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估计2013年中国甲状腺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

方法

利用2016年全国255个肿瘤登记处提供的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分别计算中国甲状腺癌地区别(城市和农村)、性别、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龄标化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国际Segi标准人口结构。结合2013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结果

2013年全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估计为14.39万例,死亡病例0.65万例。全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0.58/10万(其中男性为5.12/10万,女性为16.32/10万),中标发病率为8.82/10万,世标发病率为7.67/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2。全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分别为15.03/10万和5.41/10万,城市地区的中标发病率为农村地区的2.57倍。全国甲状腺癌死亡率为0.48/10万(其中男性0.33/10万,女性0.63/10万),中标死亡率为0.33/10万,世标死亡率为0.32/10万。全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甲状腺癌死亡率分别为0.57/10万和0.38/10万,城市地区的中标死亡率为农村地区的1.41倍。中国甲状腺癌0~74岁累积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74%和0.03%。255个登记处提供的肿瘤发病数据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89.9 %。

结论

中国城市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负担高于农村地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应进一步探索甲状腺癌高发原因,为制订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精神疾病是造成个人、家庭与社会负担最重的一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计算,在世界疾病负担排行榜前5位的疾病中,有4类疾病都是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这些疾病的
期刊
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功能执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脑组织内miRNA的异常表达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miRNA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期刊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联合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早期诊断化疗药引起的隐匿性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75例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在化疗前、第3个疗程结束后的第2天(化疗中期)和最后1个疗程结束后的第2天(化疗后)进行常规超声和二维STE检查,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S)、环周应变(CS)和径向应变(RS)。在STE检查的同期,测
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是临床常见的导致矮小的疾病.GHD大多散发,约5%~30%呈家族遗传,其中X染色体连锁遗传者(X-linke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XLGHD)较为罕见.我们将系统回顾XLGHD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以及最新的发现。
肺癌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肺癌发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不但是肺癌的常见合并症,而且可能是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肺癌和COPD在表观遗传学水平的改变主要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探讨肺癌与COPD在表观遗传学水平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可为肺癌及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3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
期刊
消化内镜隧道技术(DETT)是指内镜下通过黏膜下组织分离技术,在消化道黏膜肌层与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条“人工隧道”,并通过此隧道对位于消化道黏膜层、固有肌层,甚至消化道腔
期刊
目的 总结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中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6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年龄40~68岁,肺动脉平均压52.5~105.5 mmHg,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三尖瓣关闭不全2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狭窄1例,均行房缺修补术及合并症的矫治.结果26例患者痊愈出院,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结论年龄不是房缺手术的禁忌证,积极的围术期处理、合并症的同期手术处理是手术预后的关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快速上升,消化科医师及消化内镜医师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成为日常工作经常面临的问题.由于部分内镜医师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