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易经》的思维特点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经》是一部以辩证思维为主体而又将普通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一体的思维工具书。这部与西方亚氏逻辑风格迥异的思维工具书的诞生,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调,规定了炎黄子孙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对《易经》思维模式的辩证性、形象性和推论形式的转换灵活性这三个特点作一分析。
其他文献
从文本语言修辞与审美风格的角度考察王符《潜夫论》仍有其较大的研究空间,把王符政论性的散文放到中国古代散文史视野中进行审美观照,发现王符《潜夫论》中的政论散文具有宏
一个疯子在大白天打着灯笼,满街嚷嚷着要“找上帝”。当他发觉周围那些并不怎么虔诚的善男信女们投来嘲讽的讥笑时,他跳进人群、双目咄咄逼人、一字一句地宣告:“上帝死了!
沉鱼落雁,银灯玉箫。是柔情似水的江南,古朴湿润的青石板砖。院子里,有玲珑优雅的女子;屋外,还有飞绿流蓝的小河。每每想起江南烟水路,那自然质朴的虔诚和宁静,突然沉了下来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外婆家。外婆家在村头大路口,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常有走累的路人找外婆要口水喝,也顺便歇歇脚。  有一次,我们刚吃完饭,门外来了一老一少祖孙俩。他们衣着褴褛,一看就知道是离乡逃荒的人。老人说他们已经两天没吃过饱饭了,小孙子都饿得走不动了。外婆因为耳背,听不清老人说的话。可是这种情景下语言其实是多余的,只要看看他们满脸饥色,就知道他们需要的,是可以果腹的食物。  外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善
托马斯·阿奎那是位在西方文明史上产生过,并在某种意义上还在产生着巨大影响的精神巨匠.特别是在教会内部,托马斯的学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著作被当作基督教神学的典
一、试点的任务 试 点 是 整 个 经 济 普 查 的 一 项 十 分 重 要 的 准 备 工作,是经济普查的前奏和序曲。突破一点,推动全盘,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工作方法。一切经过试验
窗外秋阳灿烂,教室里我正和学生一起在学习夏衍的《包身工》。这篇课文在以前的老教材中已多次教过学生,而在2007年的金秋时节再教此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Out of the
儿时读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关于“狼来了”的故事,至今烂熟于心,而且多年来一直作为一面镜子,可谓警钟常鸣,受益多多。据说,国人们大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假话
他是最忠贞不渝的臣子,是最高瞻远瞩的师长。但在葮禧心里,他已不是最好的谢春山了。一崇国月霜郡,孟夏一日,草木深深。承佑十八年的午后,山茶的浓香被雨气冲淡,谢春山坐在西
按照司马迁的看法,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前期,是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时代。《史记·货殖列传》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歌颂了那些“货殖”“贤人”的生财致富之道,论证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