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牦牛体重分布Johnson正态化转换体系研究及应用

来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540头2岁青海高原牦牛体重为研究对象,剔除异常数据处理后,体重数据采用Minitab17进行Johnson正态转化,转换后的数据采用SPSS进行正态性检验,最后根据转化的正态分布对牦牛选种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Johnson三族正态转化体系中,SU 函数为本研究的转化体系,其转换公式为z=-2.59529+2.92014sinh-1[X-107.24/35.8095],(P=0.139926>0.1),P=0.139926,z=0.71.经SPSS检验,P=0.157,证明转换后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肥料中赤霉酸、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吲哚-3-乙酸、4-硝基苯酚钠、2-硝基苯酚钠、吲哚丁酸、脱落酸、萘乙酸、氯吡脲、2,4-二氯苯氧乙酸(2,4-滴)、烯效唑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色谱柱、流速与柱温、检测波长和流动相进行优化,得到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Atlantis■ T3色谱柱,流速为0.8 mL/min,柱温25℃,以0.1%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10、280 nm下,11种植物生长
为深入了解春季休牧对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经济类群的影响,以果洛州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三年的春季休牧,于2019年牧草生长旺季(8月中旬),采用样方法调查休牧区与对照区植物不同经济类群的特征,研究春季休牧对高寒草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春季休牧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均在增加,其中莎草科功能群生物量增加较快,其次为禾本科功能群,阔叶型可食草功能群增加缓慢,而杂类草功能群却逐渐减少。因此,春季休牧对于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筛选能同时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菌体指标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氟环唑与三环唑混配组合的联合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结果]氟环唑与三环唑质量比1∶3复配,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曲病菌的联合作用为增效作用,EC50值分别为2.1911、0.2374 mg/L,联合作用系数CTC分别为120.32、121.20;纹枯病菌初生分枝菌丝长度17.4~21.3μm,分枝菌丝间隙117.8~128.7μm,菌丝畸变明显;培养5.5 d后稻曲病菌孢子数2.
The sex pheromone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safety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emies, and without insecticides resistance. Its active components included (Z)-dodec-7-en-1-yl acetate, (Z)-dodec-9-en-1-yl ace
[目的]明确茄子中鱼藤酮的残留水平及其可能存在的膳食摄入风险。[方法]通过在山东、辽宁、湖南、贵州、安徽省和河北等六地进行鱼藤酮在茄子中的规范性残留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净化,UPLC-MS/MS检测,分析了鱼藤酮在茄子中的残留特性,并对其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消解试验结果表明:鱼藤酮在茄子中降解迅速,属于易降解农药,半衰期为0.25~0.78 d。按照56.25、84.375 g a.i./hm2用量,喷雾施药3次,施药间隔10 d,距末次施药后间隔3、5、7 d采样,茄子中鱼藤酮的最大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脾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引起的。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对于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刻不容缓。本文对重庆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患病犬进行临床观察以及血常规、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经过治疗后,患病犬病症趋于好转,两周后完全康复。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目的]杂草是常见的稻田有害生物,化学除草已成为稻田控制杂草的重要技术措施,但随着一些除草剂的广泛应用,杂草的抗性逐渐增强,筛选出新药剂及其复配剂能够有效减缓杂草抗性,对防除杂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水稻移栽同步喷雾法研究了氟酮磺草胺·丙草胺复配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水稻试验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19%氟酮磺草胺SC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有效剂量18~36 g a.i./hm2处理药后30 d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均在70%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但对
[目的]评价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白绢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种子包衣法于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40、48 g a.i./100kg种子2个处理的防效为74.97%~80.80%和77.81%~83.71%,高于4个对照药剂。[结论] 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白绢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使用剂量40~48 g a.i./100kg
[目的]明确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药效,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药剂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100 g/15kg(种子)、对照药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使用剂量为50 g/15kg(种子)和空白对照(清水)于小麦播种前拌种处理;供试药剂6%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1.5 kg/hm2、对照药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使用剂量为0.75 kg/hm2和空白对照(清水)于小麦返青期叶面喷雾处理.[结果]6%
[目的]从解毒酶系的角度研究了大菜粉蝶幼虫对坡柳皂苷的生理生化响应.[方法]用亚拒食剂量(AFC)的坡柳皂苷处理大菜粉蝶幼虫24、48 h后,测定试虫中肠内GSTs和CarE的活性,并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试虫中肠内质网的变化.[结果]药剂处理24 h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48 h时,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仍显著高于对照,但羧酸酯酶活性反而显著低于对照,中肠内质网48 h时发生肿大膨胀.[结论]试虫体内解毒酶被激活是坡柳皂苷作用一段时间后拒食效果降低的原因之一,中肠内光面内质网的破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