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改委”未过时?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无论是改革总体思路的形成还是单项改革的突破,都离不开中央层面的改革协调机制
  2月24日,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发了他的最新一条微博,关键词是改革。
  这条微博内容为:“未来5-10年我国正处于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仍将为改革焦与虑、鼓与呼,呼吁以公平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二次转型与改革……”坦言改革是自我责任和理想的迟福林,又承认“这是一个理想缺失的时代”。或许正因为此,他才一直坚持不失时机地谈论改革。
  面对即将拉开帷幕的全国“两会”,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早已准备了两份提案、两份大会口头发言材料,除了具体的围绕消费导向等改革建议,他将重点提出“建立中央层面改革协调机构的建议”。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无论是改革总体思路的形成还是单项改革的突破,中央层面的改革协调机制都至关重要。”迟福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未来5-10年,中国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改革再次处在重要历史关口,建立中央层面强有力的改革协调机构十分必要。“想念体改委”
  迟福林的建议令人遥想十年前被撤销的国家体改委。从上世纪80年代设立并运作20余年,为中国改革立下汗马功劳的体改委,于本世纪初销声匿迹,1990年担任该委主任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惋叹“消亡得有点早了”。
  2003年,体改委被撤销的第二年,时任首都经贸大学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就在媒体上撰文《想念体改委》,坦言“不仅仅是为了抒发改革尚未成功,改革者先我而去的情愫,重要的是表达绝不能在中国改革已经成功的床上睡大觉,忘记我们正面I临产权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攻坚战,保持清醒的头脑”。
  同时他说,自己并不想表达恢复体改委的愿望,“知道那不现实”,但至少表达了在怀念体改委的同时,希望有一个部门能承担当初体改委职能的心情。
  陈锦华2011年撰文说,前两年,曾有人给他提恢复体改委的建议,“我说现在谈不上了,已经到了这一步,怎么恢复啊?!”
  但是,呼声渐次高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就坚持认为,改革“一定要恢复体改委的体制”,不管叫什么名字,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超脱。“如今是否恢复体改委,已经是改革和反改革、真改革和假改革的‘试金石’!如果没有一个超脱的改革方案设计部门,一切改革
  都是空话!”
  中共中央党校一位曾参与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专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呼吁尽快成立—个可以驾驭全局的独立协调机构,将部门利益盘根错节的各种改革厘清关系并大力推进。不过,他也认为,成立这样的机构,最重要的是。可以像当年体改委有改革的气魄和胆量,能够拿出整体方案并加以落实。
  “要尽快建立改革的协调机制。原来我们认为靠一个一个的政府部门就可以推动改革,但实践走到今天,证明不行。”曾经担任体改委副主任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给出了三个方案:恢复体改委;在国务院成立一个高层次的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由总理当组长,发改委、人民银行、财政部、国资委的领导作为组成成员;在现在发改委职能的基础上加强改革的协调功能。
  分析比较利弊之余,他表示“个人倾向于第一个”,但因为现在要恢复体改委,需要人大通过。所以,第二个方案则是可行的。绕不过的“顶层设计”
  是否恢复体改委的讨论,绕不开因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引人关注的工程学术语:顶层设计。是次全会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随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做出全面表述。他明确指出,“要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民生的紧迫任务……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
  “十二五”规划草案的主要执笔者之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曾解释说,顶层设计指的是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和面临各种各样新的重大改革议题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需要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协调推进。
  就中国未来改革所需要的顶层设计,迟福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将在“两会”发言时提出自己的建议:除去必须成立中央层面强有力的改革协调机构,还有三点亟须落实。首先,出台中央最高层面关于未来十到二十年的改革行动纲领;其次,推进重大改革部署,比如收入分配、垄断行业、财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的专项规划,还有,就是实现重大改革立法先行,将重要改革目标上升为法律意志,加强改革程序性立法。
  鉴于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已胶合在一起、难分彼此,高尚全认为这就是“顶层设计”理念提出的大背景。他并给出该理念的定义:就整个国家的改革而言,顶层就是最高层。重视顶层设计,就是要求加强对改革的统筹力度,把改革真正提升到制度、体制、机制建设的层面。简言之,就是要求全面设计,统筹规划。
  具体而言,他认为改革顶层设计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重构改革协调机制,加强改革立法,把改革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建立改革进程的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改革评估指标体系;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在深化改革中解决问题
  在谈论体改委的同时,迟福林坦言,目前缺乏改革共识与改革动力,“深层次的原因是既得利益群体已形成,他们要掣肘改革。因此,许多改革举措在现实中久推不决、议而不决,一些好的改革理念在实践中变味儿”。
  同样参与过体改委工作的原深圳体改委主任徐景安也指出,当前社会存在对改革理解的分歧,赞成者与反对者主要就是否有必要坚持市场化改革,以及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是否市场化改革的恶果展开辩论。
  还有一重讨论则是围绕未来的改革应该侧重经济还是政治,抑或两者兼顾。这样的讨论让人想起经济学家杨小凯十年前的观点:宪政秩序与经济发展就像高速公路网与汽车的关系,没有高速公路网,汽车越多反而可能越没有效率。
  “所以当我们的经济总量具备一定规模时,就尤其需要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迟福林说,他也承认种种分歧的存在,不过他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否定改革,重要的是继续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现实问题。如果改革停滞,问题将更严重。
  这一观点与此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的社论不谋而合。该社论指出,发展起来的问题、公平正义的焦虑、路径锁定的忧叹……在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人们对改革的普遍关切,标注着30多年来以开放为先导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
  该社论还说,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大。“但是,在改革进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对声音的出现,而是一出现不同声音,改革就戛然而止。”
  社论最后以“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作为落脚点,不啻为警醒之语。
  至于未来的改革重心应落在何处,迟福林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公平、可持续发展。前者旨在解决贫富差距和腐败问题,后者呼吁保护资源与环境。
  (实习记者赵佩雯对此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2011年2月初,德国工程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公司高管一行再次来到中国,这是该公司高管在龙年春节之后的第二次访华。来华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完成一桩并购事宜。  之前的1月31日,中国市值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一重工)宣布,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基金),以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为平台,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
6月2日,在回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4月29日来公司考察一事时,理光(深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会(以下简称理光公司工会)现任主席钱家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汪洋此行很低调,“来之前就接到通知,不让拉横幅,陪同人员也不多。”  考察结束后,汪洋称赞理光公司工会“有地位、有作为”,让人“刮目相看”,经验值得全省推广。“他提到,在过去单一国营经济时代,工会作用不是很大。广东作为全国改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后,党章中就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按通常规例每年开会一次。但由于战争环境等原因,中共六大之后直至七大之前的17年都没有能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  考虑到年会制难以贯彻,1945年七大通过的党章将党的代表大会改为每三年召开一次。  党代会常任制度是在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并创立的。八大时,中共已认识到不及时召开党代会的弊端,于是在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
7月16日,东京正午的气温达到了摄氏37度。而与北京的37度相比,海洋性气候让这里的人们感觉更闷、更热。在东京市中心的代代木公园,气氛更是白热化。17万人聚集到了这里,目的只有一个:反对重启核电站。  这一天是日本的“大海日”,全日本休息一天。在烈日高温中,能集中17万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请愿者会在每周五下班以后去首相府,呼吁停止核电——在工作之余,在夕照之时,去首相官邸前表达自己的意见
3月15日,天上飘着丝丝细雨,湘潭的环保志愿者毛建伟来到湘江边的株洲市霞湾港排污口,一边踩着泥泞走过去,一边用空的矿泉水瓶取了水样,然后在瓶子上贴上时间标签。  返回车上的时候,毛建伟不停地嚼着槟榔,“水的味道很大。”他说。  最近3年,毛建伟一直在做同样的事情。    “湘江守望者”  毛建伟是“湘潭环保协会”最得力的志愿者之一,同时是长沙环保社团“绿色潇湘”的成员。这两个环保NGO的主要工作,
左一点,让我们再左一点……  不幸的是,美国第二大周刊类时政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由新闻杂志向观点媒体转变的努力没有成功,封面上女政治家闪亮的大腿亦无法挽救颓势。在新媒体的进逼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 Newsweek最终拱手送人。  纸媒体如何面对数字时代无法揣度的未来?如果《新闻周刊》注定成为失败者,那么它的失败又给惶然不安的全球同行们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新闻周刊》的失败
刚结束的香港金像奖上,沉默许久的舒淇身着翠绿色深V长裙艳丽地出现在众人面前,神色淡然,仿佛一个多月前的风波已经逐渐过去了。  一个多月前,舒淇因在甄子丹与赵文卓的纠纷中,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倾向于甄子丹的言论,而被反对甄子丹的网民辱骂,并将其早年三级片中的裸照恶意曝出,导致舒淇删除其所有微博内容,并关闭了微博,以避舆论中伤。  无独有偶,女演员袁莉近日在自己的微博中称,日前同外籍丈夫及孩子在西安火车
“今后凡发现收接红包的法官,不论多少,一律先免职,再由纪检部门核实后作出相应处理。”春节还未结束,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在上班第一天的一番话,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张立勇说,“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河南高院近年来推行一系列改革,回应了当前司法领域的诸多问题与困境,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有褒扬,也不乏质疑。一场持续推进的以司法公正、司法民主为取向的改革,时至
许家印又一次和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一起坐在观战席上。这一次是蔡振华邀请许家印共同观看2015年亚洲杯预选赛国足与印尼之战。  11月15日晚,陕西省体育中心,当球迷们看见他们一行出现在主席台时,恒大老板许家印明显获得了球迷更多的掌声。许家印一身深色西装,平时脖子上的恒大围巾换成了国足的红围巾,他挥手向球迷回应,引来了四周更为热烈的掌声。  在国足的首发阵容中,恒大占了7个;央视足球解说员刘建宏在转
如果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点燃了人们对明天的希望之火,那么,在2013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陈小鲁等一大批文革亲历者对十年文革期间自己所作所为的忏悔,则是我们民族的有识之士回首往事,对当代中国历史上沉重一页的检视和心灵拷问。  中华民族的先哲早就告诉我们,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毫无疑问,“文革”是一场长达十年,为祸十余亿人,给执政党、人民和社会造成巨大伤害的历史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