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能改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i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邦释娄敬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准备联手进攻汉朝。刘邦震怒,派人出使匈奴,以查看虚实。匈奴人为了诱敌深入,故意把壮士肥马都隐藏了起来,外面看到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汉朝的十个使者先后归来,异口同声地表示可以进攻匈奴。刘邦还是不放心,又派娄敬再次出使,娄敬回来后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两国交兵,正应当展示自己的长处以威慑对方,这次我去匈奴,却只看到老弱残兵,这一定是示之以短,然后出奇制胜,我认为匈奴不可击,否则凶多吉少。”
  此时汉朝三十万大军已在行进途中,刘邦听到娄敬的话非常恼怒,下令给娄敬戴上刑具,关押进广武监狱。不幸的是,战事被娄敬会中。刘邦被匈奴人布下的奇兵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一点就回不来了。刘邦逃回广武,问手下的人说:“娄敬听到我失败的消息,是不是很开心啊!”手下人回答说:“娄敬被关进监狱时,曾气愤地说,‘陛下不听臣之言,恐怕有去无回!’恐怕他并无悔改之意,如此目无君上,应当严惩,以儆效尤。”刘邦哈哈大笑:“他本就说的没错,为什么要惩罚他呢,做错的是我啊!”于是,他亲自前往监狱,下令释放娄敬,并道歉说:“我不听先生的话,以致被困平城,惭愧啊!”不久,刘邦又赐娄敬刘姓,封关内侯。
  解读
  刘邦因为不听娄敬的意见贸然出兵导致失败,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认错,体现了一个君主的风度。刘邦在错误面前勇于回头,勇于担当,因此赢得了人心,这或许也就是他成为一代君王的奥秘所在。
  纪德向普鲁斯特道歉
  法国作家纪德在《新法兰西评论》编辑部收到普鲁斯特的几本书的手稿,翻看了几页开头,又浏览了一下中间部分,然后匆匆扫了一眼结尾,便合上手稿,毫不犹豫地当作退稿处理。
  普鲁斯特最终自掏腰包出版了《去斯万家那边》。不久,纪德读到了小说印刷版,他认真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不禁被小说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
  纪德给普鲁斯特写了一封真诚的道歉信。在信中,他说当初退稿是《新法兰西评论》所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也是他生命中最为悔恨的一件事。在解释退稿原因时,纪德坦白地说,他曾经认为普鲁斯特是一个把社交当成工作的做作的家伙,因此只是大概看了一下手稿。为此,纪德在最后写道:“我为我的草率行为而自责,恳请获得您的原谅!”
  解读
  英国诗人马罗曾说:“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释作你今天更加聪敏。”大作家肯向小作者道歉,纪德是聪敏的,也是可贵的。
  李比希的“错误之柜”
  在“李比希实验室”大厅中央矗立着一个高大的柜子,柜子里摆放着一个盛着棕红色液体的瓶子,而在柜门上贴着有机化学创立者李比希亲笔题写的标签:“错误之柜”。这是为什么呢?李比希说:“1826年8月14日,法国化学家波拉德宣布他发现了元素性质介于氯和碘之间的新元素溴,这一发现震惊了化学界。我顿时想起四年前放到柜子里的那瓶‘氯化碘’,赶紧找出了那瓶棕色液体,认真地进行了化学分析,分析结果使我既激动又痛心。原来,那瓶棕色液体的成分正是波拉德发现的新元素溴。我恨自己粗心大意,恨自己进行了大半辈子的化学研究,却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警诫自己,我特意把那瓶棕色液体放在原来的柜子里,并把柜子搬到大厅中央,在上面贴上一张工整的字条:‘错误之柜’。而且,还把瓶子上的标签揭了下来,用镜框装上,挂在床头,我不但给自己看,还展示给学生和朋友们看。”
  解读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李比希用“错误之柜”告诫自己,教育学生,警示后人,最终成为化学史上的一代大师。
  张中行的自责
  1947年,张中行协助巨赞和尚编辑佛学月刊《世间解》,向俞平伯先生约稿,俞平伯欣然同意,写了篇《今世为何需要佛法》的长文交给了张中行,并在杂志上发表了。过了一段时间,俞平伯写信来询问稿费事宜,张中行十分惊讶,认为一个惯于吟诗“看翠袖,对红裙,旧情疑假又疑真”的名士,怎么会如此在意稿费这样的小事呢?因此就对俞平伯产生了看法,认为俞平伯也俗气得很。直到俞平伯去世之后,张中行在《新文学史料》中读到了一段史料,始知当时俞平伯家生活极端困难,甚至靠夫人典当度日。他因此“感到不安,或竟惭愧”,特作文以记这件小事,以自责之心告慰故人。
  解读
  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主观、片面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判断,而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那样才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了事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明知故犯或将错就错,找更多的理由辩解,自欺欺人。人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毫无过失,毕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一位真正有品德的人,能够勇敢地承认错误,并且努力加以改正。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北宋〕李觏《易论第九》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明〕王守仁《改过》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明〕陆九渊《与傅全美》
  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明〕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英国〕莎士比亚
  在革命事业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苏联〕列宁
  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周恩来
  观点:以辩证方法对待错误
  论者:邵景均
  所謂错误,直观地说,是给事业带来损失和负面影响的事,属于“坏”的范畴。由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错误也是如此。从古至今,变错误为成功、化腐朽为神奇的事例可谓千千万万。人们常说的“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等俗语,就蕴含着这样的意思。对善于辩证思维的人来说,错误是进步的阶梯。中国共产党就有从错误中学习的丰富经验。对于错误,不必刻意回避或推诿粉饰,而应正视它、分析它,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从错误走向正确、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路径。
  观点:以革故鼎新开辟未来
  论者:张凡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审视的自觉,不注重反思、不勇于纠错,就容易骄傲自满、裹足不前。周恩来同志曾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其中就有多条与检视问题、改正错误有关。“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这些充满自我警醒意味的“要则”,照见共产党人永不懈怠、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也为做合格党员树立了榜样。不粉饰缺点、不回避问题,知错即改、立行立改,才能在推陈出新中不断超越过去、超越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文化茶座  没有否定,便没有发展。具有强大生命与旺盛活力的事物,都需要有所扬弃。传统文化的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是其发展的必然,对旧传统,需要发扬、保留和继承,也就是“扬”;还需要对其有批判、抛弃和克服,也就是“弃”。当然,这里的弃,并非盲目地一概排斥,而是有比较、有选择、有目的的否定。因此,对传统文化应有一个扬弃的过程:抛弃糟粕,提炼有益于今天社会发展的精粹,并加以传承发扬。  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期刊
片段精选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赏析  这一节描写现实,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一系列密集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刚从噩梦中苏醒过来,实事求是、思想解放后的
期刊
技法指津  一、理解小说主题  1.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现。一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鲁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故乡》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人
期刊
1.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傳》《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
期刊
范本呈现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别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是有些绝活儿的。  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贯出,其原理与
期刊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以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可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一天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晨雾。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砺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阶接上路面。可以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
期刊
文题亮相  题目: 带来的变化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指导  题目“ 带来的变化”要求考生补充的部分,其实就是要求考生确定一个事物或者人给另一个事物或者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里写作的重点在于变化。从宏观的角度讲,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从微观的角度讲,我们自己每天都在
期刊
片段1: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赏析  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
期刊
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命题更加多元,更加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内涵,更加走向深处,也更有利于引领考生写出自己感受到的最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对于2021年参加中考的考生来说,了解中考考什么是做好中考作文备考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给新阶段的学习指明方向。  命题形式  近年来,中考各地作文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选题作文、一大一小作文六种形式并存。全命题作文继
期刊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植物文化的内蕴,通过植物某些特征、姿态、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而产生比拟、联想,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某一意境。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寄托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草木文化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草木文化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精品展示一  夏津,有片古桑林  梁衡  河,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