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小燕子”:岁月从不败美人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7年6月17日晚开幕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93岁的电影艺术家王丹凤获得了“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王丹凤原籍浙江宁波,自16岁从影以来,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创造了60余个经典银幕形象,尤以她演唱的《护士日记》主题曲中的“小燕子,穿花衣”红遍大江南北,最深入人心!
  一代女神, 为戏而生
  王丹凤1924年出生在上海,原名王玉凤。16岁那年,王丹凤跟着邻居去电影公司参观,正赶上电影《龙潭虎穴》在拍摄,导演朱石麟一下就看中了她,让她扮一个小丫头端茶试镜,没想到她十分上镜,而且非常抢眼。
  虽然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但她还是和导演签了3年片约,还改了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王丹凤”,意为丹凤朝阳。签约第二年,王丹凤就在《新渔光曲》中担纲主演,初出茅庐的王丹凤,把一个受尽欺辱又贫穷善良的渔家女演得十分到位。影片上映后,她一举成名,还被影迷们称为“小周璇”。
  王丹凤是标准的上海美人,樱桃嘴、杨柳腰、洋派的发型,令无数人为之倾倒。漂亮面容可以叩开演艺的大门,但也免不了被贴上花瓶的标签。为了磨练演技,她开始疯狂接戏,《三朵花》《丹凤朝阳》《青青河边草》……5年间,她一连拍了25部影片,在当时上海电影圈的女演员中,享有“高产女星”的声誉。
  后来王丹凤受邀到香港发展,并被评为“沪港四大女星”之一,其他3位分别是李丽华、周璇和白光。
  出身于电影世家的柳和清,因为欣赏王丹凤的纯朴正派,对她紧追数载,于1951年迎娶了心中的女神。回忆起新婚生活,王丹凤总是说:“跟其他夫妻也差不多,小意见总是有的,但他让着我嘛。”

  1952年,王丹凤加入新组建的上海制片厂,先后出演了《护士日记》《女理发师》等多部影片。在《护士日记》中,她演的女护士简素华慈母般哄别人家的孩子入睡时,轻声哼唱出了摇篮曲《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插曲不但得到了少年儿童们的喜爱,也成为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
  厄运袭来, 患难夫妻不离不弃
  此后多年间,王丹凤凭借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出众的形象和演技,为影迷奉献了《家》《海魂》《桃花扇》《护士日记》等诸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她被评为新中国深受观众喜爱的“22大明星”之一。
  1958年,“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时期,王丹凤随上影厂几百演员与行政人员一起,前往上海北郊的新桥公社务农,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2年,王丹凤接到上级的命令,要随周总理访问缅甸。在北京集中排演时,周总理请王丹凤与张瑞芳等人去他家做客。饭后,总理叫大家一起打乒乓球。
  王丹凤对总理说:“我不会啊。”总理微笑着鼓励她:“乒乓球有益健康,搞文艺的千万别忘了运动啊!应该培养一项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然后一直坚持下去!”
  总理的话让王丹凤醍醐灌顶!体育运动和劳动不同,它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脑力和技巧。王丹凤竟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平常的劳动锻炼了她的体力,而乒乓球却让她变得机智,健身又健脑!
  王丹凤牢记总理的话,她不仅学会了打乒乓球,而且还迷上了其他体育运动。甚至在下乡的过程中,受一个老中医的启发,自己编了一套“腹部运动操”,每天清晨做一遍。
  不久,“文革”爆发了。王丹凤的丈夫柳和清因为是资本家后代而受到了残酷批斗。在那个动荡时期,王丹凤自然也“罪责难逃”。
  1968年,在秋風萧瑟、严冬将临的时候,王丹凤被赶到奉贤“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然而,王丹凤与柳和清始终左右相随,矢志不渝。他们意志刚强,以过人的耐力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苦,熬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1978年,王丹凤重逢艳阳天,参演了电影《失去记忆的人》。1980年与项堃一起主演了《玉色蝴蝶》,这部片子成了她告别影坛的封箱之作。那一年,王丹凤56岁。
  淡出影坛后,王丹凤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深入基层,参政议政。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王丹凤从一个著名影星,成长为在上海政协和全国政协会议上频频亮相的社会活动家。
  93岁容颜不改, 美丽由内而生
  1989年,丈夫柳和清退休后移居香港。夫妻俩开了一家名叫“功德林”的素食馆,不仅宾客满座,还成了沪港两地文化界人士的云集之地。
  香港的报纸评价“功德林”:别人开餐馆只管做生意,柳和清先生出身电影世家,又有夫人王丹凤作后盾,功德林就开得颇有内涵和修养,就连菜谱都充满了传统文化气息。
  十几年前,他们把“功德林”转了出去,年过8旬的老两口又回到上海,过起了半隐居式的晚年生活。
  此后,王丹凤夫妇除了见几个老朋友外,基本闭门不出。即使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做公益,也很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丹凤和我年纪都大了,什么都看淡了,回沪后,几乎拒绝了一切采访。更何况,她本就是不善言辞的人。”晚年说起爱妻,柳和清老先生的言语中依然充满爱意。
  一切顺其自然,是王丹凤老两口处事的原则与长寿法门。“生活就是这样,有顺境就会有逆境。只要你的心大了,遇到的事也就小了。”她晚年曾这样向女儿们传递生活经验。此时的王丹凤虽然年已耄耋,但依旧保持着清秀的面庞和炯炯有神的眼睛。
  每当被人问及有什么长寿和保养秘诀时,王丹凤都会面带自豪地说:“这多亏了体育运动!”的确,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王丹凤,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运动。
  除了打乒乓球,王丹凤每天都会和丈夫一起侍弄他们的那块“爱的小菜园”。这总是让他们想起上山下乡的那段岁月,有时候说起当年的苦与乐,夫妻俩都会风趣幽默地一笑而过。从年轻到年迈,难得的就是这份陪伴。王丹凤和丈夫相看两不厌地走过了65年,直到2016年,柳和清去世。
  丈夫去世了,但王丹凤的性格依然开朗,只要觉得不开心,她就打球或者种菜,这是她的生活方式,也是她爱的方式。按照她的说法,爱也是一种养生。
  现在,93岁高龄的她遇事想得开,平时生活也很有规律,并保持素食的习惯。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息影以来,王丹凤就渐渐淡了和外界的联系,但在2017年6月17日开幕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竟破天荒地露面了,并笑称自己:“我也不能太宅。”
  电影节上,王丹凤登台接受了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这次,她依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致谢,接受万千掌声的拥戴。有人说,王丹凤就像一只孔雀,年轻时独立自信,美如冠玉,让人敬仰崇拜;到衰老时,就躲在一个远离人群的地方,独自老去。
  但昔日的影迷从来没有忘记她。在她的画册《春满人间》的见面会上,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影迷,拄着拐杖一大早六七点就排起了队,只是为了看她一眼,看她过得好不好。
  如今的王丹凤鲜少出门,除了喜欢看书和运动,就爱在家里种些花花草草和小青菜。年过9旬的她,至今保持着美人的体面——出门时发型梳得一丝不乱,衣服纤尘不染。
  岁月不曾败美人,这位“不老女神”在93载人生起伏中,活出了许多人想要的样子。
其他文献
单霁翔,作为第一个曾走遍故宫9371间古建筑房屋的院长,能够清楚地说出故宫藏品数量到个位数。在其7年多的任期内,故宫成为一个超级大IP,受到无数观众的热捧。  2019年4月8日,他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渐渐淡出公众视线。1年后,单霁翔出版了新书《我是故宫“看门人”》,首次完整记录自己在故宫博物院的工作点滴。前一阵,他也开启了一场直播秀,讲述了阅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炊事员、钳工,“网红院长”单霁翔
我的成长  小时候,我不知道父亲是谁。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作为新华社记者的父亲就被派驻海外。  上幼儿园了,每当小朋友问我父亲在哪儿,我总会跺跺脚说:“就在脚下,地球的那一边。”  上小学后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和两个姐姐,去机场接一个叫父亲的人。一个胖胖的男人从出口一出来,就抱着我亲个不停,我却感觉被他的胡子茬儿扎得好难受。我使劲推开他,放声大哭。妈妈赶紧哄我:“他是你爸爸!”“骗人,照片上的爸
圆子:  我和老公是经同事介绍走到一起的,他是东北人,我是四川人,两人在异乡打拼,认识后,各自都能理解彼此的不容易,恋爱半年后就结婚了。记得谈恋爱时我们没有那么多分歧,可婚后一年时间,发现两个人有很大的不同,除了饮食,还有很多生活习惯不一样,比如,一个爱晚睡,一个爱早睡早起;一个爱讲究,一个邋里邋遢……生活中的不同越多,两个人想要改变对方的意愿就越强烈,于是,从辩论说理到激烈争执,这场“改造对方的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前方医护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勇杀“敌”。后方被宅在家的人,战争也并不少。  平时都渴望一家人能好好相处,但是真的让大家朝夕相处近一个月的时候,问题就产生了。尤其是那些平时是异地的家庭,彼此已经熟悉了独自生活的节奏。伴侣的回归本是一家人的期待,没想到却成了无数矛盾的起点。疫情下暴露的异地婚恋之痛  我家对门的张姐,年前满心欢喜地告诉我,她老公还有几天就回来,这次回来能待
《三种爱》  张翎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8.00  旅居加拿大多伦多的作家张翎,计划探访多位已故世界著名女作家的故乡或墓地,她将这份旅行计划形容为“带着点行为艺术式的行走”。同为女性写作者,张翎这份独特的探访愿望清单,本身就带有一种令人激动的成分,这种成分可以解释为向文学与爱情的古典主义的一次致敬,也可以理解为拨开纷乱的女性话语迷雾,去寻找女性精神的一个萌发点或制高点。  现在张翎在她的探
央视《中国大能手·匠心筑梦》播出后,出生于1993年、两年前在巴西夺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的聂凤,再次被人关注。2015年,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学生聂凤,不仅代表国家实现了该项大赛金牌零突破,还成为亚洲参赛国家65年来第一个世界冠军。  聂凤心里清楚,许多人仍对包括美发行业在内的职业技能不了解、不认可、有偏见,正如电视节目中颁奖环节时,导演组特意挑选的颁奖人、中国奥运金牌零突破者许海峰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  “晒得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包青天。”  “是干是湿,让猪先吃。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连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则可以卖了钱买猪;猪肯定想说:我为人类付出了太多。”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广权因为一系列段子,被网友称为“炫腹大爷”,严肃的新闻主播与接地气的段子结合,带来令人惊艳的化学反应,让他收获了不少赞赏。
多少人曾羨慕这样的生活:清晨爬到高山之巅,看日出的壮美;快到中午时分,下山去集市买蔬菜水果,准备烹煮打扫,享用完美食准备小憩时,读一本书;晚上在杏花树下喝酒聊天,直到月色和露水清凉,沉沉睡去,醒来时岁月静好。  当老了倦了,寻一处人不多的小镇颐享年华;当生活中的繁杂事务令人喘不过气时,寻一个小镇,觅一方幽静之处,深吸几口新鲜的空气,慢慢感受那种彻底放松的舒畅,过几天一茶、一饭、一粥、一菜,与一人相
英国肯辛顿宫通过社交网站,发布了6个月大的小公主夏洛特的两张新照片,照片由小公主的母亲凯特在诺福克郡寓所拍摄。肯辛顿宫表示,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为感谢英国媒体让子女在不受骚扰的境况下成长,决定发布夏洛特的新照片,并希望所有的人和他们一样喜欢照片。(责编 悬塔塔)
俗话说:“丈夫丈夫,一丈之夫。”形容作为丈夫,立身要能顶梁,同时,与家不离一丈之远。当然这是泛指要懂得顾家惜妻,并非实指行动距离。但很多当丈夫的,由于工作实在繁忙,很难做到一丈之夫。  某朋友和我聊天,说起他的经历。说经常要加班出差,家务杂事、敬老育孩,乃至装修这样的难题,都当甩手掌柜,让妻子一手包办。一外出,连打电话和家里联络都顾不了……  退休了,自觉补偿过去的不够,和妻子一同承担家务,争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