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颐:姹紫嫣红一青衣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aosho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妆容精致、身材高挑、大方得体,这便是笔者对吴昊颐的第一印象。阳光似乎散发出咖啡般的香气,将这张时尚而充满现代感的面孔烘托得玲珑有致。而一旦扮上戏装,吴昊颐的一举手一投足便流露出浓郁的古典意蕴。她优游自如地穿梭于戏里戏外。
  在北京京剧院的一间排练厅里,80后女孩吴昊颐将自己与京剧的缘分娓娓道来。伴随着若隐若现的锣鼓点和婉转悠长的唱腔,她回顾一番感叹一番,京剧带给她的不仅是沉甸甸的成就感,更是一段珍贵的心灵成长历程。
  天生一棵好苗子
  吴昊颐是家中独女,从小便爱唱爱跳,父亲吴树德是一名歌剧演员,对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小时候,影视班、舞蹈班、绘画班什么的她都尝试过,最后还是姥爷提出建议:“干脆去戏校熏一熏,练练功,也算锻炼身体,感受一下国粹艺术。”姥爷方瑞山曾是四大名旦荀慧生的鼓师,他对这个可爱的小外孙女寄予厚望。
  就这样,10岁的吴昊颐加入了春芽艺术团,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那里,一直学到小学毕业。她清楚地记得开蒙戏是《天女散花》和《扈家庄》,由谯翠蓉老师指导。报考中国戏曲学校的时候,吴昊颐便是凭借一折《扈家庄》取得了全国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评委中一位唱青衣的老师对吴昊颐赞赏不已:“你的嗓音条件不错,完全可以双跨文武两轨,别把这个天赋埋没了。”学校也很重视这棵好苗子,决定将她培养成青衣与刀马旦“两门抱”的京剧旦角演员。在开蒙老师于玉蘅的悉心教导下,吴昊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个学年结束时,学校按照惯例要进行一次期末大考,这是一次甄别考试,排名靠后的学生将被淘汰掉。不巧的是,考试当天吴昊颐突然发起烧来,“状态特别不好,嗓子哑,唱掉底了”。几个评委老师惋惜地说:“看来这孩子还是不适合这行。”就这样,一直担任班长的吴昊颐竟然被划到了“甄别组”的范围之内。
  半个月之后,学校组织一年级进行一场彩排演出,剧目为《贺后骂殿》。当吴昊颐得知青衣演员是班里的另一名女生时,她心里琢磨: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唱好。凭着一股倔劲儿,小小年纪的吴昊颐找到于玉蘅老师,大胆地说:““我跟您谈个事。”“什么事儿啊?”“我上次考试没唱好是因为感冒了,有一些老师对我也不是特别了解。这次彩排演出对我来说是一次机会,能不能在主演演完后,再给我加一出,让大家看看我到底是什么样子。”于老师笑了,说:“这小孩行啊,这么小跟我谈这个。冲你这个劲儿,我试试吧。”
  最终,于玉蘅老师为她争取到了加演一出的机会。最后一句唱词从小昊颐口中流淌出来,全场掌声雷动,评委老师也对她刮目相看。从此之后,吴昊颐“一直是班里的尖子,一路到毕业”。
  吴昊颐深知,京剧是一项非常残酷的艺术,“影视表演还有最佳女配角,配角要演得出彩照样能大红大紫。而京剧,舞台上不可能同时有两个穆桂英。稍微差一丁点儿,跑龙套去、打旗去。所有的观众不知道打旗的叫什么名字。”每当日复一日的练功学戏让吴昊颐心生倦意时,父亲对她的鼓励和鞭策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父亲经常对她说:“这条路是你选择的,不能轻言放弃。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7年的学习当中,梅派的李玉芙老师、尚派的李翔老师、张派的蔡英莲老师等都曾经给了吴昊颐许多无私的指点,让她在不同的流派中体验青衣之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艾美君老师。“艾老师是全院第一把教旦角的,所有的旦角学生都梦想跟她学。她也挑学生,她手里的学生都是全院的尖子。”高年级的时候,吴昊颐有幸分到了艾美君老师这组。“在跟随艾美君老师学习的阶段,我的专业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不单是表演技巧,在塑造角色、揣摩人物内心上也有了更深的体会。相当于‘点睛’了,我受益匪浅。”吴昊颐如是说。
  毕业公演时,班里两台大戏《杨门女将》和《潇湘夜雨》都由吴昊颐担纲主演。很快,表现优异的她被保送到中国戏曲学院,“一路走来挺顺的,虽然中途有些小坎坷,但每一个重要关口都处理得很好。”平淡而充实的大学生活让她愈发成熟。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学毕业后,吴昊颐思考着自己的出路,经过一番权衡比较,最终认为北京京剧院更适合自己,“这里充满活力,重视年轻演员的培养”。然而,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如何叩得开北京京剧院的大门呢?吴昊颐的方式简单而直接——毛遂自荐。
  2003年的一天,吴昊颐拿着自己主演的《穆桂英大战洪州》DVD和简历“独闯院长室”。正赶上北京京剧院调整楼层,整个大楼里乱成一团。吴昊颐第一次见到王玉珍院长时,她正在接电话,忙得脚不点地。吴昊颐不慌不忙地自报家门,并说道:“我希望能够加入贵团,这是我的资料和录像,请您有空看一下。”王院长从繁杂的工作中抬起头来:“行,你把东西搁这儿吧。”三天之后,吴昊颐主动打来电话询问,王院长告诉她资料在搬家过程中遗失了。吴昊颐忙说:“没关系,我明天再给您送一份。”又隔三天,王院长还是没抽出时间观看,吴昊颐二话没说又补了一份。正是这股子执着劲打动了王玉珍院长,她从头到尾看过一遍后,立刻给人事处打电话,通知吴昊颐参加考试。
  那场考试特意为吴昊颐而设,偌大的排练厅里,面对眼前的评委,吴昊颐坦然而从容地完成了表演——文戏《穆桂英挂帅》和武戏《穆桂英大战洪州》。王院长夸赞道:“条件不错,这样,你来唱个玉堂春导板吧。我听听你的嗓子,听听你的高so。”“我不会,您教我吧,您唱一句我学一句。”吴昊颐毫不怯场地说。“玉堂春……唱!”“玉堂春……”一段下来,王院长竖起了大拇指:“这小孩儿,行!”
  然而,真正进入梦寐以求的剧团后,吴昊颐却不得不面对现实,“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到了剧团后要从龙套做起,心里难免有落差”。吴昊颐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大家都是如此,这段时间正好是个沉淀的过程。”每当主演在台上表演时,她会在幕帘边上静静地看,想道,如果有一天我演这出戏了,我应该怎么塑造角色。“一旦给我机会,就不能让人失望。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这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吴昊颐只需要一个时机。
  2004年底,北京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赵氏孤儿》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吴昊颐在其中扮演一个龙套宫女。开演前一天,扮演卜凤的大师姐在做一个身段时扭伤了脚,一时找不到顶替的演员,剧组急得炸了锅。这时,不知是谁提议,“要不让吴昊颐‘钻锅’,现学这活儿,救救场。”这是吴昊颐第一次接到紧急任务,不敢慢待,整个人被点燃了似的,热烈地投入到排演当中。在后台工作人员为吴昊颐换衣服的空当,张学敏老师(张君秋的女儿)抓紧时间在一旁帮她熟悉全部细节。“我虽然一遍遍跑宫女,但卜凤的身段和唱词我早已记在脑子里了。根本没有让老师多费劲,说说我就能上。”演出出乎意料地成功,“一个配角叫了三个好”,团里的人对吴昊颐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后,吴昊颐便有机会在一些折子戏中担任角色,舞台经验越来越丰富。   “大学期间和进入剧院以后,阎桂祥、杨秋玲、刘秀荣等恩师给了我许多帮助,她们对京剧的钟爱和付出深深感染了我。”吴昊颐由衷地说。
  2005年的一次演出中,吴昊颐有幸结识了裘派名净孟广禄老师。当时,他正在寻找一位女演员做搭档,吴昊颐以大气沉稳的台风和清亮柔美的嗓音博得了孟老师的青睐。当天,孟广禄老师直接来到后台,跟吴昊颐说:“咱俩有机会能不能合作一出《探阴山》?”吴昊颐受宠若惊地答应下来。
  两人的演出珠联璧合,让人眼前一亮。吴昊颐对孟广禄老师感激有加:“由大腕带着我演,对我是一种提携,我跟孟老师学了不少东西——如何抓住观众、把握火候,这些经验只有在台上摸爬滚打多年才能获得。孟老师是我事业上的贵人。”
  吴昊颐的勤奋和悟性让孟广禄非常欣慰,接下来,二人再度携手合作了《秦香莲》《铡判官》等剧目。在《铡判官》中,鉴于吴昊颐深厚的刀马旦功底,孟广禄老师特意为她加了一段“飘魂”戏。吴昊颐找到中学时的恩师艾美君老师一起探讨,为创造角色付出了很多心血。“没有参照物,唱腔板式、服装设计、人物身段等都要一点一滴地编排。”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演非常轰动,柳金蝉这个角色几乎跨到了与主角同样重要的位置。
  进入赵派艺术的秘境
  赵派是北京京剧院五大流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跟赵燕侠老师学戏的经历可谓是吴昊颐人生中重要的一笔。
  在《赵氏孤儿》的一次演出中,张百发副市长对吴昊颐塑造的卜凤很是欣赏。在他的推荐下,吴昊颐开始跟随赵燕侠老师学戏。张副市长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赵燕侠年事已高,希望你能继承赵派衣钵,多排几部戏为赵派作贡献。”喜悦和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吴昊颐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会倾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掌握赵派艺术的精髓。
  “赵老师非常有个性,有些人可能觉得她不好接触。刚开始我也胆寒,担心自己唱不好。但我是真诚的,把她当自己妈妈一般对待,是心与心的交流。”吴昊颐非常看重与赵老师之间的“缘分”。
  赵燕侠老师如今已86岁高龄,但在教学上丝毫不含糊。在吴昊颐排演《白蛇传》期间,赵燕侠老师倾尽所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技巧传授给她。“赵派《白蛇传》特别长,3个小时,老太太身体不太好,但坚持从头看到尾。她经常告诫我,不要为了演而演、为了唱而唱,一定要融入感情。其实唱腔到了最高境界的时候不是唱,是说话,跟观众诉说。把感情完全揉进去以后,即便泣不成声了,这段唱也是感人的。”吴昊颐对赵燕侠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与赵燕侠老师的日常交往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事。吴昊颐的心得体会是:“老人就像小孩一样,要哄,顺毛捋。”赵燕侠老师爱喝啤酒,每天晚上备一听,但医生建议她尽量少喝啤酒。一有机会,吴昊颐便给她带去几瓶具有温补效用的黄酒。有时候学完戏,吴昊颐对赵燕侠老师调皮地说:“老太太,咱俩来一盅?”“好好好,来一盅。”两人对饮,老人家高兴得如同孩子一般。
  最近,北京京剧院策划并创作、反映中关村创业者艰辛历程的新编京剧现代戏《云之上》即将在长安大戏院公演,吴昊颐饰演黄燕燕一角。“《云之上》打破常规地揉入了很多话剧表演成分,对年轻演员来说是一种新鲜的尝试。放下身段,放下程式化表演,将话剧表演与京剧唱腔相结合,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吴昊颐对首演充满期待。
  编辑/韩 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史家金帆舞蹈团以“坚韧执着、乐观守纪、尊重荣誉、超越自我”为核心精神,史家金帆合唱团以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合唱人才、繁荣校园文化为教育目标,共同致力于
期刊
在老旦这个行当发展过程中,老旦名家李多奎先生可谓功不可没。李多奎早年拜罗福山、谢宝云、龚云甫为师,兼取三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条件,注意声韵古朴大方,苍秀挺拔,韵味醇厚,
期刊
史家艺术教育以美育思想为基石,以“创艺生活”为学科育人理念,致力于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进而创造美。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着
期刊
最近电视台的新闻档节目中频繁报道京剧行的动向,这在两三年前可以说无迹可寻,而如今却成了屡见不鲜的文艺动态。一可见京剧院团的改革创新已经上路,再可见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还是有相当潜力的。  最近最火的消息当数中央电视台“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决赛和北京京剧院的“十八大”献礼剧目《云之上》。而与这两条新闻都有着密切关联的青衣演员姜亦珊,是媒体视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不仅如此,论及求艺背景,姜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企业对于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越来越看重。高职高专教育领域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从目前高职高专
随看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广,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城中,计算机多操体系统已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