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当下人类淡忘的真实家园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ma7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提出“人与生物圈计划”起,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生态情势仍然每况愈下。然而,不擇手段地从大自然中掠夺财富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满足了么?没有!恰恰相反,为效率而效率的生产模式令每个人都疲惫不堪,空虚感弥漫,在浮华的消费“生活”幻象下,我们不过是活着而已,虽然看上去不如远古先民那般艰辛,但实际上恐怕是更加悲哀。而更加哀伤的事情却是我们正在习惯于哀伤的过程中变得麻木。
  


  范毅大概是不甘于如此的,为着留住感觉,留住记忆,留住作为人的生活,他反复行走在那些尚未被彻底毁坏的山林间,呼吸草木的气息,聆听鸟兽的声音,感受天地的辽阔……并且,用相机将身边的景致定格下来与我们分享。
  范毅镜头下的图像是令人惊诧的,这不仅因为它们呈现出一个为现代社会疏离了的真实世界,而且还因为它们重申了那个为当下人类淡忘了的精神家园。正是在视觉与记忆的连接中,人成为了这些自然景物中不在场的在场者,而追问随之展开:与特写镜头下动物的目光对视,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是敌还是友?看慢门镜头中的轻云蔽月、流峰回雪,作为号称智慧的生物,我们如何在时间与存的张力间自处?或许这样的问题有点过于形而上了,但于生活而言却是必不可少的,即只有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我们才真正是在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平衡远不只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是我们的终极精神归宿。一如我们已经在范毅拍摄的照片中体验到的那样,大自然的绚丽色彩、神奇结构、莫测变幻激励着我们的感觉,其间的丰富性让我们保持感官的敏锐,亦即保持了思想的鲜活。如果没有了可感知的世界,那么即便有层出不穷的技术突破来让我们不断地逃避各种生存危机,又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呢?
  


  或许世界末日一时还不会到来,关于人类的未来也尚存诸多侥幸的妄想,但生活的乏味其实早已经开始,长此以往,恐怕将如不少满带忧虑意识的科幻文艺作品所设想的那样,未来的人类居住在金属构造的巨大飞船中,靠仿生技术炮制的“阳光”“空气”“水”以及统一标准的“营养品”维系生命,在黑暗无边的空间里无聊地流浪,岂非行尸走肉?或许那样的景象对身处其中的“人”来说也终究能够习惯,只不过在当下的我们看来是悲哀的,但当下的我们不正是未来结果的选择者么?
  


  赫尔德林(Friedrich H?lderlin)在《提坦诸神》中写道:“因为不适时的生长,沉思的上帝,就恨它。”就目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这句诗的寓意所指可能不仅是物种的毁灭和肉体的死亡,而且更是精神的放逐。于此而言,环境恶化已经不只是生存危机,而是真切蔓延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灵疾病;反过来说,环境保护也就不只是生存底线,而是重返人类精神家园的生态之路。因此,莫要让范毅镜头下的美好成为相册中的缅怀!它们不仅是我们的生存之本,也是我们的品味之源、思想所在、灵魂归宿,因为它们的存在,生活才有了栖居之所。
  

其他文献
图/尚昌平、郝沛、阿丑、陈龙  對于古代中国而言,大自然将新疆摆放得恰到好处。  一谈起新疆的地理,人们总会说“三山夹两盆”。新疆的三条大山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并排而立,夹住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其实新疆很大,面积有160万平方公里,新疆的山脉也很巨大,就拿天山来说,它并不是一道线性的山脉,而是由20多条长短不等的小山脉共同组成的大山系,在小山脉之间,夹杂着许多大致东西排布的菱形的盆地和谷
期刊
贵州“生态贵州 醉美湿地”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每当出神入化的美景映入眼帘时,耳边总会回响起靖节先生这段脍炙人口的词句。在城市生活急剧扩张的情势下,能够保有自身较完整生态系统的自然区域无疑已经成了现代人眼中的“桃花源”,贵州的湿地保护区算是其中之一。《草海画卷》2015年贵州“生态贵州 醉
期刊
简评璩静斋长篇小说《木兰花》  入选中国新实力派作家作品文库,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木兰花》,“是一部力摒浮华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一部富含人生况味的当代世情小说,尘凡生活的客观再现,复杂人性的真实书写”(主编评介语),读来让人感怀不已。  《木兰花》,是以小说的形式,为一位平凡的乡村老妇立传。其意旨非同凡响。作家以传神笔墨,潜心塑造这一雕像般的女性形象,并由此再现半个多世纪来中国历史变迁
期刊
《徐霞客游记》里写道:“州东北七十里,有八纳(即八大山),其山高冠一州,四面皆石崖崭绝,惟一经盘旋而上,山颠,众览群山几百里之外,东望晴隆关岭,北望水城乌蒙,西望昆明曲靖,南望刘官宝霞。”  在巍峨的乌蒙山东南端,有一个八大山自然保护区,矗立在保护区内海拔2300米的娘娘山山顶台地是贵州的母亲河——乌江的源头之一,也是贵州喀斯特中山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美丽的三姐妹分别嫁与
期刊
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举行  2016年10月29日晚,“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大典”颁奖盛典在湖南大学举行。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许又声,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以及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著名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著名学者郭齐勇、朱小健、毛佩琦、陈尚君、王子今,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等逾百位文史大家和业界名流,共同见证这一国学盛事。湖南
期刊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石阡县有两张国字号的金字招牌,一个是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另一个是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其实这保护区与湿地公园可谓真正的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佛顶山的大生态就是鸳鸯湖的水源保证。  武陵山脉横卧在铜仁市的中部,其主峰梵净山与次峰佛顶山遥相呼应,保证了区域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厚的物产。黔金丝猴就是唯一生活在这里的“地球独生子”。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10
期刊
在贵州荔波县与广西环江县交界地带,有一片面积超过2万公顷的喀斯特原始森林。  荔波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是15.3℃,一月平均气温为5.2℃,七月平均气温是23.5℃,年降雨量是1700毫升,集中分布在4~10月,海拔高度在430至1078.6米。整个区域内除板寨等极少数地点覆盖的少量砂页岩或炭质页岩外,绝大部分区域都主要是由厚达两三百米的石灰岩或白云岩构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形态有
期刊
环保公益资助计划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2017年1月18日,“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环保公益资助计划资助仪式在京举行,共有12家社会组织分别获得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环保项目经费资助,另入围的8家社会组织获得了2万元的经费支持。  “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环保公益资助计划,是在环境保护部指导下,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出资支持,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主办,清华大
期刊
“2017打工春晚”重回发源地举办  “2017打工春晚”于2017年1月15日下午2点,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新工人剧场”举行,这里曾是打工春晚的发源地。由北京工友之家举办的这场属于劳动者的公益性春晚已是第六届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第四次担任打工春晚的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余位演员来到春晚现场参与演出,为大家奉上15个类型丰富的原创节目,他们多是一线的劳动者。    2012年1月8日,首届
期刊
一般来说,湿地包括:库塘、水田、沼泽、湖泊,河流、还有红树林,珊瑚礁以及海岸浅水水域。湿地以土壤、水、植物和动物等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为基础,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就产生了用货币来衡量的经济价值。  说起“湿地”的经济价值,大家可能没有具体的切身感受,感觉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说起“农夫山泉”“依云”“北极熊”等知名的瓶装水品牌,大家就不陌生了。“农夫山泉”诞生在千岛湖,“依云”的水源地是阿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