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全能天才与傲骄狂人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成就非凡的人性格上总会有那么点“奇怪”,这话用在列夫·朗道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他自称同时也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他自叹同时也被人们慨叹生不逢时、命途多舛。他性格倔强傲骄,得罪的人数不胜数。人们在承认他科学成就的同时,也对他的性格多有诟病。前半生,他是口无遮拦、目中无人的狂人,后半生,他是三缄其口、自黑自嘲的“懦夫”。辉煌的时光里,他有着聪明的头脑和杰出的成就,生命的最后岁月,上帝却夺走了他的过人智力和狂傲性格。列夫·朗道留给这个世界的,除了能让后人受益匪浅的科学成就外,或许更多的还是人们对他一生遭遇的唏嘘和慨叹。
  半生狂人
  朗道从小性格就很傲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其实也可以说他是最有资本“狂”的一个人。朗道很早就开始上学,但他从来不听课,也从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因为他从小就会英语、法语和德语三门语言,8岁就会做因式分解,12岁就熟练掌握了微积分,老师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教得了他。他自然也不把同学放在眼里,更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因为那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他生性傲慢,一旦有同学冒犯,他就会立刻拳脚相向,只可惜天生身材矮小,大多数时候都是他被揍得鼻青脸肿。他13岁时就要上大学,但因为年龄实在太小,父母只好让他暂时去上巴库经济技术学院,但他对经济学毫无兴趣,经过再三努力,一年后他转到了巴库大学,同时攻读物理和化学两个学位。16岁他到苏联当时最好的学校之一——列宁格勒大学读研究生,在这里,他虽然总算遇到了几个智商足够可以跟他沟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傲慢的性格还是让他在得罪人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大概给他写传记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他的人生基本可以分为两章,一章讲述他惊为天人的科学成就,另一章记录他同样惊为天人的“得罪人轶事”。
  朗道的狂傲在业界是出了名的,少年得志的他自视甚高,专挑地位非凡、有权有势的大人物得罪。比如公开攻击苏联科学院院士约飞,不仅嘲讽他“理论物理学是门复杂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学的。”甚至还写了打油诗专门挖苦约飞。对于苏联党政部门,朗道也是毫不畏惧,故意把学生证贴在裤子上,让检查证件的卫兵弯下腰来看他的屁股。即使面对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他也毫不收敛自己的狂傲本性,操着一口目中无人的腔调说着“爱因斯坦先生讲的东西也许不是那么愚蠢,但是他给出的第二个方程绝对不能由原始条件推理而来,应该加上一条新的假设……”从这个方面来说,朗道可以算是谢尔顿的升级加强版。不过朗道也不至于孤独求败,因为那个富有“上帝鞭子”美誉、纵横科学界许多年的泡利这回总算是遇到了对手,这两个嘴一样损的家伙只要一争辩起来,基本可以大战300回合。
  设想一下,这样一个连大家和师长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如果做了教师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对于学生们而言,朗道这位老师绝对可以用“讨人厌”来形容。朗道对学生严苛到近乎偏执,想要报考他的研究生,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这就是著名的“朗道位垒”。“位垒”是物理学术语,只有能量极高的粒子才能通过“位垒”到达新区。“朗道位垒”的考试纲目除了数学内容之外,几乎囊括了理论物理学所有的重要分支。在朗道逝世前,仅有43 人冲破了这个“位垒”,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博士、教授和苏联科学院的院士。在朗道周围,也开始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朗道学派”。成为“朗道的学生”,也成为了苏联青年物理学家们既向往而又望而生畏的目标。
  不过,做他的学生虽然在学术上能收获颇多,但同时也得饱受“精神上的折磨”。被他训斥基本是家常便饭,学生们还得忍受他的轻视和非常有“科学含量”的嘲讽。朗道常常根据恩格斯的语录“劳动使猿变成人 ”说,人如果不劳动,就会重新长出尾巴爬上树去。于是那些被认为偷懒的研究生会被他骂为“长出尾巴来了”。曾经流传甚广的“对驴讲经图”描写的是朗道讲课时的情景,只见背上生着天使翅膀的朗道在上面滔滔不绝,而学生们全被画成头上竖着长耳朵的蠢驴在下面昏昏欲睡。对于朗道来说,他的学生们基本都是愚蠢的驴子。曾经有人在朗道的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小心!他会咬人!”
  朗道十诫
  虽然有着严重的性格缺陷,但他的成就也不得不让人佩服。或许朗道在把别人气得牙痒痒的同时,心里正在嘀咕着——“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早在列宁格勒的时候,朗道在物理方面的杰出才华就已经显现出来。18岁时他发表了平生第一篇论文,发明了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密度矩阵,奠定了量子统计力学的基础;19岁时他发表了另一篇论文,发明了现在称之为海特勒·伦敦(Heitler-London)方法的计算分子的量子力学理论,同时他发明了现在软凝聚态物理中非常著名的朗道胶体理论,另一方面,他又对固体的缺陷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数学领域,朗道也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个微积分学里常用的表示高阶无穷小的小o记号,就是朗道发明的,同时他还证明了几条重要的复变函数定理等等。这些工作,都是他在20岁之前完成的。
  由于才能出众,朗道被公派出国,到欧洲游历。在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他遇到了自己终身景仰的人——玻尔。狂傲的朗道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起自己的老师,却每每自称是玻尔的弟子,虽然他仅在玻尔研究所工作了4个月。在访问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期间,朗道结识了另一位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结识玻尔和卡皮查,对朗道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朗道是物理学界公认的天才,他发表的文章涉及到很多出人意料的专题,例如低温物理学、磁性的不同类型、等离子区中粒子的运动、冲击波、湍流、炸药的爆炸、频谱线的分析以及量子场理论等等。朗道对物理学的贡献几乎遍及各个领域,诸如核物理、固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宇宙线物理、高能物理等等。在这些领域里,有许多术语都冠以他的姓氏,像朗道阻尼、朗道能级、朗道去磁等等。
  朗道在物质凝聚态的研究方面进行过许多继往开来的基本工作,甚至有人说,从固体物理学到凝聚态物理学的过渡,可以说是从朗道的工作开始的。他本人对超流性的工作特别满意,当有人问他“您一生中最得意的工作是什么”时,他回答:“当然是超流性理论,因为至今还没有人能够真正懂得它”。   他最为人熟知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建立了低温下液态氦的超流动性理论,也正是这项工作为他赢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使他对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一项更重要工作,这就是他同他的学生栗弗席兹合著的九大卷理论物理学教程。这部成书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巨著,不仅培育了整整一个富有成果的苏联物理学派,也教导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物理学生,以至今天哈佛大学图书馆里以朗道为作者的书目,依然四倍于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物理学大师费曼的著作。有人评价称“这套教程够我们物理学界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了”。
  在朗道50岁寿辰时,苏联原子能研究所送给他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着朗道平生工作中的10项最重要的科学成果,并借用“摩西十诫”之名,命名为“朗道十诫”:
  最后的传奇
  很少有物理学家能入朗道的“法眼”,但费米是他认可的一位。朗道评价费米为“一位不可多得的全能物理学家”,在他逝世后,朗道非常惋惜地慨叹道:“现在我就是最后一位全能物理学家了。”
  曾有史学家慨叹朗道的生不逢时,认为如果他早生个一二十年,赶上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时代的话,以他的才情学识,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应当可以跻身于爱因斯坦、玻尔这样的世纪级大师之列。而他自己也酸溜溜地说过:“漂亮姑娘都和别人结婚了,现在只能追求一些不太漂亮的姑娘了。”这里的漂亮姑娘指的是让海森堡、薛定谔等人名声大噪的量子力学。
  不过,让人们感叹唏嘘的,不仅是他的生不逢时,还有他一生中的种种遭遇。而他的遭遇,也多多少少与他的性格有些关系。朗道在24岁时就已经成为了哈尔科夫的乌克兰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理论部主任,后来又加入卡皮查领导的物理问题研究所,担任该所的理论部主任。这段时间是朗道成果丰厚的时期,他甚至曾经有过每6个星期发表一篇论文的惊人速度,他也成功带出了一批年轻人,成为世界物理学研究前沿的一支突起的异军。他本可以在物理学领域继续乘风破浪,但情况却在朗道30岁时发生了转变。1938年4月28日,朗道被苏联安全部门逮捕,以“德国间谍”的罪名被判处10年徒刑。而逮捕他的原因,是因为他与同事一起在五一劳动节公开散发反动传单。在传单中,他公然指责和反对以斯大林为首的苏维埃政府:
  “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同志们!十月革命的伟大事业已经遭到可耻的背叛,全国淹没在血流和污秽之中。几百万无辜的人被投入监狱,人们不知道哪一天会轮到自己。同志们,你们难道没有看出来,斯大林集团已经完成了一次法西斯政变!社会主义成了空洞的词句,报纸充斥了谎言。斯大林对于真正社会主义的刻骨仇恨,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没有两样。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他摧毁我们的祖国,使她沦为德国法西斯野兽的猎物。我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唯一出路就是,为了社会主义,同斯大林和希特勒法西斯作斗争。同志们,组织起来,不要害怕内务部的屠夫们!他们只会杀害手无寸铁的囚犯、抓捕无辜的民众、掠夺国家财产以及凭空制造冤案……”
  在当时正处于大清洗运动后期的苏联,这份传单中的任何一个词句,都是可以将作者置于死地的铁证。朗道入狱后,玻尔和卡皮查开始为营救他而积极奔走。玻尔专门给斯大林写信恳求赦免,但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科学界的威望在领袖面前并不奏效。一年后,当事情稍有缓和之时,卡皮查又继续上书,他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性命,保证朗道不再从事任何反革命活动,同时还声称自己正在研究的低温领域亟需朗道的帮助,最后,在朗道以为自己时日不多之际,卡皮查将他救出了铁窗。而这之后,朗道的身边总是有密探的监视和跟随,在谈到敏感的政治话题之时,他总是用马戏团小丑的强调:“我是胆小鬼!我是个懦夫!”虽然朗道依然改不了自己一向尖锐泼辣的做事风格,对自己置身其中的社会制度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但他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变得比之前慎重许多。
  出狱后的朗道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而就在他的事业和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1962年的一场车祸却让他的学术生涯不得不提早结束。在这场车祸中,除了朗道外,其他人都只是轻伤。而朗道却撞裂了头盖骨,头脑和内脏严重受伤,医生甚至几度宣布他临床死亡。已经成为苏联物理界宗师的朗道重伤的消息震动了全球,全世界最好的药物和医生都被紧急调到莫斯科,抢救了两个月后,朗道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智力和健康却再也无法恢复。
  这场车祸让诺贝尔奖委员会紧急为朗道颁发了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液态氦超流动性理论以及成为物理学经典著作的理论物理学教程。由于朗道的健康不允许他远行,颁奖仪式专门为他破例在莫斯科举行,由瑞典驻苏联大使代表国王授奖。
  在勉强维持了6年生命之后,朗道与世长辞,终年60岁。至此,这位贡献巨大却争议颇多的“最后一位全能物理学家”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其他文献
美国官员3月17日表示,上周末两次太阳爆发现象引发强烈磁暴,恐会干扰地球电力和通讯。媒体形容这是当前太阳周期最强大的太阳风暴。  这次磁暴等级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5级中列为G4,仅次最强的G5。  NOAA旗下太空气象预报中心(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主管博格(Thomas Berger)说:“我们今日正经历一场强烈磁暴。”  官员表示,阿拉斯
期刊
本刊讯 对于科技界老生常谈却久悬不决的问题:为什么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不高,果壳网历时半年,找到了答案。3月23日晚,在“科学人”之夜活动上,果壳网首次发布了科学传播行业调查报告。  调查面向科研工作者、临床医生、科研科普类学会工作者、博物馆业者等“科学人”,最终共收到1539份问卷。在这些受访者当中,虽然有91.36%的科研工作者认为“科普在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96.7
期刊
由于气候变暖导致降雪稀少,全球滑雪行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今,各大滑雪场都在进行人工造雪。加州天堂滑雪场(Heavenly)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造雪系统,倘若连它都无法拯救滑雪季,其他雪场也都无能为力了。  连续两年来,加州全州的积雪场面积仅为历史平均记录的25%。1月降雪量创记录新低,至2月中旬,太浩湖周围山峰的降雪均不及其平均量的50%。降雪的减少意味着雪场游客和收入的减少。2014年,滑雪人次相
期刊
1957年2月8日,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因癌症在美国逝世。美国科学院曾在他去世前发来问候,并询问他:“你一生中最伟大的三个成就是什么?”要知道,当时人们已经把诺依曼视为“计算机之父”,他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存储程序计算机的设计方案。此外他与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被视为博弈论的奠基之作;他
期刊
岁末年初,是旧的终结,也是新的开始。  2014年的日历已经翻过去了,不过相信这一年一定是让你感到刻骨铭心的,如果用“不平凡”来形容它似乎也过于简单了,因为当回首时你会看到“匪夷所思”,会看到“大悲大喜”,会看到和你密切相关的“世间万象”。或许,你还会从中看到新的契机与希望。  2014年的关键词是灾难,是救援,是安全,是警醒,是重新发现,也是突破创新。这些关键词不仅属于科技界,也关系着每一个普通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目前处于地外生命搜索的第一梯队,太阳系内和系外均有生命调查的项目,科学家的搜索方向为液态水可能存在的地方。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萨拉·西格和威廉·贝恩等人认为寻找外星生命时应该考虑所有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应该在观测系外行星光谱时寻找氧气之外的气体成分,甲烷也是一种示踪生命气体,生物过程也可以产生甲烷,因此我们应该在系外行星的调查中分析更多可能来自生物过程的气体,这样才
期刊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最开始读泰戈尔《生如夏花》中的这段文字时,人们读到了文字优美、寓意深刻;后来,读到了清风傲骨、洒脱超然。然而现在再看,想要“死如秋叶、姿态如烟”是多么难的事。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在2013年全年死亡人口为972万人,也就是每天有大约2.6万人自然或非自然的死亡。我
期刊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开春后,此类“振奋人心”的标语便开始以“解救众生”的姿态在网络世界横行,让正在谋划减肥大计的大批女青年打了一个机灵,悻悻地想“明天一定要开始减肥”。往往这个想法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下定决心的一部分人开始动起来,节食、运动,渐有成效;其二是想法很励志、实际未行动的一批人,照吃不误、照想不动。两种方向关系到不同人的性格与选择的差异,因此两种方向均无可厚非、并无对错。只
期刊
关注罕见病,我们一直在路上  专访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主任黄如方  “改变从了解开始”  夏威夷蜗牛,体型硕大,色彩艳丽,所有现存的物种都已濒临灭绝。但生来罕见的夏威夷蜗牛并不愿放弃,而是背着沉重的壳,缓慢地向前爬行,寻找生存的希望,就像艰难寻找生机的罕见病患者一样……夏威夷蜗牛“罕罕”,便是2015年2月28日由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开启的主题为“改变从了解开始”的罕见病宣传月活动的形象大使。  或许
期刊
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整体的科学素养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核心实力的强弱,这是水涨船高现象的另一种变体形式。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制度层面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使其从自发的状态上升到建制化的轨道,这恰恰是知识传递的规模效应的内在要求,也正是科学传播模式改革的职责所在。  英国每年举行的“圣诞讲座”(Christmas Lectures)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从学理层面上讲,科技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