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实践性的主题意识在后形而上学的合法性上占有自身的“席位”。要真正理解“后形而上学”的深层根据,必须置越于纯粹理论话语的圈子,从“实体思维”转向“实践伦理思维”的界面,看到后形而上学的理论命运与人生存命运之间的内在生存的隐喻关涉,而非单一的在某一限定的维度里进行单一形式的逻辑思辨或置界、越界,这才是后形而上学生存的旨趣,同时也是伦理学维度在其“晦蔽”“去蔽”后的“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