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市热力管网的布局与设计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对热力供应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供热负荷愈来愈大,这给热力管网的布局和设计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实际建设过程中,热力管网的敷设受到城市复杂环境的限制,因此为了实现热力管网的正常运行,必须从管网布局、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入手,进行技术攻坚,改进并创新热力管网建设,从而为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城市;热力管网;布局;设计要点
  引言
  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热力管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供热热力管网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所采用的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热能利用率的关键。随着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各城市加快了集中供热改造。一部分改造是在原有供热管线基础上连接集中供热主干线实现供热管线改造,另一种方式是在扩建城区或旧城区改造中重新设计与敷设热力管线。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改造与建设方案。通过热力管网的科学布局减少管网热力输送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供热效率的同时减少煤炭消耗、减少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以此实现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
  1、城市地下管网及公共设施的公共安全隐患分类
  1.1地震、地面沉降
  由于地下管网多由钢制管道、水泥管道或砼体堆砌建造而成,受建设方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所限。当地震和地面沉降导致地质结构发生变化时,势必造成管网的损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由于自然和不可预测性,对此可根据管道的性质,在设计建设中尽量满足要求和规范,使得灾害发生时把次生安全事故将为最低。比如危险程度更高的燃气管道建设中,尽量使用新型材料,如PE管(一种工程塑料),以利用其延展性、柔然性,最大限度的防止管道直接破裂而发生的次生灾害。比如,1995年日本的神户大地震,城市管网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但是使用了PE的燃气管网所受损害并不大,能够维持良好的运行。
  1.2腐蚀
  在对一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保护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后,可知其地下钢质管网的腐蚀破坏现象严重,仅绵阳市2008年一家大型燃气企业处理的腐蚀破坏管线事故就有57起。绵阳市各个县市近几年的管网腐蚀泄露抢险次数也是成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说明随使用年限增加腐蚀的程度在不断加重。
  腐蚀破坏的原因有很多种:
  (1)燃气杂质腐蚀:燃气是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复杂气体,其中不乏多样对管道具有侵蚀作用的成分,累计多年造成管道穿孔。
  (2)电化学腐蚀:地下管线所在的化学环境是复杂的,其中不乏多种酸碱成分的电解质,彼此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电化学腐蚀。
  (3)杂散电流腐蚀:地下管线中的电、通讯管道以及周围环境中的电流会发生作用从而侵蚀局部管道。
  (4)防腐层破坏:管道设计过程中都含有为了避免侵蚀作用而设计的防腐层,然而其防腐作用是有限的,在日常使用中也会受到侵蚀和伤害从而失去防腐作用。
  1.3缺乏统一规划
  不统一规划、疏于管理,管道公司和各个协作单位缺少交流和协调而照成的安全隐患。政府部门、各个相关的单位在统一管道建设中很少交流,缺少统一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建设的图纸。导致了在建设中出现了“自家管自家”的工作风格。比如房地产开发施工或者是自来水破路放管等等,很多时候并不会咨询相关的单位(燃气公司、电力公司、电信公司等等)在施工地点是否有别的管道存在,盲目开挖十分容易在施工的过程中挖断别的其他管道。这样的行为轻则断网断电给老百姓的生活带去不便,重则像挖到燃气输送管道或者是输油管道,在处理不当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爆炸、燃烧的危险情况。
  2、城市热力管网的布局与设计要点
  2.1热力管网布局和设计
  关于城市热力供应管网布局、设计,有着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在城市供热管网布局和设计之前,务必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首先,明确城市整体的地势走向,接下来,收集城市交通路线资料,了解居民、工业供热需求分布情况等,根据于此,选择科学合理的热力管网布局类型,能够在满足供热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然后就是具体设计参数的收集,这一设计流程需要的数据复杂繁多,并且对准确度有这较高的要求,主要有管线高差、管线压力、管道直径、损耗等方面的参数,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城市热力管网相关规范,实现高质量热力管网的布局和设计,进而保证城市热力供应。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热力供应管网设计,工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实际建设热力管网过程中,首先必须对城市规划进行深入了解,确定城市热力需求分布情况,然后根据城市地形地势实际走向,确定管线高度差值,确定供热管线能够满足供应压力,避免出现供热不完全等现象。还有,布局设计要考虑到热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问题,尽可能减少管线的长度和逆流等,来降低热力损耗,保证供热效果,实现城市全方位供热。
  2.2热力管网敷设及施工管理要点
  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敷设中,地下敷设是城市热力管网敷设的主要形式。地下敷设方式减少了架空敷设对城市市容的影响。目前,应用较多的地下敷设又分为直埋敷设和有沟敷设两种。有沟敷设是将管线敷设在地沟内,这样的方式减少了管道的荷载,有效保障了管道的安全。直埋敷设是将管道直接埋设在土壤中。这样的敷设方式使的管道需要承受来自地面的荷载。两种方式总,直埋敷设方式一起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在我国城市热网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多數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汇总也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受直埋管网特点影响,直埋管网的建设中需要对管网基础以及回填沉降进行有效控制。在直埋管网施工中,强化基础的夯实以及回填材料的选择。以减少管网施工后沉降及荷载对管线的影响,进而保障管线的使用安全。
  2.3优化城市建设规划布置热力管网的档案控制
  在城市建设规划布置热力管网工程开展过程中,档案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要符合实际标准,并且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办法和控制模型,真正提高管网现状管理体系和档案建立规范性,并且对管网走向、管网分布情况以及管网资料档案项目等进行统筹安排和集中控制,确保管线系统得以全面升级,也为了动态化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真正提高城市建设规划布置热力管网的综合水平和处理效果,也为信息规范提供有效的平台。
  2.4优化城市建设规划布置热力管网的共享平台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建设规划布置热力管网建设项目要和网络结合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升级,因此,要协调相关部门,对信息进行全面处理和综合化控制,建立健全统筹处理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并且保证信息管理系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跟踪处理,提升管理效果的基础上,也能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规划布置热力管网有效处理经验的共享,为城市信息管理系统的升级提供平台。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重视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在满足城市供热需求的同时,尽可能节约资源,从热力管网设计和布局、施工方面着手,加强技术攻坚,积极改进创新,保证城市热力供应,推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念平,赵聚英,吴德怀,张国强.用末端压力法实现热力管网控制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1992(04).
  [2]王浩祥,张锦鹏.热力管网设计与施工中相关问题及改进[J].低碳世界,2017(07).
  [3]孙剑秋.城市供热管网设计与施工[J].电力工程资讯,2011,2.
  [4]刘浩晨.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要点及参数计算[J].供热工程,2012,2.
  [5]李俊芳.浅析建筑小区内地下热力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案[J].城市建筑,2015,12(32):9-12.
其他文献
1959年的春节让人难忘.那年,家中口粮很紧张,断炊是常事.粮食多是玉米面、高粱面,白面很少,大米更是稀罕物.rn1959年年初,时任农五师(现十三师)副师长的王增普再次和基建科长
期刊
本文以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扩报装工作为主要探讨目标,通过对其工作现状以及相关解决措施的分析,来阐述电力行业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以便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摘要:在我国,由于地域面积较为宽广,存在许多复杂的地理环境,这样就导致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这样就需求兴建水利工程,合理的配置我国的水资源,有效地确保人们的日子用水,一起也可以下降水灾的发生,使水资源可以按照人们的毅力进行分配。但是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造的过程中,由于工程建造的规模大,就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峻的影响。近几年,我国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认识在不断地增强,水利工程在规划的过程中,也需求充分体现出
用“记一忘三二”作为文章的标题,是因为前不久看了新疆作家李娟的书《记一忘三二》,想想拿来做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最好不过.rn它来自黄庭坚的一首诗,原诗前四句是“少时诵诗
期刊
本文对供应链模式下物流企业营销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供应链模式下物流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管理创新策略,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
近年来,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如何提高其创新能力,在未来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存活,发展壮大,影响重大.
分析了IEC 61373:1999与IEC 61373:2010模拟长寿命试验量级的差异,并从疲劳损伤模型选择及计算方法上解释了差异成因.指出IEC 61373:2010更符合轨道车辆的伺服环境,提出对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人口大规模流动和家庭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衰弱,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养老问题逐步由家庭问题演变成为广泛关注的重大
期刊
大家听到挖矿这个词应该是从第一批比特币淘金者那里听到的.比特币区块链是货币型的公链,挖取的是数字黄金.随着共识面得扩大,最初的矿工赚了大钱,后来的人们就像马蜂一样进
BIM又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或是建筑信息建模,就是能够将工程当中的各个信息做成模型,并且对數模型进行建立,之后根据字信息仿真的技术来把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随着我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