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转型与中国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特区经过36年的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传统经济特区"利他"的设区背景决定了特区的窗口和试验田功能以及示范带动作用。特区承担着降低全国改革开放的风险成本并为其铺路搭桥的历史使命。当特区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成为全国改革的目标取向,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传统特区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特区的功能既有"利他"的试验性,又有"互利"的自身成长性。深圳等传统特区的发展经验表明,特殊政策作为一种特殊资源能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使之成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内部其他地区乃至其他区域经济
其他文献
基于对内生增长理论、区际分工与贸易关系的形成与演进、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探究,实证分析和探寻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及空间合理布局的内在规律。本文选取珠三角2002-2010年及深莞
来世效用的定义使得经济学家能够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宗教。经济学家认为,每个宗教信奉者都有着理性动机,对每个个体来说,参见宗教活动的动机都是为了获得或增加灵性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