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空间视角下巴里坤县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及耦合分析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三生空间”视角,探究典型干旱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演变特征,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地统计学和耦合协调模型,系统分析巴里坤县2013—2019年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和耦合协调特征.结果显示,①巴里坤县内牧草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牧草生态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面积分别减少了22.94%和26.49%,其余各生态空间面积有所增加.②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基本安全区和较安全区占比超过57.88%.③巴里坤县各景观单元评价小区景观生态安全值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其中2013—2016年表现为趋同性,2016—2019年表现为趋异性.2013和2016年各评价单元景观生态安全值半变异拟合最优模型为指数模型,2019年为线性模型,且随机因素(人为活动)引起的系统总变异呈下降趋势.④三生空间景观生态安全值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其中基本协调、中度协调和高度协调区面积不断增加,分别增加了8907.15、2541.46和4797.08 km2,严重失调区和中度失调区分别减少了10750、5490.38 km2.
其他文献
通过实地采样分析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江西省广昌县子莲田土壤属性和大量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广昌县莲田土壤pH平均为4.92,均为酸性土壤,且在子莲种植区变异较小,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8.20 g/kg;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值分别为2.16、0.65、24.70 g/kg,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32.00、41.20、109.00、1000.00 mg/kg.根据临时分级标准,广昌县莲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较高,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和不同形态氮、磷、
以恩施州马铃薯10个主栽品种米拉、鄂马铃薯10号、鄂马铃薯12号、鄂马铃薯13号、鄂马铃薯14号、鄂马铃薯16号、鄂马铃薯17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南中101的脱毒原种为研究对象,以农户未脱毒的自留种米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田间抗性情况,对其进行田间病毒抗性鉴定、血清学检测和产量测定.结果表明,鄂马铃薯13号表现为零星发病,轻度卷叶,田间检测发病率最低,为7.78%,平均产量最高,为88.8 t/hm2,ELISA检测感PLRV 1种病毒;对照当地农户未脱毒的自留种米拉发病较为严重,表现为叶片严重花
为研究减量灌水和减量施氮后对番茄产量及根区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设置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种植番茄和裸地2种栽培形式,副区设置2.25×103 t/hm2(W1)和4.50×103 t/hm2(W2)2个灌水量、450 kg/hm2(N1)和675 kg/hm2(N2)2个施氮量,生育期测定种植区各处理植株生长情况及产量,收获后测定所有处理根区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水氮处理相比,W2N2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总生物量最大;不同处理产量相比,W1N2产量显著高于W1N1、W2N2、W2N1,但后三者
在筛选具有除草活性资源时,得到1株具有显著除草活性的碳角菌属真菌Xylaria sp.NH1801,对其进行活性成分跟踪分离,得到1个细胞松弛素及其水解产物,鉴定其结构为19,20-环氧-细胞松弛素Q(1)和21-去乙酰化-19,20-环氧-细胞松弛素Q(2).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50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抑制率分别为65.7%和60.7%)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7.2%
为对霉变玉米青贮进行资源化利用,缓解其对养殖环境带来的压力,采用条垛式堆肥方法,将牛粪与霉变玉米青贮混合,添加发酵菌种后进行堆肥发酵,探索其发酵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延长堆体高温期持续时间;堆肥最终pH为8.0~9.0,且pH大小与物料的性质和不同成分的配比有一定的关系;总氮和铵态氮含量呈降低趋势,而总养分、P2O5和K2O含量均呈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在堆肥末期,所有处理组均未能达到对白菜种子无毒的标准,这可能与物料pH以及霉变玉米青贮含有霉菌毒素有关.
基于2016—2018年所观测到的109个冰雹云个例雷达基数据资料,进行PUP软件处理和分析,结合原大连市人工防雹决策指挥系统相关业务功能进行雷达特征参数辅助分析取值,得到了冰雹云发生发展雷达回波强度、云顶高度、强中心高度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雷达特征参数值.根据雹云理论及催化原理等,研究和建立了基于SA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的雹云识别、类型判别,以及人工防雹决策判别指标及模型;并利用该指标对2019年28个冰雹云个例进行验证和分析,准确率达85.2%~86.8%,特别是对秋季1次强冰雹天气过程雷达防雹决策指挥系
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中心芽鳞茎为材料,利用不同生长调节剂GA3(0、50、100、150、200 mg/L)、NAA(0、50、100、150、200 mg/L)、6-BA(0、1、2、3、4 mg/L)、生根粉(GGR,0、1、2、3、4 mg/L)分别对切根和未切根的中心芽进行浸泡处理,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兰州百合鳞茎生长量、植株株高的影响,分析最适兰州百合中心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结果表明,利用兰州百合中心芽进行繁殖时,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切根处理,
探究了2种不同原理诱虫灯对稻田靶标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太阳能风力式捕虫器单灯害虫诱虫量显著高于太阳能智能电网式灭虫器,但对天敌昆虫的诱捕明显减少,表明太阳能风力式捕虫器保益控害的效果更佳.
以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根施硒肥对藤茶二氢杨梅素含量与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10月藤茶二氢杨梅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同一采收期内不同处理藤茶二氢杨梅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量硒肥对藤茶二氢杨梅素含量升高有促进作用.
以黄山市黄山区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2000、2010和2020年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应用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相关性分析,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地类变化与当地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山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中耕地和林地转化为水域和城乡用地,城镇化速度较快,城乡用地面积增加了2681 hm2(503%).旅游景区周边的乡镇城镇化进程比其他乡镇较快,说明旅游业会推动其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在近20年里,人类活动导致黄山区景观呈现破碎化趋势,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