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应改革。
  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124—02
  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长期以来,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目的只是验证理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逐步操作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机械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其教学模式远远不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了改变这种传统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药理学科进一步对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1 针对不同专业设计实验项目
  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说,理论课学时的不同,必然导致对实验课的要求不同。例如,药学和药剂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多地面向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新药研发阶段的药效及评价方法等以药理学实验的内容为基础,当然这也是他们较感兴趣的内容。实验的目的是提高他们对药物作用机理的认识,及其动手操作和科研能力,这两个专业的实验课学时分别为36学时和54学时。而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及卫生监督工作,对药理实验的要求相对薄弱一些,安排12学时的实验课。对护理专业的药理学实验,强调与临床护理直接相关的药理学实践技能的训练,及其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强调“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这一实验。实验中采取戊巴比妥不同的剂量,3只小鼠对不同剂量的不同反应,通过此实验,让学生详细观察动物出现反应的时间,及其反应的主要症状(痛觉反应,翻正反射,肌张力等),并学会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对于不同的专业要求,安排不同内容的实验,更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培养不同方向专业的大学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药理学实验中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的现象,为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药品的配置及实验器材的准备,因为实验准备是否充分,可以影响到实验效果.还有涉及动物的一些基本操作,例如动物的捉持、标记、麻醉、注射、给药、处死等,这些基本的操作很多学生都不会,甚至有的学生对实验动物有排斥心理,消极对待实验,不愿动手操作。针对这种现象,尽量做到少讲,让学生多练。另外,教师在示教时操作应准确规范,督促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2]。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才能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
  3 采取实验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相结合
  高校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教师可以面向社会,开发寻找一些研究项目,以这些科研和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学习。例如吸引一些本科生参加课题的申报工作,指导学生积极认真填写各种科研课题标书,对于课题当中一些基本实验可以指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复制一些基本的动物模型,测量相关的指标。学生通过参加课题申报、亲自参与实验设计等环节,其对药理实验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了解了教师科研活动信息及主要研究方向,使学生便于与教师联系,加强师生关系,教师也更多地了解学生信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4 药理实验紧密联系临床
  药理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程,又是一门由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而药理学课程的开设主要对象就是药学和医学的学生,所以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药理学实验课的设置需要紧密联系临床,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其中一个实验是“有机磷中毒机制及解救原则”,采用敌百虫给兔子耳缘静脉注射造成有机磷中毒的症状,然后学生观察到兔子出现口吐白沫、瞳孔缩小、全身肌无力、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等这些有机磷中毒的典型症状。学生理论课上知道解救要及时,并运用M—R阻断剂和特效解毒剂,这是解救的关键,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再用药物也没有作用。因为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临床接触病人,对此认识不深刻,有些学生的实验因抢救不及时,错过抢救最佳时机,导致动物死亡;而有些学生的实验因抢救及时有效,动物基本恢复正常。这就表明同一个实验不同的人操作,结果相差很远。学生对这样的结果感触很深,从而思考如果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现象,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通过这些实验的证明,会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5 提升设计性实验教学力度
  实践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的核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开设了设计性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扩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设计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科研性实验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项目,最后撰写实验论文。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引入,对开放实验室提出要求。因为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完成,或者成功率不一定很高,所以应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并安排指导教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实验,或者让课堂上实验失败的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找到失败的原因[3]。这就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有时候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药理学实验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教学手段,教给学生思考和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更应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他们将来毕业论文的完成、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总之,实验教学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今药理学实验教学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娜,王巧云.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8—9.
  [2]王金权,张武,王丽,等.创新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9):1225—1227.
  [3]柴瑞华,谢鑫.《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205.
其他文献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对高职院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精细化学品合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探索。遵循以能力为本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前,浙江台州分公司特邀直销终端客户及社会监督员近30人座谈,宣传介绍中国石化以及公司业务经营流程和数质量管理、服务规范,并组织参观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立足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一些经验。  1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做好心理换位,在课堂教   学中时时处处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   教案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洞察其心理,及时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
摘要 介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在局域网组网与管理维护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改革的经验,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改革,使学生尽早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有效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局域网组网与管理维护;职业能力;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03-0045-02    山东
西安思源学院紧密围绕区域脱贫致富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构建专业集群协同管理机制、构建专业集群资源协同配置机制和构建专业集群师资协同培养机制,培育和建设专业集群,
酝酿了整整两个月的产油国冻产会议,于4月18日凌晨落下帷幕。最终,因部分产油国临时变卦,各方就伊朗是否应该加入冻产阵营存在巨大分歧,导致会谈破裂无果而终。产油国谈崩消
1 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学理论指出,凡是学生对老师有亲近感,就爱这个老师上课,对老师上的这门课也就能产生兴趣;凡是成绩不好,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一般来说,对老师有一种胆怯心理,在课堂上生怕老师看见他,提问他,存有恐惧感。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总是倾注大量的关心和爱,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差生更是倍加爱护。这些教师在课堂中,一方面教态自然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