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多元本相与发展变迁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体育是少数民族群众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建构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具有多元化特征与自身的独立性,并随历史发展,不断变迁。该文详细阐述了少数民族体育的多元本相内涵,全面分析了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变迁的方向,旨在为推动少数民族体育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 多元本相 发展变迁
  中图分类号:G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b)-0243-02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其本相是指少数民族体育最初的表现形式,现阶段对于少数民族体育的本相问题,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但是目前已确定片面的“一元本相”,不符合中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变迁发展史,对未来少数民族体育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只有全面客观的从多元化角度探析少数民族体育本相问题,才能准确认识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变迁,从而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体育的繁荣发展。
  1 少数民族体育的多元本相
  1.1 种族延续催生了少数民族体育
  众所周所,种族延续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无论在哪个时代,种族延续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尤其是对于人口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时期,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来获取食物,抵抗外敌。所以种族延续在少数民族心中所占据的地位仅次于捕食,是少数民族解决完温饱问题后,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自古至今,人们对自己的配偶都有一定的要求,少数民族也不例外。他们在择偶时,特别希望找一个身体健康、才华突出的配偶。而在远古时代,这种所谓“才华”主要就是指身形矫健、肢体灵活的体育运动能力。同时因为当时交通闭塞,各民族之间很少沟通交流,这时少数民族体育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闷闭塞的现状。蕴含不同民族特征的民族体育活动不但加强了各个民族的沟通交流,还给人们搭建了追爱求偶的平台,其中比较典型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有壮族“抛绣球”、苗族的“爬坡竿”等,它们都增加了青年男女求爱交往的几率。
  1.2 种族生活习惯创造了少数民族体育
  运动能力对于远古人民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远古民族不但在运动奔跑中完成捕猎觅食活动,还在运动中,击败外敌,保护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而由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他们的运动方式也千差万别。比如,生活在高山丛林中的部落,通常擅长攀爬,跳跃、投掷活动;而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则擅长奔跑、骑马、射击等,这些运动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远古时期,有利地帮助了少数民族与外界敌人抗衡,保卫了少数民族的安全,在漫长的种族发展历史中,他们逐渐被延续下来,革新成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1]。
  1.3 宗教祈福仪式造就了少数民族体育
  在蛮荒的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较差,认识范围也十分有限,在许多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巫师”与“神灵”,宗教随之产生。原始的宗教主要是部落人民用来祈福的,他们通过一些怪诞多变的身体活动营造出一种神圣的仪式感。这种祈福的原始宗教仪式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落后愚昧,但当时却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形成。比如藏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其“巫术”性就特别强。巫师利用一系列张牙舞爪的身体动作来祈祷自己获得超自然的力量,为人们驱病降魔。总之原始人为了祈福,举行了一定的宗教仪式,这种宗教仪式中包含了一系列的体育动作,形成了最初的少数民族体育。
  1.4 部落战争演练形成了少数民族体育
  原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物质有限,部落之间难免发生争夺现象,就形成了原始的战争,战争武器由此出现,战斗力也日渐提高。为了取得胜利,获得足够多的社会物质,部落人民在战争前,都会进行一定的战争演练,于是就产生了各种演练方法,时间久了,这些演练方法被部落成员运用得极为纯熟,得心应手,由此成为本部落最初的体育运动项目。
  2 少数民族体育发展变迁方向
  2.1 从原始的种族延续向着市场效益发展
  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通常都有固定的举行时间,在农耕时代,农业是人们创造各种生活物质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古代,如果因为举行活动而耽误了农业生产,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口粮。所以,很多少数民族都会选择农闲时期举办各种体育活动。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原来举行体育活动的节日逐渐成为商品交易的盛大聚会,许多商人早早安排好场地,吸引人们来进行商品交易,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也从原来的种族延续需求发展到今天的市场化商业化要求[2]。
  2.2 从日常生活习惯向着规范竞技发展
  古代人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养成了比较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各种生活习惯,成为最初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当时是用来觅食和保卫种族安全的,但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提高,人们已经摆脱最初的温饱需求,开始追求更高级的自我价值实现。于是许多热爱体育活动的人,专职学习体育运动技能,希望求得一定的个人发展,这就推动了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从原来日常生活习惯,演化成规范标准的竞技体育项目。
  2.3 从宗教祈福向着大众娱乐发展
  少数民族最初的宗教祈福仪式中都包含着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元素,他们最初的动机就是借助于神灵的保佑来达到家人平安、部落和平的目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认识范围不断加大,他们不再把希望寄托于神灵,更多的是把宗教仪式看成了一种集体的娱乐方式,通过这种娱乐方式与其他人共享当前生活。
  2.4 从部落战争演练向着民族习俗发展
  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了保护部落的安全,经常进行许多部落战争演练,这种演练方式形成了最初的少数民族体育。但现在社会,经济发达,物质充裕,各个民族不需要为了争夺社会物质再进行战争,社会政治较为稳定,作为抵御外敌的战争演练自然也会发生变化。虽然不再进行演练活动,但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民族特色,纪念曾浴血奋战的民族先人,这些体育活动仍然会在固定时间如期举行,只不过不再是为了确保战争胜利,而是为了展示民族风采。其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本质也从最初的战争需要发展变迁成今天的民族风俗传承。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大会中的“骑马、摔跤、射箭”三项体育活动是古代蒙古男儿必备的三项技艺,早期的蒙古族祖先生活在草原上,常年遭受野兽的侵袭,这三种技艺,是他们抵抗野兽的有力手段,后来由于蒙古部落发展,部落战争开始出现,这三种技艺又被当作部落战争的演练方式,而发展到现在,蒙古族人民安居乐业,已不再需要这三种技艺御敌,它们就被当作蒙古族风俗传承下来,保留至今[3]。
  3 結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体育多元本相是由一定的自然条件变化和历史环境变化造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多元本相也在逐渐随着社会潮流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慢慢显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此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变迁,一方面要认识到少数民族体育在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其民族文化独色,才能长期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意识到少数民族体育只有不断的变迁发展才能更好与现代社会融合,不会被现代社会所淡忘、淘汰,及至最后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 丁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实效性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5):18-22,27.
  [2] 戴晓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5(2):1-3.
  [3] 唐丽.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价值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西部皮革,2016,38(14):233.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运动员5周训练的粘膜免疫监控,探讨滑雪训练、粘膜免疫以及上呼吸道感染(URTI)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10名队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训练课前
将废旧轮胎加工成粉末状,与基质沥青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制备成橡胶沥青,不仅使废旧轮胎得到了再生利用,而且可使橡胶沥青的性能得到改善。文章研究了橡胶粉粒径对沥青性能的
作为一个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学生特点之后,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不仅要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不该怎么做;木但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此,职业学校班主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探究能力;预习;合作交流:创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1(B)-0040-0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把这种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教育家施瓦布也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什么学习比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
经济新常态下,国土资源管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特别是国土资源的利用形式不断增多,利用范围拓宽,出现了大量不合理利用的现状,导致出现我国国土资源供求无序和粗放浪费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程资源;效率;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2(B)—0022—01    合理、恰当地运用课程资源,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呢?    一、变“单一的教学资源”为“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完成教学预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动
提起我和《甘肃教育》的友谊与感情,真有说不完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一串串珍珠藏在我心中,永难忘怀。值《甘肃教育》诞辰3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这位老教师——《甘肃教育》忠诚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探究课;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9(B)—0052—01    实验探究课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能体会到“发现”和“收获成功”的快乐。  对实验探究课来说,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体现探究的本质特征。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应
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
目前,我国很多养猪场、养猪户使用混凝土浇注的水泥料槽,甚至还有的沿用着传统的地面饲喂方式,在饲喂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饲料浪费,从而导致饲养成本偏高、经济效益相对降低的生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