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壮医望诊与三种现代医学望诊在诊断肝癌中的比较分析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cy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壮族地区为全国肝癌高发区 ,壮医望诊在诊断肝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壮医常用的四种望诊诊断肝癌方法与现代医学中常用的三种望诊诊断肝癌方法 ,进行了 2 0 0例已确诊肝癌的临床验证观察。经灰关联统计分析 (GRA)表明 :与原发性肝癌 (PLC)有关的壮医望诊和现代医学望诊指标比较分析 ,其重要性依次为壮医黑睛肝征、壮医甲诊肝征、肝掌、壮医白睛肝征、壮医舌诊肝征、蜘蛛痣、巩膜皮肤黄染。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张家口市土壤侵蚀为研究对象,利用DEM及土地利用等遥感影像,通过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与风蚀模型进行整合和模拟,分析该地区2005~2015年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的时空分布格局与动态演变规律,明晰该地区土地利用及土壤保持功能变化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该地区土壤水力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且强烈侵蚀面积由2005年的820.45km~2降至20
学位
紫色土是我国西南丘陵地区肥力较高的土壤,其质地适中,矿质养料丰富,是长江上游区域较珍贵的耕地资源之一。但由于该地区雨水充沛,地形起伏及不当耕作方式等因素,导致其受水蚀和耕作侵蚀影响十分严重。这两种侵蚀过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耕作侵蚀与水蚀对紫色土坡耕地的共同作用或交替作用塑造了紫色土区坡面侵蚀地貌景观,但目前在不同降雨类型和地形条件下紫色土坡地耕作侵蚀对坡面产流产沙及水力学
学位
中医细络诊法少有系统论述 ,经文献临床复习 ,与实验研究认为它包括面色、甲下肉色、舌下细络、舌质色泽、肢端色泽冷热等 ,其观察是气血运行状态 ,实质反映的是微循环变化。
期刊
川西高原地区除夏令时外其他月份气温常处于负温以下,该区域冻土分布除少部分山峰雪线的多年冻土外,其它主要由季节性冻土与瞬时冻土组成。其中输水灌渠作为农业工程中重要的给排水设施,因川西高原区渠基土常年受冻胀融沉作用,导致渠基土-衬砌接触表面容易发生变形甚至开裂垮塌,进而使得该区域渠系工程输水效率降低。目前,渠基土-衬砌接触面间的力学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此问题研究区大多集中在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而针
学位
期刊
报纸
近年来,油橄榄产业受到国家重视,油橄榄作为重要经济林树种被纳入“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本研究旨在探索四川龙泉山区在滴灌条件下油橄榄的最佳施肥和灌水量,为油橄榄施肥灌水提供理论依据,以8年生油橄榄树为试验材料,在四川省金堂县淮口镇聚峰谷油橄榄基地开展田间水肥试验,施肥(氮肥)设置了4个水平:0、180、360、540 kg/hm~2,分别记为F0、F1、F2、F3;灌水设置
学位
流域径流对复杂变化环境的响应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水科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正在逐渐加强水文循环的非稳定性和不均衡性,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分布、构成和总量以及可再生性、可控性,进而对水生态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等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合理地分析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显得极为重要,同时也成为了流域水文循环研究的一个难点。本文以黑河上游流域为例,应用曼-肯德尔秩次检验(Mann
学位
本研究以雅安市名山区联江乡茶园春夏秋三个采茶季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0月末开始采用大田试验,等氮磷钾投入,并分别设置不施肥(CK)、全施化肥(CF)、全施化肥+微生物菌剂(CFM)、50%化肥+兔粪(CFD)、50%化肥+菜籽饼(CFR)、50%化肥+酒糟(CFL)、50%化肥+兔粪+微生物菌剂(CFDM)、50%化肥+菜籽饼+微生物菌剂(CFRM)、50%化肥+酒糟+微生物菌剂(CFL
学位
研究黑河上游流域的蓝绿水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地的蓝绿水资源规划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8个气象站点1979-1980(预热期)以及1981-201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以及3个水文站点的2000-2001(预热期)及2001-2016年的实测径流数据构建了研究区的水土评估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将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