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搬山网的季节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一过,天气渐渐转暖,海风轻拂,白浪吻沙,又到了搬山网的季节了。
  搬山网在闽南沿海一带捕鱼作业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仍在延续。
  关于搬山网有一个传说,说是很早以前,有一伙商人外出坐船渡海经商,不料船遇大风沉没了。船上的人大都沉海遇难,唯独一个叫胡海的商人抱着一块木板漂流到一个荒岛上,被岛上一只母熊发现了救上荒岛。后受到母熊悉心的照料,人熊相依为命,日久生情,便结为人熊夫妻,并生了一子。母熊和商人采果子,捕捉野兽养活了这个孩子。
  然而,商人胡海不甘于一辈子与母熊人兽不分地结为夫妻呆在荒岛,有心逃离荒岛,无奈四面茫茫大海,又没交通工具逃离荒岛,只好每日唉声叹气不已。
  有一天,胡海抱着儿子在海边张望时,忽发现一条货船经过海面,见母熊采果子未回,胡海忙大声呼救,船上的人听到后忙把船靠过来。
  胡海抱着儿子三步并作二步淌着海水爬上船。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母熊采果子回来发现丈夫抱着儿子要上船逃离,急得哇哇大叫地追过来。胡海一狠心挥起斧子朝母熊砍下,母熊逃闪不及,一下被砍中脑袋,当场气绝身亡,尸沉大海。
  后来商人的儿子长大了,问父亲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哪里,父亲见瞒不过,只好把实情告知儿子。
  儿子得知实情后十分悲伤,想到母亲葬身大海,尸骨无存,便叫人织了一张网,雇了只船,在母亲逝世的清明节后来到海边打捞母亲尸骨。由于年深月久,海水冲刷,熊的尸骨没有捞到,却捕捞到不少鱼虾。
  后来,人们就仿效这种搬网作业方式来捕鱼。
  传说归传说。话说清明节后,海水变暖,正是鱼儿繁衍的季节,成群的鱼儿就离开深海,避开急流,寻找水流比较缓暖的海湾进行繁衍,被称为后江的海湾依山傍海,正适合鱼群繁衍生存,这儿就成了鱼儿的天堂。
  改革开放以前,渔业还没发展,各种捕鱼的机帆船、铁壳船尚未诞生,海资源未经大量毁灭性的捕捞,海底原生态的资源得于大量繁殖衍生,各种鱼类能在海底世界自由地畅游。
  还在人民公社生产队时,后江搬山网是由生产队组织的。就东山苏峰山下的后江而言,清明节后,端阳节前,整个后江有二十个生产队组织的搬网队伍,几十只搬网船,外加灯捕船、舢板船,整个海湾灯火通明,人声嘈杂,一派繁忙景象!
  搬山网,最早的人群是清一色的男人。因全部男人在海上作业起来方便,光着屁股不用穿衣裤,赤条条地拉网收网不怕被异性偷窥,不怕海水浸湿衣裤,不用一晚上换几次内裤,省去很多麻烦。
  后来由于男人不够用,慢慢地女人也上阵了。男人虽然有些麻烦,但应了那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后江由于有了女人的加入,便有了调侃的资料和欢快的笑声。
  那时的后江搬山网,可不像现在一晚上搬不到几百斤鱼,那年头有时一网下去少则一二十担,多则一百多担(吧啷鱼居多)。一担按一百斤算,一网就是一万来斤,整个沙滩到处是活蹦乱跳的鱼儿,欢笑声伴着呼叫声响彻整个后江。
  然而,丰产是丰产了,但那时没有销售渠道,也不允许拿到市场去搞投机倒把,除了晒些鱼干给水产公司购销外,社员们每家每户分一些,其他的都拿去插地瓜作肥料用,如今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搬山网,对于生产队而言,只是一种副作业,白天以农田为主。在田间劳累了一天的社员们,晚上还要到海边加班拉山网,很累人,有时边拉网就边站着睡着了。没有渔汛时,大家可以倒头抓紧休息,一旦螺号响,有了渔汛警报,不管你有多累,就像战士听到冲锋号一样,齐刷刷地冲向海滩,各就各位。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是搬山网祭海的日子,为了答谢海神,到了这天,各生产队、各船只都要备下丰盛酒肉在海滩举行祭海仪式,热热闹闹地祭海神。这海神不是妈祖婆,这其中另有一个故事。
  从前,东山海边渔村有一只渔船到外海打渔,因海洋气候突变,船被暴风狂浪掀翻沉没,船上四个伙计全部遇难,但他们死后英灵不散,哭求龙王爷收留他们,愿为龙王守海护佑渔民。龙王感于他们诚恳,就封他们为海神,每天在东海海面上守护。
  海神为了保护渔民不再遇难,就不时地显圣和托梦给渔民们,帮助他们避开危险地,还指点他们何日何时到何海域有何鱼,要渔民们前去捕捞,结果都是满载而归。
  渔民们在海神的保护下,不但很少再遇难,还年年捕捞很多很多的鱼。渔民们为了感谢海神,就在他们遇难的日子——农历七月二十九,为他们举行隆重的大祭仪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天,每个搬网员工可以分到一斤红烧肉,一斤白米饭,一盆鲜鱼,这是社员们最欢乐的时刻。
  后来,分田到户取消了生产队,后江搬山网也承包给了个人。刚开始还不错,后来随着渔业的发展,各种机动船、铁壳船相继出现,海底资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冲击,搬山网的作业和收获锐减,有时搬上来的还不够付工资。但搬网过程仍有不少游客围观甚至義务参与,无意中附加形成一种旅游观光的互动项目。
  尽管这样,后江搬山网也是当年渔业作业的一种缩影。也是当今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其他文献
一  出漳州城南约7公里,沿国道324线前行,但见绿树掩映、层林叠翠,兼有亭台步道隐现其间,此乃漳州市近年围绕“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主题着力打造的“五湖四海”民生工程之一——荔枝海公园。循荔枝海公园路口西望,层林尽处,奇峰耸秀,绵延数里,有庙宇楼阁若隐若现,是为漳州佛教胜地之一石狮岩。石狮岩又名七首岩,清乾隆版《龙溪县志》载:“石狮岩山,在城南七里,一名南岩山,一名七首岩山。”另据明嘉靖版《龙溪县
期刊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地位尊贵,她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之正妻,金陵王家的千金大小姐。在整部书中,她被湮没在一干风流的公子佳人里,戏份不多,存在感不强,而且她的所作所为又多受人诟病,是个并不讨喜的角色。  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盘根错节,多是亲上加亲的关系。贾政娶了王夫人为妻,贾府和王府结成了姻亲,王夫人后来又将自己的亲侄女王熙凤带到贾府,不仅讓她当了琏二奶奶,还扶她坐上了贾府大管家的宝座。自从执掌经济
期刊
王占春公园里鲜花盛开。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公园了,只有一个花坛那般大小,但这公园里承载了今人对烈士满满的追念。王占春纪念馆、王占春小学、王占春公园,这是英雄故乡人民纪念英雄作出的全部方式和努力。当校园里响起朗朗读书声的时候,孩子们会想起这方校园净土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纪念馆的红墙上,一行大字写着:“王占春革命烈士故居”。啊,这就是英雄出生和战斗的地方。故乡人把烈士的故居就地建成了烈士的纪念馆,典型
期刊
铁军战士不弯腰,  岂能怕死去求饶。  人生百年终一死,  留得青山上云霄。  铁军战士不发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情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这首铿锵有力的狱中诗是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李子芳写的。李子芳,1910年5月3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永宁岑兜村(今为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少时父母双亡,为谋求生活出路,14岁的李子芳随乡亲飘洋过海。1927年初,当革命风暴席卷祖国大地,直至南洋
期刊
漳州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建设富美新漳州奋力前进,我们为此感到欢欣和骄傲,但是,在奋勇向前的同时,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忘记过去。  在漳州建州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让漳州人常常提起的有两件事:一是古代,1190年,即南宋绍熙元年,61岁的朱熹知漳。由于朱文公的“过化”,漳州因此有了“海滨邹鲁”之称;二是现代,1932年,红军进漳。  1932年的红军进漳,是中国现代历史上
期刊
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和绘画工具,也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它由动物的毛、竹子或其他材质组合制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而我看到的是被收藏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里的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它承载着一段不朽的红色历史,并铭刻着一段红色记忆。  纪念馆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内,也称“芝山红楼”。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洋楼,它原本是美国基督教会寻源中学校长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红军进漳时,毛主席在此居住。他彻夜挑灯
期刊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革命硝烟早已消散,但有些事情是永远也忘却不了的。1932年4月24日, 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红军东路军在漳州城区东坂后礼拜堂召开漳州工农兵代表大会,100多名代表怀着激动而又庄重的心情出席会议。这些代表中,有中央红军的一些代表,一些观察员,还有地方的,包括各种商会的列席代表。邓子恢和罗荣桓为大家作了振奋人心的讲话。会上,成立了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推选王占春任主席。  会后的4月2
期刊
一  早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第五次全会期间(2016年初),省委召开的省政协港澳委员座谈会,来自福建省港区政协委员朱向在发言中提到,2015年7月,第九届重走“朱子之路”活动,以7天的“书院文化之旅”为主题,吸引了大陆、台湾、香港等地高校学生150多人参加。来自台湾的学生和学者在谈感受时表达了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松洲书院)是在福建”“没想到历史上福建有的县市多达20个以上
期刊
说起乌山,不得不提及卢叨,卢叨与乌山,就像李白与敬亭山,二者难分难舍,相看两不厌。  前往乌山的时候是在一个初冬的清晨,薄雾笼罩,寒气裹挟些许山风,直往脖子里钻。在“闽南乌山老游击队员之家”的展馆里,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乌山革命战斗史。在众多纷繁的图片中,我被其中一张黑白照片定住了,那是一个人的头像,坚毅宽广的额头,灿烂明朗的笑容。墙上的照片已有几分斑驳模糊,却难以掩盖笑中透露出的自信与深情。那种气
期刊
山村时空交错,悠远静谧;花山溪水淙淙,灵秀婉约;青砖红瓦静立,用沉默宣示着曾经的骄傲……当我行走在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蔡家堡那鹅卵石巷道,恍惚间仿佛走进了黄永玉笔下的水墨画,诗意、韵味还有一种坚持。时有孩童从身边穿过,一串笑声消失在巷道尽头。在巷道转弯处,一位老人独坐墙角,阳光笼罩着她小巧的身子,呈现一种祥和的色彩,生命的光辉。而让我停驻的是隐藏在蔡家堡“联排别墅”里的村史馆——社会主义发展史展览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