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下沉”社区服务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zhao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佛山的“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年”,由佛山市民政局主办的“佛山市社会组织为民服务日”也将下沉社区,针对社区居民具体需求而对接社会组织服务,形成9大主题服务+1个主题讲座的形式,一改原有集约形式。
  根据早前问卷调查设计9大主题服务:外来工服务、社区防扒防骗、消费者维权、青少年服务(亲子游子)、医疗急救与季节保健护理、厨余等生活垃圾再利用的方法与技巧、心理咨询服务、义修义剪等,另外也参考调研结果,结合暑期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还设计关注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题讲座。
  一改原集约形式,服务下沉社区需求调研先行
  “佛山市社会组织为民服务日”,一个践行了10年的公益品牌(2005年开始),多年来一直是社会组织展示自己,服务公众,提高自身服务知晓度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主办方市民政局一直谋求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与突破,今年正值佛山“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年”,决定一改多年粗放集约的形式,下沉社区服务,并首先开展针对社区进行调研。
   9大主题服务+1个主题讲座,转变原有粗放召集形式
  “总结10年来社会组织为民服务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下基层社区,拉近社会组织与服务对象的距离,有的放矢地送服务上门,‘为民服务日’下沉社区的同时,一改原有粗放的召集形式,结合社区调研需求数据,以服务主题为目标导向,提纲挈领,让‘进社区’的主题理念更突出,让社会组织对群众的服务更有针对性。”佛山市民政局局长张敏良如此诠释“为民服务日”的转型。此外,张敏良还进一步设计,现场还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摊位服务”模式,还会引入主题讲座形式。“目的是希望将调查中社区居民最关心的社会服务热点问题,以集中宣讲的形式,解决多数人的诉求,同时,丰富为民服务日的服务形式,更多元化。”
  “为此,今年‘社会组织为民服务日’进社区活动采取‘主题服务+主题讲座’的形式, 从而提高为民服务日活动的整体感、主题感、中心感。”
  根据张槎大富村的“外来工服务需求调研数据”,首场“社会组织为民服务日进社区”将设计9大主题服务,包括外来工服务、社区防扒防骗、消费者维权、青少年服务(亲子游子)、医疗急救与季节保健护理(含口腔义诊服务)、厨余等生活垃圾再利用的方法与技巧、心理咨询服务、义修义剪等,另外也参考调研结果,结合暑期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还设计关注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题讲座。
  反响:服务转型有人欢喜有人愁(经济服务类较难切入、公益慈善类成主打)
  张槎大富村村委会谭允源副书记坦言,虽然村委经常在村里头搞活动,但毕竟不是专业的,专业的服务机构大都是街道或更上级派下来的,能得到部门直接组织优质服务资源进村居,他坦言意外并幸福着,希望日后能常规化。
  而作为第二场服务的社区同华社区居委主任蔡奕芬也坦言,“自己也会经常在社区组织便民服务,但绝大多数都是志愿团体,缺乏专业机构资源,为民服务日进社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优质资源平台。”
  对于“为民服务日”转型,有的社会组织欢喜,有的社会组织发愁,欢喜的是主题导向的做法,其实对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也是一件好事,“有主题就更清晰自己可以为大家提供些什么服务,”佛山市电气行业协会郭剑锋表示。佛山市关爱老年痴呆症协会的黎智媚也认为“设计服务也更有针对性。”还有机构负责人在Q群里倡议大家,先把自己擅长能做的便民服务项目报上,供社区了解并挑选。但也有一些组织面对转型,有点苦恼,市质量检验协会就坦言,“对群众服务型的社会组织自然很好参与,但我们这类仅仅面对企业服务的可能就有心无力了。”记者采访发现,社区普遍需求公益慈善类服务居多,社工机构、家庭服务类、心理咨询类、医疗服务类成了抢手货,而主打经济服务类的行业协会们却发了愁,每年参加为民服务日的佛山市信息协会对此也有点发愁,“我们在尽量挖掘自己服务与社区需求的契合点,希望能配合社区需求”,为此在原有的“通讯宽带为民服务”内容上,开拓出“市民之窗”应用推广(网上办事服务)服务项目。
  面对这样的不适,承办方佛山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跟以往集约型服务模式不一样,因需寻求社区的合作,故此必须因应社区需求导向而对接社会组织的服务,故此出现上述情况。”
  但负责人也表示会尽量照顾各类型社会组织的服务特质,“为此,佛山除了会将服务带到社区、村居以外,还会延伸到学校和工业园区(厂区),从而兼顾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以及社区自身需求两方面。”
  据统计,目前已经有40个组织报名参加,并提交服务内容。据悉,创新形式的“为民服务日”今年内有5场活动下社区,计划在5月、6月、9月、10月、11月、12月等月份下沉社区服务,使更多公益和服务惠及社区。
其他文献
笔者聆听电台节目时,得知一件令人不齿的事。一位问责高官在立法会的会议上表示「劏房」有它的存在价值,故此无迫切性把它们全部取缔。正如一位议员所言,这句说话真的是伤透了全香港七百万市民的心。每一天辛劳工作后,回家面对只有一百呎的微型单位,放下一张床及衣柜后,转身亦感困难,试问生活如何能满足?香港地价之高,一向是最为困扰本地市民的问题,作为人民公仆的高官们,每天进出数千呎的豪它,他们在制定政策时,有否用
期刊
盛夏已经过去,金秋正在来临。  8月,“冰桶挑战”风靡全球,挑热中国。  8月17日,“冰桶挑战”进入中国,并迅速成为社会热点。这项活动旨在关注渐冻人这一罕见病群体,截至8月30日24时,“冰桶挑战”专项基金共收到捐款8146258.19元,其中捐赠意向为支持渐冻人群体的善款有550余万元。  “冰桶挑战”活动的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将一桶冰水浇在自己头上就可点名3个人接受挑战。被邀请者需在24小时内
期刊
时值第三届中国慈展会,中国节能集团以强大阵容参展,成为杰出公益企业代表之一。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央企、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领头羊”和中国最大的“清洁工”,中国节能时刻不忘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交出了不俗的答卷。2013年,中国节能生产“绿色电力”68.65亿千瓦时,处理固废490.92万吨,制水及污水处理119081万吨,COD削减量10.8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期刊
2014年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为强化展会资源对接的平台功能和核心价值在慈展会专设“资源对接区”,并加强“网上慈展会”功能建设,深度挖掘展会合作洽谈和资源对接功能,真正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永不落幕的慈展会”。  从2012年首届慈展会的544家,到第二届的629家,再到今年参加慈展会参展申报的1373家,慈展会无疑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加入,参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期刊
中国城市化正经历着快速、大规模地发展,我们不能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视而不见。不断出现的“令人头痛的城市病”,如建筑质量问题、资源匮乏、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都显而易见。中国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又如何借鉴欧洲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经验?  多个世纪以来,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那时的城市在城墙的环绕下是可控的。而如今城市的标志是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毫无章法地向外扩张。
期刊
为实现中国第一个绿色展会的目标,第三届中国慈展会组委会拉动社会力量,极力将第三届中国慈展会打造成全国第一个有WiFi服务的展会,更成为第一个提出绿色概念并努力现实此目标的展会。  在迈向绿色目标的道路上,本届慈展会克服重重困难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由植树进行碳中和、寻求移动深圳公司福田分公司赞助慈展会展示期间三天全场WiFi免费支持和二维码墙及手帕等。  据本刊记者了解,本届慈展会通过“绿色展会行
期刊
随着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日渐普及,儿童学习和训练的模式亦悄悄起革命。电子教学为自闭症、专注力不足过动症、读写障碍等有特殊需要儿童带来不少学习好处,其声效、音乐、图片或动画功能,立体地传递教学内容,也为专注力较弱的儿童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对于沟通能力较弱的儿童,平板电脑的辅助沟通工具能让他们直接在屏幕上点选相应的图片和语句,藉以表达情感和需要,有助改善情绪行为问题,提升沟通能力,促进亲子关系,融入社羣。
期刊
公益性农村经济合作社扶持留守老人养老发展项目,目前已经建成一个养殖园区,长期稳定饲养300多只基础母羊,该模式一旦成功在当地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  此项目主要通过农户合作养殖小尾寒羊实现社区自主发展,并以合作社的盈利扶持留守老人养老,组建农村妇女帮扶留守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团队,解决留守孤寡老人养老和农村闲置妇女就业问题,实现合作市场经济与农村公益慈善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关于项目起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期刊
晞然今年四岁,她患有芳香族L-胺基酸类脱羧基酵素缺乏症(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是一种异常的新陈代谢疾病,致病原因是缺乏负责左旋多巴与5-HTP代谢的L-胺基酸类脱羧基酵素,导致身体缺乏多巴胺,造成严重的发展迟缓、眼动危象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晞然妈妈于怀孕时检查正常,直至晞然五个月大时,她的四肢开始变得十分柔软,手脚不
期刊
长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近5000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由于青藏线交通的繁忙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工业产品进入,并迅速被当地人和牧民接受,所产生的垃圾也迅速在草原上泛滥,由于政府垃圾回收机制的缺失,这些垃圾直接威胁着长江水源地和草场生态安全。  水电开发在中国已经如火如荼,长江源的通天河、沱沱河峡谷也被水电规划,同时,矿产开发在长江源也蠢蠢欲动,非法开挖情况十分严重。保护这一区域的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