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崇文小学低年级的期末学业展示活动已经开展5年了,活动的初衷是想把北京市教委关于减轻孩子课业负担这件事落实到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在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因为有了“乐考”,学习兴趣更高了,在心态上感觉更快乐了,尤其是对待“考试”这件事,表现得更加轻松愉悦了。
在“乐考”过程中,我们把孩子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通过这个活动去实践、体会、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孩子们在参与“乐考”过程中能力的习得和培养,比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考试让孩子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得到更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016年12月,崇文小学承办了东崇前学区一年级期末学业展示,这一次一年级的期末乐考以“海底寻宝”为主题,整个考场以海洋的蓝色为主要基调,以海底世界的动物为主要元素。孩子一进考场,首先看到的是备场区的“寻宝图”,整个考场根据世界的四大洋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语文板块的“大西洋”主题,选取了大西洋的鲨鱼为代表动物。英语板块的“北冰洋”主题,就以北极熊为代表,整个板块以北冰洋的白色为背景。孩子进入考场以后,就如同置身知识的海洋,加入了海底寻宝的队伍。语文、数学、英语和科任四个板块分别以“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为主要场景布置,选取了各大洋的代表生物为各大板块的吉祥物。孩子们畅游4大洋,自主选择考试顺序和考试难度,通过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科任4个学科的相关题目,检验自己的学业成绩,赢得金币,根据金币数量,最后寻得宝藏,领取奖品。
活动评价方案
题目设计及解读 这次以“海底寻宝”为主题的一年级乐考,我们分语文、数学、英语、科任四大板块,场景布置分别选取了大西洋的鲨鱼,太平洋的章鱼,印度洋的海龟,北冰洋的北极熊为各大版块的代表动物。每个学科的题目设计分为难度不等的A,B,C卷,以语文学科为例,A卷题目更容易,基础题目比较多。B卷中等难度,在基本题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扩展内容。C卷题目最难,要求孩子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不同程度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让每个孩子自主选择考题,在考试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在制定各个版块考题的时候,我们考虑到要把考查孩子知识和锻炼能力充分结合,每道考题老师们都反复推敲,再三讨论,最终确定考试方案。
语文学科分为5个版块,分别以“拼音海洋”“海底听音”“深海精灵”“读海拾贝”“海之私语”为版块名称,以“拼音拼读”“拼音实践运用”“基础知识”“朗读背诵”“口语交际”为考查内容。数学学科分为4个板块,分别以“海底寻宝”“海洋速算”“深海解码”“应用海洋”为版块名称,以“图形考查”“计算能力”“数的组成”和“实际应用”为考查内容。英语学科分为3个板块,分别从听、说、表演等方面考查孩子英语的掌握情况。另外,除了主课,我们还有体育的“海底畅游”,音乐的“海洋之歌”,美术的“海底世界”板块,此次考试不仅涉及语数英的知识,更是囊括了对体、音、美等艺术学科的考查,全方位考查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方案及样题举例
【语文版块】
海星卷:满分★★
话题一:我
师:你好!小同学。(要求学生能够大方问好)
师: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上学?
师:你能用两三句话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或者你自己吗?
评价标准:
一颗星★:
能够和老师大方的打招呼,并能用通顺语句回答第二个问题。
两颗星★★:
在一颗星的基础上,能够简单介绍出爸爸妈妈的情况,或者自己的爱好,表达有序清楚,声音洪亮。
小鱼卷:满分★★★
评价标准:
一颗星★:
根据图意,用通顺的语句说出谁干什么
两颗星★★:
在一颗星的基础上,能够说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即“什么时候,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
三颗星★★★:
在两颗星的基础上,能够说出结果怎样以及让座人的心情怎样。声音洪亮,态度大方。
鲨鱼卷:满分
评价标准:★★★★
两颗星★★:
能够根据图意, 用两三话,简单说出几幅图的意思。
三颗星★★★:
能够根据图意,发挥想象,用几句通顺的话说出图的意思。
四颗星★★★★:
在三颗星的基础上,能够自然大方的表达,讲成一个小故事,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连贯,有过渡。
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业成果汇报单 在各个学科的考试前,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海洋动物图片,每个图片的背后,都有一道等待孩子们解答的问题。所有参与乐考的孩子们都会拿着一张“学业成果展示汇报单”。如果学生答题完整,答案正确,老师就在汇报单上盖4颗星币,如果有的孩子答题不理想,老师会根据评价标准,酌情给出2-3颗星币。不管是“4颗星”还是“2颗星”,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孩子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视书写、审题、写字姿势等习惯的养成,并把这些习惯的习得纳入到评价标准中:所有涉及笔试答题的板块,“书写分”和“写字姿势分”都占一定的评价比重;涉及交流的板块,我们把孩子的交往能力写入了评价标准,即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能否做到声音洪亮、仪态大方,都是我们综合考评的内容。
评价结果分析与反思
主要成绩 一是绝大多数孩子能根据现场的地图、路引和指示,自己找到相应的版块。找不到的孩子能利用现场的资源,找老师问路,找家长帮忙。一些学生还找到小伙伴,两个人结伴完成考试。考试过程中,96.3%的孩子在笔试版块能做到书写认真、字迹工整。93.2%的孩子在交際版块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表述清楚、语句通顺,比较有条理。绝大多数孩子有展示的愿望,能声音洪亮、自信大方地和老师交流。二是大多数孩子很自信地选择了难度最大的C卷,并且正确率较高,达到了92.5%。少数孩子选择了B卷和C卷,正确率达到了98.9%。 一些问题 一是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基础还需要巩固加强。比如拼音基础比较弱,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读出来。这也提醒了我们及时总结、反思:一年级是孩子打基础的阶段,拼音、字词、计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需要加强。
二是乐考考场布置得非常漂亮,充满海洋氛围,孩子们进入考场之后普遍比较兴奋。大多数孩子能将这种兴奋的状态合理转化到考试当中,变成考试的动力。但一部分孩子出现了考试不认真审题,答完试卷不检查就交卷的现象,导致没有得到满星。这说明一些孩子缺乏应变能力,受环境的干扰比较大。
三是学生的自理能力还需要再加强。个别孩子出现“学业成果展示汇报单”丢失的情况,忙于从一个版块到另一个版块的考试,把“汇报单”落在考过的版块里。还有些孩子把学具乱放,没有从哪拿的放回哪里去的习惯。反映出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平时生活中,过于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家长对这次“学业成果展示”的反馈
对于今年刚入学的崇文小学“小豆包”来说,期末考试变身游园体验,让他们兴奋不已。而在考试前,一个学生的父亲一脸茫然地找到老师,说:“乐考到底怎么考?平时学的知识点能考到吗?乐考是不是就是让孩子们做做游戏?”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不得其解。和这位父亲一样,其他家长也特别惊讶:“难道不做试卷了?这种考试方式也太不可思议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校邀请了32名家长参与了一年级乐考的全过程,他们既是乐考现场的志愿服务者,又是这次考试的亲历者。两天的考试结束后,一位家长感慨地说:“原来乐考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而是通过巧妙的情景及游戏设计,让孩子们在闯关中,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个参与了乐考全过程的家长说:“这远比一张试卷考查学生学业掌握水平要好得多。这种形式不但考查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还发现了不同学生的潜质。比如体育板块处的拍篮球,要求学生能够单手拍20个球就算很优秀了,而有个孩子不但能够单手拍球超过20个,还能左右手交换拍,这说明这个孩子在篮球上有一定的天赋。”
活动后的思考与总结
乐考是一种评价方式的革新,是一种探索淡化分数的考试形式。
6岁至12岁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时期,孩子能不能有兴趣,就源于他接受学校学习全过程中能否得到内驱力,学校的学习是否能激发他的兴趣,使他爱学习、爱探索。最初为了让学生对考试产生兴趣,崇文小学在2011年前采取了AB卷学生自选的方式,同时将黑白试卷变为彩色试卷,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到愉悦。但这种方式仅仅让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并没有摒弃试卷,学生仍是与文本对话。而试卷的形式就避免不了以分数评价学生,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仍未发生变革。
2012年,我校对低年级以试卷形式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考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推出了以综合全面考查孩子知识、能力的“乐考”代替传统的纸质试卷,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广泛好评。“乐考”相对于传统的试卷,从根本上来说是加大了考试的难度和广度。因为孩子要接受的不仅是学业和知识的考量,更是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所以,“乐考”不单单是考试形式的变化,更是教师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的变化和改革。过去,孩子们在准备考试的时间段内,就是反反复复地做题。而现在,从关注一张考卷转向关注日常的学习,并以此为契机,从知识掌握转化为关注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形成。这种考试形式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使“乐考”与评价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效,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質,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总之,我们的乐考最终目的是让学习的过程在愉悦的展示活动中结束,从而激发孩子继续学习的欲望。
(作者单位:北京市崇文小学)
崇文小学低年级的期末学业展示活动已经开展5年了,活动的初衷是想把北京市教委关于减轻孩子课业负担这件事落实到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在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因为有了“乐考”,学习兴趣更高了,在心态上感觉更快乐了,尤其是对待“考试”这件事,表现得更加轻松愉悦了。
在“乐考”过程中,我们把孩子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通过这个活动去实践、体会、感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孩子们在参与“乐考”过程中能力的习得和培养,比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考试让孩子在学习上、在生活中得到更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016年12月,崇文小学承办了东崇前学区一年级期末学业展示,这一次一年级的期末乐考以“海底寻宝”为主题,整个考场以海洋的蓝色为主要基调,以海底世界的动物为主要元素。孩子一进考场,首先看到的是备场区的“寻宝图”,整个考场根据世界的四大洋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语文板块的“大西洋”主题,选取了大西洋的鲨鱼为代表动物。英语板块的“北冰洋”主题,就以北极熊为代表,整个板块以北冰洋的白色为背景。孩子进入考场以后,就如同置身知识的海洋,加入了海底寻宝的队伍。语文、数学、英语和科任四个板块分别以“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为主要场景布置,选取了各大洋的代表生物为各大板块的吉祥物。孩子们畅游4大洋,自主选择考试顺序和考试难度,通过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科任4个学科的相关题目,检验自己的学业成绩,赢得金币,根据金币数量,最后寻得宝藏,领取奖品。
活动评价方案
题目设计及解读 这次以“海底寻宝”为主题的一年级乐考,我们分语文、数学、英语、科任四大板块,场景布置分别选取了大西洋的鲨鱼,太平洋的章鱼,印度洋的海龟,北冰洋的北极熊为各大版块的代表动物。每个学科的题目设计分为难度不等的A,B,C卷,以语文学科为例,A卷题目更容易,基础题目比较多。B卷中等难度,在基本题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扩展内容。C卷题目最难,要求孩子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不同程度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让每个孩子自主选择考题,在考试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在制定各个版块考题的时候,我们考虑到要把考查孩子知识和锻炼能力充分结合,每道考题老师们都反复推敲,再三讨论,最终确定考试方案。
语文学科分为5个版块,分别以“拼音海洋”“海底听音”“深海精灵”“读海拾贝”“海之私语”为版块名称,以“拼音拼读”“拼音实践运用”“基础知识”“朗读背诵”“口语交际”为考查内容。数学学科分为4个板块,分别以“海底寻宝”“海洋速算”“深海解码”“应用海洋”为版块名称,以“图形考查”“计算能力”“数的组成”和“实际应用”为考查内容。英语学科分为3个板块,分别从听、说、表演等方面考查孩子英语的掌握情况。另外,除了主课,我们还有体育的“海底畅游”,音乐的“海洋之歌”,美术的“海底世界”板块,此次考试不仅涉及语数英的知识,更是囊括了对体、音、美等艺术学科的考查,全方位考查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方案及样题举例
【语文版块】
海星卷:满分★★
话题一:我
师:你好!小同学。(要求学生能够大方问好)
师: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上学?
师:你能用两三句话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或者你自己吗?
评价标准:
一颗星★:
能够和老师大方的打招呼,并能用通顺语句回答第二个问题。
两颗星★★:
在一颗星的基础上,能够简单介绍出爸爸妈妈的情况,或者自己的爱好,表达有序清楚,声音洪亮。
小鱼卷:满分★★★
评价标准:
一颗星★:
根据图意,用通顺的语句说出谁干什么
两颗星★★:
在一颗星的基础上,能够说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即“什么时候,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
三颗星★★★:
在两颗星的基础上,能够说出结果怎样以及让座人的心情怎样。声音洪亮,态度大方。
鲨鱼卷:满分
评价标准:★★★★
两颗星★★:
能够根据图意, 用两三话,简单说出几幅图的意思。
三颗星★★★:
能够根据图意,发挥想象,用几句通顺的话说出图的意思。
四颗星★★★★:
在三颗星的基础上,能够自然大方的表达,讲成一个小故事,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连贯,有过渡。
多角度、多方面的学业成果汇报单 在各个学科的考试前,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海洋动物图片,每个图片的背后,都有一道等待孩子们解答的问题。所有参与乐考的孩子们都会拿着一张“学业成果展示汇报单”。如果学生答题完整,答案正确,老师就在汇报单上盖4颗星币,如果有的孩子答题不理想,老师会根据评价标准,酌情给出2-3颗星币。不管是“4颗星”还是“2颗星”,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孩子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视书写、审题、写字姿势等习惯的养成,并把这些习惯的习得纳入到评价标准中:所有涉及笔试答题的板块,“书写分”和“写字姿势分”都占一定的评价比重;涉及交流的板块,我们把孩子的交往能力写入了评价标准,即孩子在回答问题时能否做到声音洪亮、仪态大方,都是我们综合考评的内容。
评价结果分析与反思
主要成绩 一是绝大多数孩子能根据现场的地图、路引和指示,自己找到相应的版块。找不到的孩子能利用现场的资源,找老师问路,找家长帮忙。一些学生还找到小伙伴,两个人结伴完成考试。考试过程中,96.3%的孩子在笔试版块能做到书写认真、字迹工整。93.2%的孩子在交際版块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表述清楚、语句通顺,比较有条理。绝大多数孩子有展示的愿望,能声音洪亮、自信大方地和老师交流。二是大多数孩子很自信地选择了难度最大的C卷,并且正确率较高,达到了92.5%。少数孩子选择了B卷和C卷,正确率达到了98.9%。 一些问题 一是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基础还需要巩固加强。比如拼音基础比较弱,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读出来。这也提醒了我们及时总结、反思:一年级是孩子打基础的阶段,拼音、字词、计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需要加强。
二是乐考考场布置得非常漂亮,充满海洋氛围,孩子们进入考场之后普遍比较兴奋。大多数孩子能将这种兴奋的状态合理转化到考试当中,变成考试的动力。但一部分孩子出现了考试不认真审题,答完试卷不检查就交卷的现象,导致没有得到满星。这说明一些孩子缺乏应变能力,受环境的干扰比较大。
三是学生的自理能力还需要再加强。个别孩子出现“学业成果展示汇报单”丢失的情况,忙于从一个版块到另一个版块的考试,把“汇报单”落在考过的版块里。还有些孩子把学具乱放,没有从哪拿的放回哪里去的习惯。反映出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平时生活中,过于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家长对这次“学业成果展示”的反馈
对于今年刚入学的崇文小学“小豆包”来说,期末考试变身游园体验,让他们兴奋不已。而在考试前,一个学生的父亲一脸茫然地找到老师,说:“乐考到底怎么考?平时学的知识点能考到吗?乐考是不是就是让孩子们做做游戏?”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他不得其解。和这位父亲一样,其他家长也特别惊讶:“难道不做试卷了?这种考试方式也太不可思议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校邀请了32名家长参与了一年级乐考的全过程,他们既是乐考现场的志愿服务者,又是这次考试的亲历者。两天的考试结束后,一位家长感慨地说:“原来乐考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而是通过巧妙的情景及游戏设计,让孩子们在闯关中,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个参与了乐考全过程的家长说:“这远比一张试卷考查学生学业掌握水平要好得多。这种形式不但考查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同时还发现了不同学生的潜质。比如体育板块处的拍篮球,要求学生能够单手拍20个球就算很优秀了,而有个孩子不但能够单手拍球超过20个,还能左右手交换拍,这说明这个孩子在篮球上有一定的天赋。”
活动后的思考与总结
乐考是一种评价方式的革新,是一种探索淡化分数的考试形式。
6岁至12岁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时期,孩子能不能有兴趣,就源于他接受学校学习全过程中能否得到内驱力,学校的学习是否能激发他的兴趣,使他爱学习、爱探索。最初为了让学生对考试产生兴趣,崇文小学在2011年前采取了AB卷学生自选的方式,同时将黑白试卷变为彩色试卷,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到愉悦。但这种方式仅仅让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并没有摒弃试卷,学生仍是与文本对话。而试卷的形式就避免不了以分数评价学生,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仍未发生变革。
2012年,我校对低年级以试卷形式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考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推出了以综合全面考查孩子知识、能力的“乐考”代替传统的纸质试卷,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广泛好评。“乐考”相对于传统的试卷,从根本上来说是加大了考试的难度和广度。因为孩子要接受的不仅是学业和知识的考量,更是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评。所以,“乐考”不单单是考试形式的变化,更是教师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的变化和改革。过去,孩子们在准备考试的时间段内,就是反反复复地做题。而现在,从关注一张考卷转向关注日常的学习,并以此为契机,从知识掌握转化为关注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学习品质的形成。这种考试形式对师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使“乐考”与评价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科学有效,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質,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总之,我们的乐考最终目的是让学习的过程在愉悦的展示活动中结束,从而激发孩子继续学习的欲望。
(作者单位:北京市崇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