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情怀(外一篇)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c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是“枫叶之国”最美丽的季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九月下旬枫叶又红了:紫红,深红,火红,间杂着桔黄,明黄,深绿,浅绿,百色交织,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蔚为壮观。我和太太开着越野车,穿行在加拿大西海岸的山涧密林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厚赐。
  我依约来到西温哥华的一栋房子前,这是我几个月前在网上联系到的一个住宿地。时间不早也不迟,我下车,整理一下衣襟,兴致勃勃地按了一下门铃,里面传出好听的叮咚声,却没有主人应门的声音。
  一首乐曲完了,没人来开门。我对了一下地址,又看了一眼时间,六点半,都没有错。主人是一位女工程师,跟我在网上聊过几句,挺友好的。回望来路,红色的枫树宛若一条飞舞在空中的火龙,心情还沉浸在一片美好中,可是闭门羹——我怀着一丝希望再按一次门铃,门还是没开。按门铃一般只按一下,如果连续按两三声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等了一会儿,我决定上前敲敲门,万一门铃坏了呢。再接下来要决定是到镇上找另一个住宿还是打開帐篷和睡袋?踌躇中身后响起一个声音:你是澳大利亚来的戴维吗?邻居家的门开了,邻居老太太知道我的名字?她两眼含笑地接着我疑虑的目光说,露西今天加班,要晚点回来。但没事,你进去,就当自己的家,该吃吃,该喝喝,想怎么休息就怎么休息,喏,这是钥匙。
  有点意外,主人不在家,来自遥远国度的陌生的我们,要独自进她的家,难免紧张。我把车开进她的车库,打开房门,屋里整理得非常整齐,令人不禁放轻了脚步,调低了说话声音。茶几上有一封写着我名字的信,打开信,信纸和信封一样印着一片火红的枫叶。信上也是这么说:抱歉,今晚加班。请把这里当成你自己的家,厨房、浴室和客房都准备好了。厨房里有我早上烤的面包,冰箱里有水果蔬菜和三文鱼。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中国的面条和茶叶,不知能否合你的胃口?
  她的家中装饰了许多枫叶制作的工艺品,连厨房里的小小的蜂蜜瓶子都是枫叶形状的。
  厨房和浴室清洁如洗,卧室里是一色紫罗兰的纯棉床单、被子、枕头。床前放着两双绒布拖鞋。太太不禁感叹:比我自己家还讲究。我想到的一个词是“如归”。
  我俩舒舒服服地泡完澡,喝了绿茶,吃了面条,露西回家了,就是我想象中风风火火、精明强干的样子。她笑声爽朗,问我们,一切都可以吗?
  可以?简直是太好了,真像到了自己家。
  露西说:实在对不起,工作有点忙,这么晚才回来。更对不起的是,明天还要加班。你们还得自己做晚饭。
  没事,没事。我们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拘束。
  露西给自己煮了一杯咖啡,她在沙发上坐下,和我们聊了起来。咖啡浓郁的香气充满了客厅。
  她说起长年在外的鸟类摄影师丈夫和在多伦多上大学的女儿,问我们一天玩得怎么样?喜欢枫树吗?她说,传说能够找到十一角枫叶的人就同时找到了幸福。第一角表示健康,第二角是快乐,第三角是爱情……
  第二天早上,我太太特地把我们的卧室整理得妥妥帖帖,床单和被子铺得平平整整,没有一条皱褶。早餐后的厨房也收拾得一尘不染。我们说话和走路都轻轻的,千万不要影响楼上的露西,她今天又要加班,真是辛苦。
  然后我们驾车去了维多利亚岛上的布切特花园,傍晚回家时已熟门熟路。晚饭后泡一杯绿茶,电话铃响了,我以为露西有什么要关照的,赶快接起来。
  电话里响起一个稚嫩的女孩的声音:你好!我找露西姨妈。
  我说:她在加班。我是澳大利亚来的戴维,你可以留言,我一定转告。
  可是女孩说:“哦,我知道你,从袋鼠的国家来。露西姨妈不是加班,她在我家给我做了苹果馅饼。她刚开车走了,可是把手机落我家了,我想告诉她别着急——咦,露西姨妈又回来了?姨妈,你是来找手机的吧?”电话里没有声音了,过了一会,女孩才回来对我说:“好,没事了,再见!”
  电话是免提的,太太也听见了,我们面面相觑——原来露西并没有加班。
  太太什么也没说,轻轻依偎在我胸前。我突然有一种感动,在枫叶之国,在枫叶红了的季节,也许在不经意的瞬间,就有一片十一角枫叶飘落在我们的脚下。
  (选自2018年3月澳大利亚《大洋时报》)
其他文献
早上六点从车场(POOL)开出,至今将近十点,才接载过两趟搭客,手头仅得二万多盾。斋戒月,大家起早禁食,没事都懒得出门。搭客稀少本是意料中事,偏偏最近的士车行如雨后春笋相继冒出,同行同业竞争剧烈。今年解禁节的回乡费用真不知如何筹起,司机伯乌玛正担心。伯乌玛是乡下村人,当地是红葱产地,但伯乌玛无钱无地,长年替人打工,结婚生一子后,想到改变命运,三年前便与同乡来椰城打天下,刚来椰城人生地不熟,开始先做
女儿馨馨无头苍蝇似的,一下子骑脚踏车出去,一下子窝厨房里,进进出出。“这么忙?”他从电脑前抬头,她到底在干嘛?馨馨说:“我在试煮意大利面。”  “请男朋友吗?”  馨馨瞪他一眼。她这个夏天就要上大学了,学期测试完之后,周末家里便常有年轻人出入,但多半是三四个一小群,有男有女,并没有单独带男孩子回来过。会想自己动手做,那一定是有喜欢的对象了吧?  “爸,你以前煮过的那个意大利面,是不是就是用花枝、培
乡音不改  ———记台北客属乡亲及学界春酒聚会  车声喧嚣的街角,一种熟稔的腔调  在晦涩夜空中咿呀鼓噪  锈蚀的词汇,总是斑驳的记忆  记忆如星子,在苍穹中暗暗闪烁  客家快炒火烫登场,一首山歌啊  串起奔逐的脚印,在童年碎石路  路,从心脏脉动中交错蜿蜒  退路已尽,绵延分歧千万里  穿越丛林榛莽,跃过险壁断崖  然后隱身高楼、矮房、油桐花  或秘密潜入喑哑的阵阵叫卖声  声声不息,疾疾拍击耳
初秋的堤防外犹然青绿,只有芒草灰穗如絮,自成一区铺展绵延,风吹,晃动的枝条更显柔软。草叶摩擦沙沙中,可以听到答答声响,什么东西正滚动,往河边行。拨开草丛,一个佝偻老婆婆推着破旧的摇篮车,画有可爱娃娃的蕾丝已然发黑,一路拖地,车里满满宝特瓶、纸张,她四处逡巡,一边走着,一边低身捡拾,轮轴敲击声持续,沿着河岸,寻找值钱物品。  在她身后,铁皮屋连结底处,跨过几棚丝瓜,夹在杂草中的小径领出一间小庙,红琉
从绍兴南街,穿过便利商店,转两弯有个小巷。进去可看到路灯下摆了几张旧沙发,下午常有一群老人在那闲聊,寻常路不怎么热闹。白天,车子都从大马路驶去,甚少经过内巷。再往里走,有家算命铺,旧暗潮湿的日式宿舍,用寻常木头和廉价铁皮加盖做成了门口,门是上了红漆的铁门,台北多雨,铁皮和铁门早已锈蚀斑斑,木头也带了点苔,外头暗灰色的围墙蔓延满炮仗红,但除了花期,围墙就一种潮湿的灰,绕满了浓绿杂乱的炮仗红。狭窄的屋
评测单位: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  撰稿人:张宁、杨浩、廖航  本期测评参与人员:张宁、彭前进、黄柏杨、汪洋、许中科、任冬、鄢少华、刘伟等  继从狮跑到智跑,再到KX5,起亚的这款紧凑型SUV变的越来越时尚、个性。作为智跑的换代车型,起亚KX5并没有继续使用中文名称,在她身上你几乎找不到太多与其相似的特点。  那么这款起亚KX5车型究竟有什么特点?性能水平怎样?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面条在中国民间食俗中有着重要地位。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北方人多在春节的清晨吃元宝似的饺子,以祝愿新年发财。山西、陕西许多村庄,却于除夕擀出又长又宽的面条,说是大年初一吃了面条,便能一年到头宽心如意,健康长寿!东北朝鲜族也在春节吃荞麦冷面,以祈长命百岁。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每到这天,山西、陕西、河北农家依俗要吃一顿龙须面,以示拉住了龙须,让蛰伏了一冬的龙抬起头来,重飞上
她再遇到他,是一个黄昏。  她下了72路公交车,走向街心广场。广场上响着喜洋洋的音乐。一群半老的女人,穿着艳丽的练功服,喜气洋洋地扭动,扭得豪气干云。杜雨洁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词,“中国大妈”。据说这个词,就要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了。和去年四月的旧闻相关,“高盛退出做空黄金,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大鳄。”虽然情势急转直下,但是大妈们仍是士气高昂的模样,“输钱不输阵”,令全球瞠目。  在《最炫民族风》
一  饶宗颐先生百岁高龄去世,香港和大陆文化界都在纪念。各地媒体都引用一句话来概括他的学术地位:“即使只有一个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有的媒体还标明了时间,说“早在二十五年前,就有人这样判断”。  但是,做出这个判断的是何人?却没有标明。忽然有一家大陆电视台透露,这话是金庸先生说的,于是其他媒体也都纷纷说是金庸。然而金庸不大可能说这句话,而且这话只有香港之外的人说,才有分量。  终于,香
那一年我十八岁,考上中文系,只身北上。大学是什么?大学是旧有的权力枝桠忽然缩退,生命就裸露出来,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的地方。  那时无名小站还很盛行,我天天写网志发泄情绪。文字是短信的火种,即写即燃,常有高中学弟妹或不认识的读者来留言。日常分成两半:一半是粗糙缤纷的校园现实,一半是脆弱真挚的网志文字。  有一天谈到《红楼梦》,凭借单薄的知识瞎扯一通,突然冒出一个没看过的ID纠正我,猜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