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错,但不要错过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每次看央视的《开心辞典》节目,我都很欣赏那些已经取得了很高积分而选择继续答题的选手,钦佩他们的勇气。而有一个选手却让我体会到了更多的道理,那不再是单纯的敬佩,而是有了更深的体会。
  当时那个选手只剩下最后一关的三道题。当主持人问他是否继续答题时,他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继续答题。其实许多选手到了这一步一般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谁都知道,题一道比一道难,答错了就前功尽弃,前面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结果,这个选手答错了,不过他却是一脸轻松的表情。主持人问他对自己刚才的选择是否后悔,他说:“当然不后悔。因为继续答题是一个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才会真正地后悔。题可以答错,但绝不能错过机会!”
  这句话让我长久地感动和思索着。是的,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可以错,但不可以错过。没有成功你不会后悔,而错过成功的机会你必然会后悔。由此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他分回家乡县城的电力局,在机关单位工作清闲且待遇好,这是许多人羡慕的。可两年后,他竟毅然辞去职务,去大连开了一个美术装潢公司。他下这个决心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在美术装潢方面有能力和经验;二是他了解到这几年那里对装潢的需求很大。之前他也曾做过思想斗争,毕竟电力局是衣食无忧的单位,而出去一切便都是未知数。
  几年下来,他成功了。这期间他也曾经有过无数次的挫折失败,可坚持下来了。他曾对我说过,当初他要是错过这个机会,他会后悔一生!
  有舍才有得,虽然有时舍了并不一定会得,可是不舍便永远不会有所得。有太多的人守着眼前利益不忍放手,就像沙漠中的鸟儿守着一棵孤树,却没有勇气飞出去寻找广阔的森林。所以,要想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首先要不怕错,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机会!
其他文献
虽然《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现实中,许多明明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却最终被法院驳回了要求获得双倍工资的诉讼请求。这是为什么?  同意倒签 等于放弃二倍工资  【案例】罗虹是2013年1月2日入职到一家公司的,虽然彼此就岗位、职责、工资、期限等内容达成了一致并已经按部就班地操作,但一直到
期刊
同治三年,清朝与太平军的战争,基本已尘埃落定。除了曾国荃围困的金陵尚未攻破,其他地方的太平军都被消灭。  为了早日攻下金陵,朝廷发文,让那些拥兵的巡抚发兵助剿。左宗棠接到圣旨后,立即将水兵营调过去,还把炮队也派到金陵,但李鸿章却找各种借口百般推诿,不但不派兵增援,还索性请假回老家成亲。  这让众人很是不解,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因为恩师举荐,他才做了江苏巡抚,而曾国荃既是曾国藩的弟弟,也是曾国藩的
期刊
有个年轻人的性格十分自满,但他希望自己能活得更有智慧、更快乐,于是四处向人请教。  他拜访过有名的智者,却觉得他说的话不够实际;他也曾拜见在深山中修行的高僧,却觉得他说的话不近人情……  拜见过的人愈多,他却觉得自己的心灵愈来愈空虚。无论什么人给予的意见,都无法让他满意。  终于有一天,他打听到佛陀正在某个小村落。于是他匆匆赶去,四处打听佛陀的模样,却没有人知道。年轻人心想:既是佛陀,一定相貌不凡
期刊
我有一件外套,里衬羽绒,外层防水,是老婆去外地出差,买回送我的礼物。在严  寒的冬季,就可以像披了床棉被似的穿在身上,温暖又轻便。但这件外套有一个很大的  缺点,就是穿上或脱下时,常常一个不小心或是用力不当,衣服就卷进了两条密合的拉链里。  我知道这是件廉价的衣服,至少是件工艺有瑕疵的东西。可是我还是爱穿,尽管还是经常如手枪卡弹般的让人窘困又气愤。只是经历次数多了后,我才知道愈是慌急,就愈会忙乱,
期刊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许多美国人因承受不了压力和打击,纷纷选择了自杀。年轻的克里斯也处于无奈的境地,他也想选择自杀来解脱。一天,他来到铁路旁,正准备卧轨自杀时,一位慈祥的老人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小伙子,你这么年轻,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离开?是因为没钱花,还是因为没有找到工作?”老人问。  “如果不是万般无奈,谁会选择自杀呢?”克里斯痛苦而悲伤地说,“我大学毕业已经多年了,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我顺着铁
期刊
有一个中年男子独自去看心理医生。他在一家公司任职,原本有很大的希望,被晋升为业务部主管的。然而,一个与他暗中竞争的同时,竟然将他以前工作中所出现的失误全部罗列出来,递交了董事长。于是,他升职的希望,便在对方的嫉妒和攻击下暂时停摆。然后,他又告诉心理医生,最令他不能容忍的是他的妻子对他十分不理解。现在,他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听到这儿,那位医生笑着问他;“那么在你身边一定有另外一个女人理解你,是吗?”
期刊
夜雨中,一位老人骑着自行车载着一个女孩子,而孩子奋力地伸长胳膊,把手中的伞撑在了老人的头顶。当这幅图片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拍摄者给它加了一段文字:孩子,你撑起的伞也许挡不了风雨,却足以融化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一张日常生活的照片,却在短时间内被疯狂转发,温暖了冷雨中的南京人。  只是把伞撑在爷爷的头顶,这也值得感动吗?有也这样,没有也这样——许多人习惯了以冷漠和麻木面对生活,似乎什么都不能再激起心
期刊
为还原欠薪真相,股东能否查阅公司账簿  吴律师:  因一家公司拖欠我们11万余元工资,我们曾多次索要。公司最初尚能认账,只是以一时无力支付为由,要求暂缓。可近日公司却表示所拖欠的工资数额与我们所说出入很大,甚至认为根本就没有拖欠过我们的工资。为还原欠薪真相,加之作为公司股东之一的李某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我要求李某帮助查阅公司账簿,李某也满口答应。可公司却借口李某吃里扒外且将泄露公司秘密、损害公司
期刊
母亲让我带女儿和外甥女去市里玩,两个孩子一听说要去玩,乐得直蹦高。母亲嘱咐我说:“带上两把雨伞,天气预报说有雨。”我说:“出门带东西多了累赘,天气这么好,不会有雨吧?不带伞了!”母亲执意要我带上,我只好听从。  一路上,我肩上背着两个包,手里提着两把伞,还得照顾身后的两个小家伙。半天下来,我累得气喘吁吁,手里的伞也成了累赘。  我们要回家的时候,果然下起了雨。我心想着带了一天的伞,终于派上用场了。
期刊
一男子刚开始做生意,就租了一个豪华的办公室。某天,看到有一人在外面准备进来,于是男子就装作生意很忙的样子,拿起电话胡吹乱侃,还不停地甩出几个大数字,好像在谈一笔大买卖。到了最后,他终于挂了电话,问来访的人:“有事儿嘛?”那个人红着脸回答道:“打扰了,我是来修电话的。”  没想到那位同学比我还黑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老师要我们交7元钱买资料,我回家向妈妈要了10元,心想可以从中赚3元。我妈不信,跑去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