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V之”被动式“之”的语用功能和构式来源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字被动式中代词宾语“之”虽然在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上均表现为羡余成分,但在语用方面却具有复指强调受事主语的作用.这一用法不仅弥补了“见”字被动式施受关系不易确定的缺陷,而且满足了规整句式和平衡句法结构的需要.在上古汉语无标记被动式的受事主语句中,动词之后的代词“之”同样具有羡余成分的特点和复指强调受事者的语用功能,且用例早于“见”字被动式,由此可以窥见“见V 之”被动式的源头.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施工的过程、材料、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机械设备等方面分析与探讨施工质量的关键点,紧抓施工关键环节,完全掌握施工质量。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从上世纪初创至今已百年有余,艺术学学科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艺术学学科如何从一级学科过渡为学科门类以及提升为门类后
剩女世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三高女性到了适婚年龄却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个人择偶标准和社会结构变迁两个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持续加大,不断取得重要成果,但是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形势仍然严峻。进一步分析腐败发生的各种机制,努力降低腐败治理的难度,是
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理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容易出现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帮扶有着重
纵观东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音乐听觉艺术在其前概念时代的发展中经历了漫长的体系初创阶段,人类对乐音的感知从主动性听觉模仿升华至有意识的听觉训练。西方艺术音乐在现代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化出现了很多新质素,艺术也获得了新发展。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一般艺术学作为打通艺术门类、研究艺术基本规律的学科也获得了全面发
针对高阻抗微弱信号测量问题,对测量精度与系统输入阻抗、输入偏置电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保护技术设计了带保护电路的测量电路,将电路中的低阻抗节点加上保护电势,减小漏电流的
本文以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为背景,简述手风琴在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时间里经历的流传与变革,重点介绍了中国手风琴艺术在哈尔滨和上海两座城市的发展,说明了这两座城市在中国手
音乐审美经验是通往认知理解音乐道路的一把钥匙,通过对音乐审美经验中的心理诸要素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各要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完善和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