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基层协商民主更好的运转起来——观念更新、利益兼容与治理绩效累积的三位一体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26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长期的演化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已经成为了地方治理中的常态,制度化的痕迹日渐明晰.然而,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存在着分化,差异在于制度化的程度,制度形成的规则是否成为了基层协商民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进一步理顺基层协商民主的内在联系,发挥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拓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空间,需要回到基层协商民主成长的制度化路径,挖掘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中的某些要素.因此,有必要建构基于价值导向、政策执行与结果绩效相统一的基层协商民主三位一体模型机制,强调观念更新、利益兼容、治理绩效累积是协商民主有效推进基层治理的结构性原因,使得基层协商民主更加有效地运转并朝着更加成熟定型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作为其最高的价值位阶,它必须扬弃基于"中心-边缘"不平衡性发展理念而构建的世界贫富两极化的发展格局,把各国共同发展的共同善的伦理性要求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落实的基本前提.共同发展理念只有得到全球治理的内在性拱卫,才能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的元治理理念与基于共同发展所要求的共同治理,构成共同抵御霸权性治理的非正义性侵蚀的价值基础,唯有如此,人作为"类"属性而非"种"属性的共同体主体际性才会在共同发展与共同治理的视阈下绽放出来.
一百年前,国家正在遭受苦难,人民正在失去尊严,迷茫中的中国正在寻找出路.面对国家衰败落后、人民贫穷愚昧之窘况,许多仁人志士开始寻找“救中国”的道路.正是这样的时刻,中
期刊
在国家制度优越性的评价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制度的产出、实施和创新能力;对社会的调适和规范能力;应对外部竞争和挑战的能力。较之于"抗争型制度"产出样式,制度实施效率低下、脱离人民,长期秉持"制度优越论"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因"顶层设计+实践探索"的制度产出方式、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兼容并蓄、纠错求是的制度品格而具有较强的制度产出、实施和创新能力。较之于国家与社会对立、社会分化严重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以注重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
不同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反垄断浪潮的特点.当今世界,呼啸向前的数字化浪潮并没有带来普惠的经济增长,经济停滞、阶层分化反而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数字经济独特的垄断性是其重要根源.数字经济时代呼唤与时俱进的制度建设,只有建立了能够促进数据要素充分流动的制度框架,普惠的数字经济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期刊
列宁在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以及领导党和人民进行1905年革命过程中,提出了以下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党纲中明确规定自己的政治任务,即对工农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