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放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贲门癌患者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zm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IMRT)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贲门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手术无法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老年贲门癌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单纯放疗,观察组放疗第1天开始早餐后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500 mg/d,直至病情进展或死亡。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23),对照组为60%(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P<0.05)。治疗后两组VEGFR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3±4.9)比(55.0±2.3)pg/ml,t=3.93,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不良反应和胃肠反应,两组胃肠反应发生率均为83%,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皮疹,两组均未出现Ⅳ级不良反应。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个月,对照组为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IMRT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贲门癌患者有效且耐受性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苏复宁洗液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癌患者24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试验组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苏复宁洗液250 mg/次;对照组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0 mg/次。两组患者术后每周灌注化疗1次,共8次;以后每个月灌注化疗1次,共1年。比
目的探讨钙网蛋白(CALR)基因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例CALR基因突变的ET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及CALR基因阳性结果,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ET,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干扰素α治疗,病情稳定。结论CALR基因在JAK2阴性的ET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多原发食管癌(MPEC)是食管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包括多原发部位均在食管和发生于食管及其他器官,其中以头颈部及胃多见。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进步,MPEC确诊率明显提高。MPEC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特征及生存预后均不同于单发食管癌,现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DPC4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山西省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81例胰腺癌术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PC4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81例胰腺患者中DPC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43/81)。DPC4阳性组胰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长于DPC4阴性组(40个月比33个月,P=0.029),DPC4阳性组患者生存风
目的探讨贲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血清中血小板因子4(CXC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贲门HGIN患者64例、进展期贲门癌(ACC)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行内镜筛查的健康人40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CXCL4相对表达水平。各组间表达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基于不同剂量奥沙利铂(L-OHP)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的效果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武汉市武昌医院内科诊治的大肠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予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L-OHP(60 mg/m2),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L-OHP(120 mg/m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化疗。观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在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及在提高手术切除率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放疗:盆腔5野照射,总剂量50 Gy,2.0 Gy/次,5次/周,共5周。新辅助化疗: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FOLFOX(奥沙利铂、亚叶酸钙
目的探讨胃小间质瘤肿瘤直径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10月至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91例胃小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分为<1.0 cm(41例)、≥1.0 cm且<1.5 cm(28例)、≥1.5 cm且<2.0 cm(22例)三组,分析三组胃小间质瘤直径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内镜下完整剥离91例,其中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列,穿孔11例,内镜下用金属钛夹或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MEG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58例肝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脏石蜡包埋组织中MEG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MEG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55.2%(32/58),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25.0%(5/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7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8例结直肠癌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给予2~3周强化抗结核治疗后接受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第2天起静脉输注异烟肼,胃肠功能恢复后继续用术前抗结核治疗方案强化治疗2个月后进行巩固治疗,抗结核巩固治疗的同时行FOLFOX4方案化疗6个疗程。术后发生肺炎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