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石人生陈少华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ube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少华出生在著名的侨乡——广东潮汕,家住大山下,人却常在大山上,从小饱览了大山的壮美与秀丽,感受了大山深不可测的情怀与无穷无尽的魅力。大山或明或暗,或阴或晴,或云或雨,都给童年的他以无限的遐想。由此,乐山近水成为了他的天性。爷爷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大师,深谙风水文化。父亲也子承父性,懂风水,精医道,好交游。幼时的陈少华由于家庭的影响,父辈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造就他感悟自然、珍爱造化的禀赋。
  稍长时,因过继给家在漳州的叔父为子,来到九龙江畔,从此与美丽的九龙江结下不解之缘。他长于斯,创业于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下海经商,开店办公司,做起了电子行业,积累了颇为丰厚的财力。乐山近水的天性,使他在商务之余,经常流连于山水之间,徜徉于九龙江畔,侍弄起花卉盆景,色彩斑斓的九龙璧奇石成为了他的挚爱。九龙璧其质、其色、其形、其纹经常让他陶醉。他枕石而卧、抱石而眠,悉心养护,精心美石,与石论道,共赏天籁之音,以至如痴如醉,几达疯癫境界,被人称为“石痴”。但他仍痴心不改,怡然自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亦有心,而在于有心之人;石亦有情,而赋于有情之辈。由此,石道渐开,石情更炽,石缘弥深,终日买石藏石,虽倾囊所有,亦无所悔。终日交友交流,虽奔走各地,皆有所乐。矢志二十余载,终有所获,捕得九龙璧精品奇石两万多方,创建“少华奇石馆”与“少华奇石苑”网站。广结石缘、品味石道,明心见性,感悟人生。
  观“少华奇石馆”,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两千多平方米的展厅满满当当,精美绝伦。收藏的奇石有人物,有动物,有景观,有图纹等,大的几十吨重,小的只有两公分。馆藏珍品甚多,品位不俗。很多石头都获得国内外金奖。其中《梦幻仙境》2002年获柳州国际奇石大赛金奖,《人间仙境》2004年获洛阳国际奇石大赛金奖……走进展馆,如同走进九龙璧天然奇石的“童话世界”,我们可以感受大自然这个“艺术大师”的“鬼斧神工”,真切地欣赏自然母亲创造出来的“艺术精品”。它们形态各异,千变万化,诠释着九龙璧天然奇石“不规则当中的美丽,结构玲珑活泼当中的美丽”(林语堂语)。联合国官员、美国地理杂志主编、欧洲奇石协会会长威廉·本茨和国际盆景雅石(BCI)协会主席苏义吉先生等石界领袖及文人雅士多次来馆参观,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他之奉献精神赞赏不已。《收藏》杂志主编杨才玉先生称赞 :“展馆的规模和档次在全国屈指可数。”
  他生于斯,奉献于斯。九龙江水养育了这位收藏大家,他以赤子的情怀回报了这片热土,誓将九龙璧奇石文化推而广之,发扬光大,惠及世人,以报天道、自然和社会人生。多年来,他奔走呼吁,不遗余力,致力于石道的弘扬和文化的推广。2005年和2006年,在领导、企业家及石友的大力支持下,他参与策划组织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漳州市人民政府、漳州市政协、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与台湾雅石交流协会在漳州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奇石展”。石展取得圆满的成功,在两岸石界产生较大的反响,促进了两岸石文化的交流。他曾多次受邀作为贵宾、嘉宾和评委参加国内外大型石展活动和赏石论坛,并在论坛上发表了《石文化的复兴——文化石迟来的春天》、《拥抱九龙璧广交天下友》、《藏石益身心》等文章,受到各界好评。
  2006年12月,他有幸受邀参加中国收藏家协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会议,并在会中被授予“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和“2006年中国收藏家协会优秀会员”等光荣称号 ,并多次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表彰、嘉奖。现为北京、广西、四川成都、贵州、甘肃、广东、宁夏、厦门等奇石协会及赏石杂志的名誉会长、高级顾问、编委。
其他文献
石形方正有棱角,五行属金;色泽青葱属木;主视面数条沟纹若江河不尽涌流,由上而落的斑驳罅隙布满石面,给人以悠悠的沧桑感。尤妙在流纹中有一巨石亘遏,如砥如峙,醒目惊神,人若如斯将是何等的不畏流俗、自我随心的畅快。  人说云是天上飘游的海,石是案头赏玩的山,赏者能以此石形、质、色、纹的联想与意象,踏山游水,岂不浩浩然、巍巍然有附壁临渊、来风空谷、屏息仰止的骋意舒心。  此石以人臆十分度之:当形体1分属金
期刊
【本刊讯】5月13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深圳“文博会”奇石分会场开幕式在龙园公园广场隆重举行。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钟长海、赏石名家蓝天野、沈宽、文甡、夏华炳、张家志等莅临展会,深圳市副市长李铭、龙岗区副区长吴以环及龙岗街道办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文博会”奇石分会场活动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在两个国家一级协会的指导下,本
期刊
一、白云鄂博矿区简介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阴山之北,乌兰察布草原西北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辖。南距包头市区149公里,北距中蒙边境75公里,区域面积32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三万,有蒙﹑汉﹑朝鲜﹑满﹑达斡尔等11个民族。   “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历史上是蒙古族人民的神山圣地,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企业——包钢的主要原材料基地,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8%,被誉为世
期刊
参加山西太原“黎氏阁杯”石展期间,我学会了一个新词:落地。黎氏阁的老总们常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无论什么想法、主意、好点子,总会被他们追问:如何“落地”。  在他们的语境里,“落地”,是落到实处,是可操作性,是避免蓝图、策划、构思最终流为空想的根本保证。这样的表达让我很感兴趣——“落地”,远比“落实”,比“脚踏实地”等等都更有从天上回到人间的紧迫感。它强调的不仅是具体行动,更是不飘、不空的做事原则。
期刊
本刊第3期发表文甡先生的《精致赏石的传承与取向》一文,提出“精致赏石”的概念。笔者认为,从目前国内赏石发展的形势和今后走向分析,这一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对精致的追求,应该也必将成为石界今后的方向。  说当代的中国赏石是历史上空前繁盛的阶段,恐怕没有多少异议。正如许多文章已表述的那样,当代奇石品种之众多前所未有;参与石界的人群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地域广;奇石交易空前活跃;奇石展会数不胜数,这些都被作
期刊
在玩石圈里,“拣漏”也能拣到好石头。不错,但这要靠“眼力”。说白了,就是考验你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收藏品味的高低。  眼下,大家觉得石头不好找了,到奇石产地去找,更加费时费力,就只有把目光盯在奇石市场了,各地的奇石市场是展示石头、交流石头的场所,大部分人通过奇石市场获取奇石资源。不过这样的获取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首先要有经济实力,市面上的石头好的价格一般都不低,中低档次的石头又没有
期刊
作 者 按:  “鱼”——最活跃的游泳健将,拥有在脊椎动物中最庞大的种群,是化石领域里的佼佼者,是化石爱好者的远古袖珍“宠儿”。  本文拟从5个方面进行介绍:鱼化石的观赏价值;鱼化石的形成时代和品类;鱼化石的采集要领;鱼化石的收藏要求与亘古信息;鱼化石的真伪辨别。    一、鱼化石的观赏价值    在脊椎动物化石里,大家最熟悉和乐意收藏的当数鱼化石了。古生代中期的原始鱼类,只有盔甲硬体能形成零散的
期刊
【本刊讯】(记者张鑫)2010年4月29日,首届中国唐风赏石、园艺及相关行业用品交易博览会在西安隆重开幕。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德全、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中国观赏石协会高级鉴评师沈宽、西安市政协副主席陈振虎、西安市雁塔区副区长刘崇利、陕西万达实业集团总裁杜元培等应邀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大家在肯定前期工作的同时对博览会寄予厚望。本届博览会由西安世园会筹委会办公室、雁塔区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陕西唐苑
期刊
赏玩奇石有一个过程。初玩者,由于对奇石不太了解,大部分都从小品石开始。首先,小品石价格一般比较便宜,初涉者容易接受,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风险;再者,还可以通过在购买中得到体验,增加对石头的感性认识,从中了解各类石种的赏玩特点及欣赏要素,并在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中逐步提高个人的赏石水平。我和一些玩石老前辈交流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逐渐下降,玩大型的石头显然吃力,主要以玩小品石为主。所以,从多数人的
期刊
神 鹿  徐文强    此石出形奇异,如鹿角高耸,引颈侧视,形态夸张,动感强烈。周身包浆凝厚,气韵古朴,石纹苍劲,深入肌理,雄健威猛,野性毕露。虽非磬云山灵璧石,倒也深得灵璧精气浸染,玉润肌滑,手感圆滑。此类藏石作者仅有一件。底座在购买时就有,作者在雕工、比例以及支撑点等方面稍作修改,愈显此石桀骜张扬,惟我独尊之气势。此石的缺点是在自然界中滚动较少,表面受到风砂洗礼的地方玉润肌滑,背面棱角处稍觉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