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大脑

来源 :新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T技术和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大脑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只要使用得当,互联网和计算机这两个得力的工具就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来自澳大利亚的大脑研究者Allan Synder发明了“思维帽”装置,并且声称戴上这个小装置之后,将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思考。“思维帽”其实是一个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发带,在头部两侧太阳穴的位置安装了两个电极,然后通过线缆连接至一个安装了电位测量计和显示屏的“盒子”。这个“盒子”负责产生可以引起脑电波的电子脉冲。
  去年8月份,Synder对60位健康的民众进行了一次测试。测试题目主要是数学方程,其中包括部分火柴棒谜题(如下图所示),下图中的这些火柴棒方程是错误的,但是只要移动其中一根火柴棒,就可以使方程成立,题目难度不是特别大,但是仍然需要费一番脑筋。测试结果发现,戴上“思维帽”但是不导电的时候,大约20%的参与测试者完成了所有任务。但是当“盒子”中的电子脉冲传输到“思维帽”电极的时候,完成所有任务的测试者达到了60%。
  批判: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将会重塑大脑
  诚然,使用数字产品将会重塑大脑的说法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事实上,这种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解释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在一次天灾人祸中,某人的大脑受了伤,然后他却突然获得了某种新的能力或特长(比如突然会作画或者写诗了)。原则上,“思维帽”上的电子脉冲对大脑的刺激与以上情景类似:Synder通过电流刺激大脑右侧颞叶,抑制大脑左侧颞叶,因此戴着“思维帽”的人获得了新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Allan Synder说“你不能指望着用它帮助你记忆东西,但如果你想以孩子的眼光去简单地看这个世界,或者以全新的角度来处理问题的话,那么它就会派上用场”。
  这是真的吗?你一定跟我一样在怀疑“思维帽”的作用是否真的有效。其实Synder的“思维帽”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我们往往以先前的认知和过往的经验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但是这种思维定势带来的弊端就是我们习惯了一切,但并没有认清真相,也不去再挖掘创意。而“思维帽”对大脑带来的这种特意的刺激,虽然通常只可以维持很短的时间,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物理手段突破思维定势。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戴着“思维帽”,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几秒钟完全集中精力在现有问题上,忘记已有的经验,来完成平常难以完成的任务。只要多加练习,大脑就可以做到自由转换,从而适应新的任务。
  其实人类的历史就是大脑被重塑的最好例子。比如过去500年间,大脑皮层负责处理读书、写作和计算能力的角回(位于大脑后部)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们的大脑皮层会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发生变化”,神经生物学家Martin Korte如此说道。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文化进步的一部分。手机、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email以及电脑游戏——过去10年间我们的信息媒介急速增长,而这些媒介对大脑的改变,可以通过现代的图像处理技术——层析扫描观察到。
  短信控:神经递质促大脑皮层生长
  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英国研究者进行的一项长期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大脑皮层中负责处理大拇指动作的部分增大了一倍左右,据悉这是由于人们发短信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所导致。
  简单的解释就是,“短信控”的大脑出现了这种变化:大脑皮层中部的情感中心被激活,分泌出了神经递质(最著名的神经递质就是通常被称为快乐激素的多巴胺)。这些神经递质刺激神经细胞生长出新的突触,或者连接已经存在的神经网络。换言之,如果一些事物使我们高兴,那么大脑的相应区域就会分泌出神经递质,从而促进大脑相应区域的增长。正如Gerald Huther教授的说法“神经递质的作用就像肥料一样”。
  聪明的呆子:高智商 低情商
  好消息是计算机可以使我们变聪明。有了计算机,我们就可以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选取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英国大脑研究者Susan Greenfield曾经说过,过去几年来,由于我们坐在电脑前的时间越来越长,所以平均智商也提升了。同时,还有另一个说法是我们的部分能力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了。比如,手机出现之前人们需要记住电话号码,现在大家都把号码存储在手机上,只有手机没电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连最常用的电话都没记住。一些大脑研究者将其称为“数字痴呆症”——由于Google或者维基百科可以随时为我们提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变得越来越健忘了,在海量的信息前很容易不知所措,迷失方向。
  然而,对于痴迷于IT产品和技术的人而言,数字产品也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他们将互联网、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和电脑游戏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大脑中相应的部分就会得到快速增长,不可避免的是大脑另一个部分的能力就会减少。因此痴迷于坐在电脑前工作和娱乐的宅男宅女会逐渐失去社交能力,失去凡事为他人考虑、理解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能力,失去制定长远计划的能力,失去抗打击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就是说,情商(EQ)将会降低。
  强过电视:电脑可以带来创造力
  当一个人认识到完全沉浸于虚拟世界中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将会非常不利,就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大脑中负责情商的部分也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对于年轻人而言,诱惑太多,管理好自己并不容易。“软件开发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深知人类的哪些愿望未被满足。如果这些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就会在电脑游戏或者互联网上寻求安慰”,哥根廷大学的Gottingen教授补充说道。
  我们应该与计算机和互联网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知识,而非被其“牵着鼻子走”,因为计算机虽然会使我们更具创造性,但是并不会主动为我们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正如Gerald Huther教授说的“计算机是我们的生产力工具,从某种程度上看,它与铅笔和锤子别无二致”。相信很多明智的人们也正是这样理解的。总之,从电视前走到电脑前是一次进步,与电脑保持适当的距离则是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无论是恶意收购还是善意投资,时机都是交易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当合同数额达到十亿美元之巨时。    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1年8月,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是互联网巨头Google的第102次“交易”,但125亿美元的出价大大超过Google以往的并购费用。    比尔和史蒂夫  1997年,史蒂夫·乔布斯重新接管背负数十亿美元巨额亏损的苹果。为挽救公司,他将价值1.5亿美元的
期刊
从2006年的65nm、2008年的45nm到2010年的32nm,2012年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CPU制程工艺,那么就会遇到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因此,明年年初英特尔将会率先在代号为Ivy Bridge的22nm制程处理器上采用3D晶体管技术。新的晶体管技术可以保证CPU制程继续遵循摩尔定律的规律发展,为计算机世界带来新的变革,直至接近硅原子的直径(0.3nm)。而ARM架构的CPU也将告别40nm
期刊
期刊
对于电脑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芯片组,对于一家软件公司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开发人员,他们就像软件公司的芯片组。然而在打造Windows平台的微软帝国中,却有着一群为苹果电脑开发程序的“果粉”……    在2010年10月份微软正式对外发布Office for Mac 2011,8个月之后微软将在2011年6月正式面向中国用户推出Office for Mac 2011中文版,这也是Mac OS X平台
期刊
中风病与冠心病,分别属于中医学"中风病"与"胸痹心痛"的范畴,二者的病位有在心、在脑的区别,临床症状迥然有异,不论中医西医,均列为不同的两种疾病。然而,它们的中西医发病基
会议
在计算机上安装了防火墙之后就可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所有网络攻击,事实果真如此吗?    常规论调  防火墙可以监听所有的网络流量,阻挡没有经过安全端口进入计算机中的数据包。因此,防火墙可以帮助我们阻止一切网络攻击。  技术事实  防火墙通过监听网络端口保护系统。端口就像一道道门,负责控制、组织和引导进出系统的网络流量。为了阻止非法的数据包进入系统,防火墙基本上会关闭所有的端口,从而保证数据包只能通过
期刊
卒中单元在欧美已发展了近50年,目前已被循证医学充分证明是治疗脑卒中有显著疗效的方法,并被作为神经内科常规建设项目普遍推广。在如何建立和运作具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
买东西能再便宜点吗?购物折扣网站发展浪潮正在席卷互联网,甚至吸引Google等互联网巨头也都追赶时髦,竞相加入了这场折扣大战。    20000人参团  在德国,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曾创下一日之内销售两万张团购优惠券的记录。其竞争者Daily Deal(每日交易)去年共售出50万张优惠券,预计2011年,Daily Deal的团购优惠券销售量应能达到数百万张。团购已成为互联网的最新热点。与中
期刊
位于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区的硅谷(Silicon Valley)早已成为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代名词,它的创业文化更令程序员心驰神往。    硅谷一词最早出现于197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IT业的许多重要发明均出自于硅谷,而硅谷并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它由旧金山湾区中心的帕洛阿尔托、山景、圣何塞等城市组成。尽管硅谷的成功秘诀早已尽人皆知,但无人能照此重新复制一个硅谷。  惠普、Google、SUN、英特
期刊
最近发布的iPad2可能会将苹果公司推向新的高度,将原有的对手更远地甩在身后,但iPad2的发布会很有可能成为史蒂夫·乔布斯的绝唱,在他身后一场新的博弈也将白刃相见。    今年3月2号对很多苹果迷而言无疑是需要铭记的,不仅仅因为传奇平板电脑iPad的继任者——iPad2正式面世,更重要的是,本次发布会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意外在公众面前亮相。在此之前乔布斯再次宣布因病休假,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