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播期对晚粳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an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甬优8号在兴国县潋江镇丘陵山区生态情况的种植试验,摸索其理想的播种量和播期的种植模式,达到丰产、高产的目的,引导农民科学推广种植粳稻。结果表明,以22d左右秧龄,播种量为2.0~2.25kg/667m2为宜。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以花叶橡皮树花泥苗按水培营养液循环的方式种植,对比常规种植方式,探索花叶橡皮树采用水培方式种植的效果。结果表明,花叶橡皮树花泥苗水培种植效果较常规种植好。  关键词:花叶橡皮树;花泥苗;水培种植  中图分类号 S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48-02  橡皮树(Ficus elastica)又名印度榕、印度橡皮树,为桑科榕属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及
通过设置1.43万穴/667m2、1.25万穴/667m2、1.11万穴/667m2、1.07万穴/667m2、0.83万穴/667m2等5种中稻栽插密度处理,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成穗率降
摘 要:杨树团状造林是根据杨树的生长习性和平原农区的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实际情况,经多年实践探索较为适合平原农区开展推广应用的杨树造林模式,可较好地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实现农、林、生态多赢的局面。  关键词:杨树;团状造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7-125-02  杨树是我国北方
畜牧兽医类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模式对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校内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发挥
摘 要:以昆山市为例,针对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从合理规划,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田容田貌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建设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农业发展长效机制的相应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10-02  江苏省昆山市地处长三角
针对东海县温光资源、稻麦两熟农作制栽培特点,通过对旱育秧人工移栽稻、机插秧、直播稻与小麦套播、机条播等栽培方式组合的研究,初步探明在本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在传统
摘 要:国家南方2011年甘薯新品种龙岩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龙薯14和泉薯10号适宜作淀粉及优质食用型甘薯在类似闽西生态的地区推广种植。金薯2号适宜作食饲兼用加工型品种。广薯205需避开在蔓割病区种植。  关键词: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32-0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甘薯仅次
摘 要:以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为基础,运用回归模型,对安徽省17个市1998-2010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市及3大区域农民收入不存在σ收敛,也不存在绝对β收敛。当引入结构控制变量和虚拟变量时,农民收入也并没有呈现出条件β收敛趋势。  关键词:农民收入;σ收敛;β收敛;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0
摘 要:为增加农民种粮收益,进一步提升小麦单产,保障粮食总产,提升品种结构转化升级,促进莒县小麦生产又好又快的发展,于2009-2010年开展了小麦优良新品种(系)引进优选试验。从比较试验结果看,鲁原502小麦实打单产为517.9kg/667m2,单产排第一位,表现出高产的特性;且生育期表现适当,在熟期方面适宜莒县小麦、玉米或小麦、水稻“一年两作两收”的种植制度。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系);比
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当归根鲜重、植株高和冠幅的增长过程,得出了植株高有2次生长高峰期,第1次从生长一开始就进入生长的最高峰期,然后缓慢下降后又进入第2次高峰,根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