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一些看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中图分类号:G423.04
  现在的高中地理卷子上出现的题目所设计的内容广泛,材料都是热点,要求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诸如"探究活动题"出现的很频繁。
  这些类型题目在新课程的重点性评价的试卷里反复出现,这是因为新课程里面评价方式已经改变。新课程需要新的评价,评价制度的创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新课程开设后,新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更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在身边的生产生活的评价方式。
  一、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旧的评价方式具有的特点
  传统地理课程的目标、评价方式主要为单元测试、学期考试,评价焦点集中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能力的提高上。这种重终结性评价而轻形成性评价的单一标准,只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新的评价理念
  1.注重对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评价
  评价学生地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状况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理解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理论的表述状况;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景之中。评价学生最为基本是就是凸显基础性,学科性。
  2.注重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
  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重点了解学生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地理研究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其评价标准: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主要从学生能否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提出问题的假设,独立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合理表达、交流探究成果等方面进行的评价。
  3.注重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评价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状况,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和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理程度,运用地理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应用地理技能所取得的学习和研究成果的正确程度和实际价值。
  4.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设计的评价方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并得到了提升。
  在新课程评价中,评价有三个原则:多样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分类及其内涵
  在新课程评价中,高中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应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测试考试,其中终结性的测试考试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基于课程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第二层次是学生毕业成绩水平的评价。
  通过地理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提倡和强调过程性评价,是针对过去的评价过分重视静态的、可量化和浅层次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态的、难以量化的和高层次的学习效果而提出的,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积极作用。
  三、高中地理新课程终结性评价的效益和具体要求
  1.高中地理新课程终结性评价的效益
  高中地理必修课学业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自觉进行学习地理的能力,达成这种测试可以有三个方面的效益。
  第一,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整体状况进行评估,来诊断学生学习中诊断中期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
  第二,通过建立场馆,将各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与常模进行对比分析,各学校学生整体上达到的这种学习水平,具有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第三,通过尽力必修课检测常模与高考,或者是高考模拟考的常模之间建立这个联系,为学生预测未来发展趋向和发展区间。帮助学生建立修选和休学方向,提供具体的指导。
  2.高中地理新课程终结性评价的具体要求
  (1)目的:
  高中地理必修课学业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的统整;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整体状况的学校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建立常模,将各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与常模进行对比,分析各学校学生整体上达到的学习水平,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建立必修课检测常模与高考(或高考模拟考)的常模之间的联系,为学生预测未来发展取向和发展区间,帮助学生确定修选和升学方向提供指导。
  (2)测试方式
  为保证高中地理必修课学业检测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和合理的难度,检测以纸笔测验的方式进行,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在保持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兼顾资源层次不同的学校的实际。
  (3)性质
  高中地理必修课学业检测在性质上属于水平参照的测验,以《普通地理课程标准》为参照,检查学生经过必修课程学习后所达到的水平,主要是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水平,以及基本的能力水平和灵活性。
  高中地理必修课学业检测在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同时,关注测验的诊断作用,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反思自己教学和学习,促进教学的优质发展。
  四、高中地理新的评价体系的实践意义
  1.新课程评价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注重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目标,又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使他们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发展。通过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并发挥其教育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全面发展。
  2.新课程评价的实施有利于地理教师的不断提高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强调要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并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从而有利于激励地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新课程评价的实施有利于高中地理课程的不断发展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要求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学校地理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包括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实验启动、常规建设、观念转变、教学实施、学习评估以及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同时,将地理课程的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发展相结合,从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制度等方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学校评价制度,共同加强对学校地理课程的调整,改进地理教学管理,从而形成地理课程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要求我们转变传统地理教学观念,科学生动的实施教学,要用心去体会、大胆去尝试,实践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患者结石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结合纤维胆道镜取石进行治疗,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从提问开始的,作为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提问,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以及对知识的探究热情,进而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告诉我们要善于提问,还要巧问,巧妙的课堂提问能“一石激起千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我国教育事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以高中体育教学为论点,将本文命名为《漫谈新课改视野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浅谈了新课改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新课改视野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小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不断提高高中体育教
用标准κ-ε两方程湍流模式和显式代数应力模式,对绕振荡三角翼的非定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较好地捕捉到了三角翼所受气动力的非定常迟滞效应,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居民人均寿命都在提高。但是,我们发现得干眼症的病人越来越多了,这是需要我们大力研究的一个问题,找到治疗干眼症的药物治疗方法。
从患肠胃胀气病的人工养殖中华鲟鱼的肠胃中分离到4株细菌,其中2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经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自动细菌鉴定仪测试,分别是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
会议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胆道肿瘤的效果,胆道肿瘤分为胆囊肿瘤和肝外胆道肿瘤两种。其中胆囊肿瘤为多见。胆囊癌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男性较少,女与男比约为34:1。结论:内科保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分层递进特征的学习情境设计和编排方法,该方法为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还提出了能力目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就业岗位制定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关键字:学习情境;多样化;分层递进  中图分类号:G423.07  1.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掀起了课程建设的高潮,项目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
文章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网络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的结构,整车控制ECU.对于控制算法的选择,以及实时操作系统和嵌入式芯片在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描述.该系统已经通过混合动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 K1冲击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2-2014年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67例,根据维生素 K1使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B、C、D 四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