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的海水升温正在破坏珊瑚礁

来源 :世界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海洋学家在去年10月12日向国会报告,世界范围内的海水温度升高正在破坏珊瑚礁。海洋学家们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全球变暖首先发出的生物学讯号。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国家珊瑚礁遭到破坏的事实,在最近10年内似乎越来越快和越发严重。一个由五位海洋学家组成的小组在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作证说道,“珊瑚漂白”现象大量重复发生,均是在海水温度高峰期间。漂白通常是指在绿色、金黄色、棕色的珊瑚礁上出现淀粉样的白色斑点。这种现象通常表明珊瑚礁处在某种环境压力之下,如过高的水温。
其他文献
11月18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协办,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基金支持的节水减排与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南部浸信会通过了一项全球变暖的决议,对现在盛行的认为人类要对此现象负主要责任的科学观点提出质疑,并警告说,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规定越来越多,将损害穷国的利益。
银行在促进企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有力和特别的作用,目前在新的投资领域之更是“如鱼得水。”就银行如何提高其“绿色”形象以及怎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刊采访了
本期讨论话题:今年6月25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明确表示,要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去年,全球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影响,为了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机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生产方式的要求与人性的要求实现内在平衡的角度论述了社
世界许多干旱土地主要依靠灌溉土地与牧场来增加粮食产量与牲畜头数,据世界粮农组织资料,从1974~76年到1986年,全球灌溉面积占可耕地面积之比,由14%(189487×10~3公顷)提高
1.引言自从日本制定废物处理法以来,已有18年的时间,对于现代多样化的垃圾处理,该法律早已不能适应。按该法律规定一般废物是不舍有害物质的,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含有汞的干电
垃圾似乎是工业文明的一个衍生产品,自然界原本是没有垃圾这个概念的。各种残余物,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是食物链上的一环,自成体系。工业化以后,垃圾才逐渐成为一个问题,而且是
中国成功实现了所占全球经济份额的快速增加,但在全球能源消耗方面,中国所占的份额增长更为迅速。由于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中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同时减缓了能源需求的增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更加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在20世纪末期终于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从总量到规模,在众多的工业领域中,中国位居世界前茅,甚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