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引用的外国名言(上)

来源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_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任三年来,习近平每逢出访,不仅经常采用中国古典名句,还时常引用外国经典名言。无论是谈合作、谈友谊,还是谈历史、谈机遇,习近平总能巧妙妥帖地援引到访国家本土话语,打破文化隔阂,促进文明互鉴,拉近与到访国家的距离,展示大国的形象与风采。
  谈合作共赢
  ◆阿拉伯谚语说“独行快,众行远”,中国人常讲“朋友多了路好走”。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题为“让中阿友谊如尼罗河水奔涌向前”的署名文章
  ◆沙特有句俗语:“向急于求助的人伸出援手是最大的善行。”
  2016年1月18日,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
  ◆津巴布韦有句谚语叫做
  “一根柴火煮不熟萨杂”,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5年11月30日,在津巴布韦《先驱报》发表题为“让中津友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芳华”的署名文章
  ◆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
  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非洲有句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
  2015年4月22日,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斐济有句谚语:“一颗花蕾将孕育出千百万个果实。”
  2014年11月22日,在楠迪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主旨讲话
  ◆毛利人有句名言:“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4年11月19日,在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发表题为“共同描绘中新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
  ◆尼赫鲁先生也说过,印中走到一起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一件大事。
  圣雄甘地说:“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斯里兰卡谚语说,教人学会捕鱼,能使之永远不受饥饿。
  2014年9月16日,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
  “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
  ◆蒙古国有“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的谚语。
  2014年8月22日,在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的演讲
  ◆拉美解放者玻利瓦尔说:“拉美人民的团结并不是谁的别出心裁,而是不可逃脱的命运使然。”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中有这样一句话:“兄弟之道是团结同心。”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说:“团结是全世界的语言。”
  2014年7月14日,在接受巴西《经济价值报》、阿根廷《国民报》、委内瑞拉国家通讯社、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联合采访时表示
  ◆德国人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
  ◆贵国总统贝尼托·华雷斯曾说过:“无论人与人还是国与国之间,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带来和平。”
  贵国诗人阿方索·雷耶斯也曾说过:“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
  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普京总统讲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
  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
  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谈友好互信
  ◆胡志明主席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2015年11月6日,在越南国会的演讲
  ◆提起中国和越南,说到中越关系,我们都会想起那首两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歌曲“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共饮一江水,早相见、晚相望,清晨共听雄鸡高唱”。
  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
  ◆白俄罗斯有句名言:“友谊和兄弟之情胜过所有的财富。”
  2015年5月8日,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题为“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的署名文章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巴基斯坦伟大诗人伊克巴尔就写下了“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喜马拉雅山的山泉已经开始沸腾”的诗句,赞扬和声援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015年4月21日,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
  ◆在巴基斯坦,有这样一句乌尔都语诗歌:“朋友的美好形象,就在我心的明镜之中,稍一低头,就能看见。”
  2015年4月19日,在巴基斯坦《战斗报》和《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署名文章
  ◆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泰戈尔就说:“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就像回到故乡一样。”在离开中国时,他伤感地说:“我的心留在这里了。”
  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
  ◆巴西人说,友谊就像葡萄酒一样,时间越久越好。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韩国古代诗人许筠写下的“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的诗句,完全可以用来形容中韩两国人民友谊。
  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
  ◆有一个法国作家说,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们彼此交换生命。
  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印度尼西亚人民常讲:“金钱易得,朋友难求。”
  那是2006年10月,苏西洛总统来到中国广西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会议间隙,他在漓江上产生了创作灵感,提笔写下了一首优美的歌词:“快乐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断循环,我与伙伴,共同度过那美好时光。”
  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拉美有句谚语:“朋友要老,好酒要陈。”
  2013年6月5日,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月26日)
其他文献
从历史发展来看,逻辑与修辞在不同时代法学中的角色变迁是产生法律解释内在矛盾的根源。本文首先对不同视角下法律解释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揭示了法律解释在知识属性上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義基本方略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不变的“政治本色”,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
开国中将郭鹏(1906.10~1977.7)的军旅生涯可以说是有声有色:红军时期,任过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团长,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师长,红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参谋长.凭着一腔热血,
期刊
[摘 要]东北爱国民主人士王化一是张学良的亲信和幕僚,九一八事变前致力于东北教育事业。九一八事变后,包括东北学生在内的东北军民大批流亡入关,青年学生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在王化一的建议下,张学良同意组建东北中学,并将其重任交付王化一。王化一亲任校长,对东北学生实施抗日救亡教育和军事化管理,东北中学成为一支特殊的学生军。他在东北流亡岁月中艰难地维持着这所学校,付诸了大量心血,其抗日救亡思想和教育初衷是
廖申白教授的《伦理学概论》(后文简称《概论》)于2009年8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廖申白教授经年累月厚积薄发的力作,可以说是他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其中渗透着他近六十载岁月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参与、体验、理解和反思。在本文中,我试图对《概论》作一简要评论。
近读钱大群教授撰《唐律疏义新注》,启迪颇多.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作者在解读唐律时,较好地把握了注解求新与求准的关系.这本以广大读者为阅读对象的著作,应当说是既通俗易
1月21日,徐汇区节能办牵头召开了2015年成员单位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4年节能工作,部署2015年重点任务,并审议通过了2014年节能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及2015年预算安排计划
期刊
东平县是山东省2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境内库区、滩区、山区、老区“四区”叠加,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移民避险解困工程占全省的56%,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占全省的
期刊
祁金兰是山西夏县祁家河乡交泉村人。1925年由王鸿钧、邓国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中共运城支部在省立二中创建,这是河东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书记为祁金兰,直属中共太原地方执行委员领导。同年7月中共河东支部干事会成立,他又任干事会书记,兼中共省立运城二中支部书记。1927年中共夏县县委组建后,担任县委负责人,1928年县委遭破坏,他渡过黄河隐居河南。1944 被日伪杀害。早期革命活动  祁金
期刊
1977年7月复出后,邓小平曾先后三次赴广东考察工作,时间分别在1977年11月、1984年1月、1992年1月。每次考察,他都提出了一些立足广东、放眼全国的大问题、大政策,不仅推动了广东的改革开放,而且推动了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  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重温邓小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