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we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课堂改革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达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自己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做了不断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组织教学的。
  1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自于好奇心或心理上的某种满足。如果有了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他们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的内心的需求,而不是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1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任意四边形,取其中点,探究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再制作平行四边形取其中点,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四边中点围成的又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如若是矩形、菱形、正方形呢?他们的四边中点又围成了什么样的四边形?通过这样进一步的引导,学生逐步得出四边形四边中点围成的四边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四边形?取决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性质:①对角线相等时,围成菱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时,围成矩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时,围成正方形。在整个这个制作过程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由一般的四边形到特殊的四边形。最后总结出结论。这样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1.2 设立实际情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去学习,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再讲概率问题中,设计这样的问题:“抓阄是先抓好还是后抓好?”抓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公平地分配任务或奖品等常用的方法。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先抓,我先抓,等你们把好的抓走了我就抓不到了,先抓到好的概率大。”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算一算吧。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拓宽思路,通过启发诱导,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此时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对探求知识兴趣高昂,他们会很快地完成此问题,同时也加深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1.3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学生在依靠自己解决问题中,获得创新能力。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让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使创新变为可能。
  2 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
  2.1 教师的“导”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如利用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写出以x=2y=3为解的方程(组),题中未明确是何种类型的方程(组),解题方法无模式可循,诱导学生展开想象,多方位探寻,得出以下结果:①|x-2|+■=0;②(x-2)2+(y-3)2=0;③x-2=0y=5-x;④2x+y=73x-2y=0(可写出无数个方程或方程组)。思路拓展:把x=2y=3看作坐标系中的一点(2、3),过此点的任意两条直线的解析式构成的方程(组)都可以。
  此问题求解的范围,想象的空间是广阔的,思维是开放的。通过此类问题的训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开放性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和做法,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2.2 在课堂中创造条件,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亲历数学的建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如:观察下列等式,然后用你发现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 ■=■-■ ■=■-■……
  (1)计算:■+■+■+■+■=
  (2)探究:■+■+■+…+■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3)若■+■+■+…+■=■,求n的值。
  选题(1)、(2)让学生观察很快得出结果。但对于(3)学生仍按照:■+■+■+…+■=1-■来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到上面(1)、(2)的计算分母是连续的整数相乘,而(3)分母是连续的奇数相乘,如果按上述运算就有问题,分解开来1-■=■,多了■倍,每一项都是多■,通过引导得出■(1-■)=■。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结论是如何应用的,把发现的机会和乐趣留给了学生。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注意策略,模仿只能跟着走,创新才能出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数学故事、典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探究,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他文献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其它一切活动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学校体育课是关系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的必须课程,与其它学科一起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由于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限制,这就为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除了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条件外,还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解说,动作示范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期刊
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是外语测试向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向迈进的重大举措,这体现了听力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而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多重视了知识的训练和掌握,致使学生对听力的认识是茫然的。因此,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一定要加强英语的听力训练。现在笔者就当中学生在听力方面遇到的困惑和解决的方法,谈几点建议。  1 影响听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1.1 在听力测试时,存在心理障碍。心
期刊
作文水平能反映一个人语文学习的功底,孩子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已倍受家长和学校的关注,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把学生想说的话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一直以来都是令老师和学生家长头疼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结合平时的教学谈几点我自己的想法。  1 读写结合  有人说,写好作文的唯一秘诀就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这话很有道理。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才有可能写出生动
期刊
现在的中学生这一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比较,他们在性格上更多表现的个人情绪比较强,自制力、坚持性比较低。为了使得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教育目标顺利得以实现。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所以,现代的学校教育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这有助于加深对孩子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帮助孩子
期刊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技能训练以及课外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实施者、引领者,肩负着几十名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大至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小至管理粉笔、地面上的瓜子壳、窗户上的灰尘。本人亲身经历了班主任工作的繁杂、琐碎与艰辛、乐趣,也看到了体育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现状与优势,现做一探索。  1 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现状   班级是学校教育组成的主体部分
期刊
2010年全国第三届“华文杯”优秀教育论文评选  获 奖 名 单    特别优秀奖  黄彩珍 湖南石门 观《论语》明师德育新人  秦正林 江苏仪征 浅析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查体彬 四川资阳 构建活动德育模式 托起明天的太阳  刘 花 湖北鄂州 Period 1 Reading 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  王维俊 山东齐河 议当今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摘 要】 阅读教学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主要通过改变课堂结构、落实教学艺术、分时段互动等几个方面的师生互动实践达到目的,尤其是分时段互动中的课前决策互动、课堂角色互动和课外探究互动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阅读教学课堂改革的一种新方式。   【关键词】 创新 阅读教学 课堂创新    1 创新的背景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创新,这个问题困扰教育界许多年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前人的宝贵经验
期刊
【摘 要】 高等数学作为各级各类综合院校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于其内容抽象,思维方式较以往思维方式的跨度较大等特征,其成为很多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学子学习的瓶颈。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性日趋变大,高等数学基础课分层教学成必然趋势。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关键词】 高等数学 分层教学 数学模式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中起着十分
期刊
【摘 要】 独立学院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伴随着独立学院在短期内数量的不断增长和在校生的规模不断扩大,有关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质量问题,已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师资 价值分析    独立学院的师资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的师资是指独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队伍;广义的师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教学人员(含实
期刊
【摘 要】 幼儿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理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尽最大可能满足不同差异层次幼儿的需要和发展,促进全体幼儿同步发展,确保每一位幼儿受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