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g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入住我院肝胆外科治疗的4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肝细胞癌患者,对照组为肝脏正常的患者,均予以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并对各项灌注参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各项参数结果比较显示,实验组的TT与PS减小,HAF显著增多,HBF与HBV无明显差异。结论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有独立诊断的价值,提高了对肝细胞癌的检出与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9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24-02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定性和定位诊断肝细胞癌主要依据血清AFP及CT增强检查,但是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常常受到AFP或CT表现不典型的影响。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是一种连续动态增强扫描肝脏局部的方法,由此可得到非病灶区与病灶区的血流参数,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血流参数推断病灶的性质,属于医学影像学,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我院肝胆外科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肝细胞癌患者23例,对照组为19例肝脏正常的患者。实验组中男18例(78.3%,女5例(21.7%,年龄41-71岁,平均(55.8±1.2岁;对照组中男17例(89.5%,女2例(10.5%,年龄45-69岁,平均(57.9±6.2岁。所有病例全部经过了手术病理确诊,均无其它严重疾患,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所有患者予以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灌注参数结果。
  2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
  2.1扫描过程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过程:用螺旋扫描的方式在患者深吸气、屏气后扫描患者上腹部,这样可以明确病变部位;把病灶的最大层面作为中心,选择上下4厘米作为肝脏灌注层面;设定cine模式,使用高压注射器于肘前静脉注入39毫升碘普罗胺(国药准字:H10970166武汉顶辉化工有限公司360mgml,约8秒后使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并且就选定的灌注层面进行连续动态扫描。
  2.2CTPI图像后处理对扫描图像进行数据处理。首先进入CT perfusion 4肝脏灌注软件,并进行校准处理(肝内绿点恰好消失,调整时间—密度曲线的范围,将病灶面积最大的层面设为感兴趣区(ROI。各灌注参数值自动显示出来,包括肝血容量(HBV、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分数(HAF、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TT等[1]
  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檢验;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结果无差异,P<0.05,有差异,P<0.01,有统计学差异。
  4结果
  5讨论
  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常常受到AFP或CT表现不典型的影响。现在,CTPI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也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可以利用CTPI对肝脏进行的连续动态扫描得出的结果来推断出病灶的性质[2]
  CTPI的HAF为相对数,其他所有参数都为绝对数的形式,容易受到个体间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HAF受到的干扰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HAF为肿瘤的动脉供血百分比,实验组的HAF显著增多,对照组的5.11倍(0.5310.104,说明了病灶肝动脉供血量比重显著增大。这为鉴别和诊断肝脏的良、恶性病变提供了依据[3]。PS与TT两项灌注参数结果降低,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对门静脉的侵犯、大量新生血管的形成等,因此可以作为肝细胞瘤与其他良性肿瘤鉴别和诊断的参考,这个变化在统计学上也有意义[4]。HBV与HBF的均值略有增大,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差别不大,所以这两项指标在肝细胞瘤的临床鉴别和诊断中意义不大[5]。研究中也发现少数HCC病灶区的HAF小于其他HCC非病灶区的HAF,考虑是由于不同HCC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肝硬化等其他影响因素所致,因而认为精确设置诊断HCC的HAF阈值比较困难,同一HCC患者病灶和非病灶区的HAF比值是诊断HCC的最佳指标,不过要确定具有精确诊断价值的比值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肝细胞癌的重要CT特征,对肝细胞癌有独立诊断的价值,特别是对AFP阴性的患者,由此提高了对肝细胞癌的检出与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继续探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明,郭明杰,许寿春,等.正常人肝脏门静脉系统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时相的优化[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27(6:34-43.
  [2]刘峻峰,周佳慧.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21(9:527-529.
  [3]张建祥,韩元.肝细胞癌CT增强与超声造影强化模式的对比研究[J].华夏医学,2012,3(8:28-31.
  [4]王平,薛甜甜,付明娟,等.53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9(1:231-237.
  [5]高修玲,马丽婷,胡婷婷,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癌供血动脉的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8(2:68-71.
其他文献
沁甜水果人人愛、天天食  常听人说一句古老的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是再普通不过的“全方位健康”的大众水果。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个苹果持续4周,能使致动脉硬化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40%;与服番茄、绿茶萃取物或苹果多酚胶囊相比效果要好得多。苹果所含槲皮素、儿茶酚、绿原酸等酚类抗氧化剂及能清除自由基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可阻遏坏胆固醇(LDL-C)氧化“锈蚀”;所含果胶纤维能阻止
期刊
烛光下的白首之约主人公:刘浩、张雪结婚年数:2年张雪和刘浩都是80后,虽然他们才结婚2年,可是他们相识已经有10年了.他们是在同一所初中、同一所高中上的学,大学的时候又在同
期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对策及管理方法。方法提高预防意识和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通过指定专人监督等措施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完善培训教育体系、购置防护设备、规范检验科区域划分、对医疗废弃物和周边环境如地面、台面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等。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减少了检验科医源性感染,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结论通过本研究提出的预防措施并且施行的严格
期刊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免疫学亚型在预后评价中的意义,以及利妥昔单抗对免疫组织化学标志预后意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初治DLBCL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国际预后指数分为相对高危组及相对低危组,两组分别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CHOP)及免疫化疗组(R-CHO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Hans分型对各组患者进行免疫分型,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免疫学亚型在不同预后分组
【摘 要】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对12例球形肺炎患者的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球形肺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12例患者中,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密度、尤其是边缘以及周围组织改变均具有一定特征性,抗炎治疗后随访复查,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消散改变。结论:CT在球形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中图分类号】R 563 【文献标识码】A  球形肺炎是
期刊
期刊
0 引言rn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胞中的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来源于内源转录本,为单链RNA分子,主要作用于靶基因3′非翻译区(u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