能够约束以公众为名义而实际上是权利与利益操控下的“公共艺术”的产生,能够约束艺术自律论下的个人审美意志,并能使之完成于对公共性的体现之中。在公共意识的前提下,我们的艺术家不应仅以个人的视角去指责公共艺术赞助人,其实赞助人或公民也往往在指责艺术家。所以,如何摆正艺术家、公众、赞助人之间的位置是关系到公共艺术是否能够体现“公共性”的问题。
  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公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的应是雕塑家本身的审美个性与公共性的融洽,雕塑家应以实现公共性的月的而创作,而不是做权利与利益的屈从者。因此,雕塑艺术如何面对公众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也是一个规则问题和制度问题。然而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使以赞助人或操控人为中心的艺术制度转换为以艺术家为代表的艺术制度,以消解权利意志、赞助人意志以及艺术家意志从不同角度所带来的有碍公共性体现的诸多因素,还需探讨在当下社会情形下实现这一愿望的可能性。
  在当代的社会情境中,公共艺术所遇到的是艺术家与公众审美情态难以互动的问题,是艺术家对权力、利益妥协的问题,是公共艺术没有真正放在城市或者环境文化的框架之中来进行整体考察的问题。因此,艺术家在对公共艺术的表现中,反映的应是精英与通俗,个人审美与社会审美相融合的文化引导这样的一种具有公众性的艺术关系,以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和公共文化的社会福利性质。
  通过以上的对于雕塑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与受众的关系之阐述,笔者认为:如果站在美术史的层面上来审视当下的消费时代,我们的艺术到了逆反的节点上了,那就是重塑艺术的精神。我们还是要保持艺术对公众的召唤作用和引领作用,当代文化应是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互动,而不是二元对立,是在互动的关系中去建立当代文化精神。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由于重文人轻工匠的传统观念所致,也因为在宗教造像里缺乏意境的营造,缺少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写意,中国几千年的雕塑(包括宗教佛像)仅仅是求生的门路,而没有作为艺术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的雕刻创作使我认识到,雕塑作为智慧的内在展示,必在七个方面做到庄谐相生、瑶璎相衒,即——“美在其艺、艺在其形、形在其神、神在其意、意在其韵、韵在其心”,才能使造型刀法风神不散,才能被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才能
期刊
内容摘要:在当代雕塑艺术的语境下,当代雕塑观念表达是从视觉审美走向观念的构造过程,强调一种概念被瓦解之后的思想表达,传统形式被解体之后的观念重构。本文章旨在通过当代雕塑观念表达样式的分析,当代雕塑语言实践的体验和当代主题的表达,来感悟当代雕塑观念表达领域的形成。  关键词:观念表达;雕塑创作; 雕塑语言实验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sculptur
期刊
自从工具性的工业革命,弥补了人类意识上的贪婪遗憾以来,我们惦记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多更快地把大自然这个整体切碎,而后转换成我们的商品。我们的日常话语,举手投足,我们的时尚、梦想、政治纲领以及文明进步的标志,就是看谁更疯狂地索取了地面上的森林、土地和地下的石油、矿产等等资源。  虽然这些被我们视为“财富”的资源,并非出自我们无中生有的自我创造,但我们仍长期地浸淫于自己是“创造者”的轻薄中;在自然对人类
期刊
夏去秋至,由中国工藝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泉州市工藝美术协会,惠安雕刻藝术研究会主办为期15天的“鼎立行”第三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于2011年8月17日在中国雕刻之乡惠安鼎立雕刻有限公司隆重开营。中国工藝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泉州市工藝美术协会会长郑金尧、中共惠安县委领导蒋向群等省、市、县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藝术家、工藝美术大师、藝术院校师生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从2
期刊
章华的雕塑艺术有一种舒放的气息,他的人物造型比例是有意拉长的,结构上带有一定的設计意味,手法上多以铸铜着色以增强视觉的感染力。  他的这种舒放的气息,最早体现在他的作品《编花篮》上,这件作品塑造的人物在相互漫联的欢乐之中,表达出富有民歌特征的视觉节奏。当这节奏转化在他的《快乐童年》之创意上又使得这种造型方式得以畅快地表达。《快乐的童年》以横与竖的构图,动与静的对比,捕捉回了他儿时的记忆,召唤回了虽
期刊
宋伟光:我们今天研讨会的主题是“旅游环境空间的公共艺术文化介入”,谈到这个话题,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应该重视人文景观为载体,重视历史文化为亮点;二是以多种宣传活动为契机,展开历史文化,重视人文景观,发现历史,采用各种艺术形式来激活旅游空间,成为引发旅游资源的重要因素。  胡印民:今天下午参加这次研讨会,感到十分荣幸。旅游是南戴河的主打产业,这次的南戴河国际雕塑展与第8届荷花节同时开幕,更加提
期刊
美国雕塑家阿比奥拉·阿基杜拉出生于非洲尼日利亚,他创作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古典音乐和爵士音乐中焕发的激情,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思考。他善于运用不锈钢反射光线的特质展现出表现对象的内在韵律,让人领略到一种蕴含已久的动力,幻化的色彩伴随着流动的形态,呈现出灵动的艺术想象。  他对于艺术的热诚与执着体现在他创作作品的过程之中,在他的作品中能让人感受到来自非洲大地的本真淳朴的民族性格,那种童趣和天真,那种对于作
期刊
经文化部批准,由文化部艺术司、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第三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于2011年9月2日上午10时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隆重开幕,大会以“友谊·和平·春天——雕塑让城市更精彩”为主题,旨在弘扬雕塑文化,促进中外雕塑家的交流与合作,探寻城市雕塑建设的发展方向,交流城市雕塑建设经验,研究城市雕塑发展模式及其对城市历史文化、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提高中国城市雕塑在
期刊
压电陶瓷变压器是用铁电陶瓷材料经烧结、高压极化等工艺制造而成的一种新型电子变压器,其变压原理和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电磁式变压器。  关于压电陶瓷变压器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G.E.Motorola Zenith公司的Rosen在1956年阐述了压电陶瓷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成功地制备出长条形单片压电陶瓷变压器。但由于这种单片变压器使用的是压电性能较差的BaTiO3陶瓷材料,加上工艺不完
期刊
致《雕塑》杂志  培一同志:  忽接贵州刘万琪先生来函,寄来为遵义会议纪念馆所创作的《历史转折》群雕照片。我认为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一种成功的探索,相当生动、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和战斗气氛,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高瞻远瞩、料敌如神的刻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比我见到的所有绘画、电影等都近了一步。  他们希望在《雕塑》杂志上发表。我是赞成的。不知能否安排,不知你们如何意见?由你们决定。照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