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hu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往日儿女绕膝欢闹的情景如今已恍如梦境,母亲的家冷清了。
  那年我去湖南,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好,又忙着给我炒菜。“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母亲便忙给我倒酒。我才喝了三杯,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杯子,母亲笑了,又说:“离家这么久,就再喝点儿。”我又喝。才喝了两杯,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菜就不香了。”我停杯了。母亲又笑了,说:“喝了五杯?那就再喝一杯,凑个双数吉庆。”说完亲自给我倒了一杯。我就又喝了。这次我真准备停杯了,母亲又笑着看看我,说:“是不是还想喝?那就再喝一杯。”
  我就又倒了一杯,母亲看着我喝。
  “不许喝了,不许喝了。”母亲这次把酒瓶拿了起来。
  我喝了那杯。眼泪就快出来了,就把杯子扣起来。
  母亲却又把杯子放好,又慢慢给我倒了一杯。
  “天冷,想喝就再喝一杯吧。”母亲看着我说。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我的母亲!
  我搬家了,搬到离母亲家不远的一幢小楼里去。母亲那天突然来了,气喘吁吁地上到四楼,进来,倚着门喘息了一会儿,然后要看我睡觉的那张六尺小床放在什么地方。那时候我的女儿还小,随我的妻子一起睡大床,我的六尺小床放在那间放书的小屋里。小屋真是小,床只能放在窗下的暖气旁边。床的一头是衣架,一头是玻璃书橱。
  “你头朝哪边睡?”母亲问我,看看小床。
  我说头朝那边,那边是衣架。
  “不好,”母亲说,“衣服上灰尘多,你头朝这边睡。”
  母亲坐了一会儿,突然说:“不能朝玻璃书橱那边睡,要是地震了,玻璃一下子砸下来要伤着你。不行不行。”
  母亲竟然想到了地震!百年难遇一次的地震!
  “好,就头朝这边睡。”我说,又把枕头挪过来。
  待了—会儿,母亲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又突然说:“你脸朝里睡还是朝外睡?”
  “脸朝里。”我对母亲说。我习惯右侧卧。
  “不行不行,脸朝着暖气太干燥,嗓子受不了。你嗓子从小就不好。”母亲说。
  “好,那我就脸朝外睡。”我说。
  母亲看看枕头,摸摸褥子,又不安了,说:“你脸朝外睡就是左边身子挨床,不行不行,这对心脏不好。你听妈的话,仰着睡,仰着睡好。”
  “好,我仰着睡。”我说。我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上来了。
  我没想过漫漫长夜母亲是怎么入睡的。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老了,常常站在院子门口朝外张望,手扶着墙。我每次去,她都那么高兴,就像当年我站在院门口看到母亲从外边回来一样高兴。我除了每天去看母亲一眼,帮她买买菜擦擦地板,还能做些什么呢?
  我的母亲!我的矮小、慈祥、白发苍苍的母亲……
  
  [路子与你聊]
  文中说:“什么是母爱?这就是母爱。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为什么说“又怕儿子喝,又想让儿子喝”是母爱?
其他文献
一、思考由来    章建跃先生认为:提问是创新的开始,问题引导学习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近日有幸听得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陈明选教授的一个关于新课程实践的讲座,报告中听到这样一个事例:在同一堂课上,有教师问了学生107个问题,其中约41%的问题为学生齐声回答,20%为推理性问题,74%为记忆性问题,6%为其它问题。这可能仅是个别现象,但多少也反映出了眼下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些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架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涩。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摘自 《张枣的诗》)(责编 小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