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第一辆坦克是如何得到的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军委指示:立即派干部奔赴东北,收缴日军坦克,建立特种兵部队,并要东北部队注意接收东北兵工厂及收集日军散在民间的技术兵种的武器、器材。
  1945年11月中旬,在延安学会开坦克的高克来到东北人民自治军司令部任职,他的主要工作是搜寻坦克。在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的大仓库里,他看见一堆旧零件下有两辆日制97式坦克,让警卫员董来扶再去侦察。董来扶换上旧棉袄,戴一顶破礼帽,混进了坦克修理厂。董来扶13岁从山东来到沈阳,在日本人的工厂做童工,会说几句日语。一连几天,董來扶与几个日籍工人聊天。得知坦克修好了,副司令员吕正操下达命令:“一定要把坦克搞回来!”
  当晚高克腰插子弹上膛的驳壳枪,套上“保安大队长”的臂章,带着董来扶等人走进坦克修理厂。这时几个国民党特务正在拆卸坦克,高克立即掏枪命令他们赶快安上,然后一挥手,两组人员分别钻进坦克,踩响了马达。等国民党特务反应过来开枪阻止,两辆坦克早已冲出大门,开到事先看好的沈阳铁道西的一家工厂里,用谷草掩盖起来。以后这两辆坦克被命名为101、102号。几天后,高克等人在沈阳又搜集到两辆装甲车、两辆牵引车和一辆汽车,以及一批器材和油料。
  在转移途中,几名日本战俘弄坏了101号坦克和一辆装甲车,连夜逃跑了。唯一的102号坦克怎么也开不动,这时在苏联学习过坦克和炮兵的孙三带人来接应,找几匹大青马拉着102号坦克,向通化方向撤退。坦克大队拿着朱德发的“护照”沿途求援,终于到达东北炮兵学校所在地马家湾子。(摘自2019年4月5日《作家文摘》)
其他文献
抗战初期的苏皖两省交界处,有一块特殊的地段,当地人称之为“水南”。它北临高邮湖,南涉天(长)扬(州)公路,东连扬州西北的公道桥、邵伯湖畔,西面毗连天长县城,辖旧制安徽省天长县第二区和江苏省高邮县第七区两个行政区(大部分为今天长市地域)。这里是一个东西向狭长的水网地带,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约有10万人口,1942年前为敌占区,日伪军曾统治这里约3年多。  1941年春,中共皖东津浦路东区党委(简称
期刊
张爱萍,四川省达县人,1910年1月出生,是人民军队著名将领。红军时期,他历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第十一团、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兼团长等职,披坚执锐屡立战功;抗战时期,他历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华东军区参谋长、浙东前线指挥部
期刊
大凡高明的领导者,都不仅拥有超群的胆略和决策能力,也善于全面、周密、细致地做具体工作。  “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態度和方法。抗战时期,邓小平等人在太行“精雕细刻”地做宣传鼓动工作。他们首先是召集军人家属开会,或者举行军民联欢晚会,“有可能时甚至举行会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们不仅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就拉近了人民军队和群众的感情距离,这些都
期刊
李克农(1899.9.15~1962.2.9),安徽巢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受党派遣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进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任特别党小组组长,不久,便升任特务股股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西安事变后,任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叶剑英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战胜利后,领导情报部门,为中央及时揭穿蒋
期刊
1949年1月至1950年10月,是解放军进军全中国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来自苏、美、英等国的国际因素,对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的解放产生了深刻影响。  1949年6月下旬,刘少奇率代表团访苏,争取支持和援助。在6月27日的会谈中,斯大林强调:“不应当拖延占领新疆的时间。因为拖延会引起英国人对新疆事务的干涉。”同时,美国策动马步芳、马鸿逵等人退到新疆,与新疆分裂分子联合成立“伊斯兰共和国”。这种情
期刊
1940年6月1日,在距安徽省渦阳县城北40余里的新兴集,新四军第六支队与日伪军展开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史称“六一”战斗。这次战斗,由于我军的英勇顽强,粉碎了日伪军的“围剿”计划,消灭日伪军100余人,击毁敌汽车数辆,并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但我军也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  涡北丹城镇谢庄有个谢老太太,3个儿子都参加了新四军,可是至“六一”战斗后,3个儿子都先后牺牲。她的老伴谢老先生因伤心过度也
期刊
“红太阳照边疆  青山绿水披霞光  长白山下果树成行  海兰江畔稻花香  劈开高山 大地献宝藏  拦河筑坝 引水上山岗  哎咳  延边人民斗志昂扬  军民团结建设边疆  毛主席领导我们胜利向前方”  这首名叫《红太阳照边疆》的歌曲,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响遍大江南北。通过这首歌,祖国各地的人们仿佛看到了位于我国东北边陲的延边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建设场景,对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该
期刊
各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广德、宿松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早期党组织研究中心,机关各室处,党史纵览杂志社,省中共党史学会会员,省地方志学会会员:  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和总结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践行党史、地方志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使命担当,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和安徽省中共党史
期刊
2019年10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今天,全国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
期刊
我家至今还珍藏着一份2003年6月镇里发的农业税纳税通知书,上面写得很清楚,持单者有6亩承包地,午季应缴纳农业税380元,并限定某月某日前完成任务。  所谓农业税,也就是祖祖辈辈们所说的皇粮国税,种田纳粮交税,古来有之,天经地义。旧中国沉重的农业税姑且不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那阵,农业税称为公粮,每到午秋两季,公社、大队的干部坐镇生产队催交爱国公粮,做生产队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多交粮、交好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