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才会“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于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情境教学”几乎成为一种课堂时尚,被众多一线教师所追求、采用. 一时间,新课程的数学课堂出现“言必称情境”、“无情境不入课堂”的热现象,情境创设与否几乎成了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这热闹之外,我们冷静下来细细品味课堂上某些精心设计的情境,不禁会问:“这样的情境可取吗?”
  一、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情境吗
  【我的经历】 在一次基本功竞赛课上,我犯难了!比赛课的内容是:直线、线段、射线和角. 我预先的设计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学过了直线和线段,你能把它们画下来吗?你能把你刚才画的这条直线画得更长些吗?线段呢?”指导老师看了我的教学设计后,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要求我开头导入改成由情境引入. 整个晚上,我挖空心思想着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引入,我想到了一幅山水画 ,由这幅画引入线和角,我想让学生在欣赏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课始,我亲切地对学生说: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画,大家欣赏一下,你能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这幅画的特点?几分钟过去了,课堂上一片沉闷……
  【反思】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因为,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的意义,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显然十分有利.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设置”是否应当被看成数学中引入课程内容的唯一合理的方法?以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采用其他方法?
  在以后的实践中,我耳闻目睹了同行们对情境的处理. 通过播放“美丽的风景片”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视觉感官刺激很强,情境虽华丽却不实,学生有了美的体验与游玩的兴趣,却无法从情境中唤起对数学问题实质性的思考和探索;通过创设“购物付钱”的现实情境引出“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学生兴趣被激发了,然而问题出现了:学生通过“现实素材”理解纯数学范畴的运算顺序,在逻辑上行得通吗?在很多时候,一些教师关注的只是那些看似“热闹”却难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活动场景,使课堂情境流于形式,而我的经历不也正如“强扭的瓜不甜”吗?于是,我对情境多了份思考……
  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引入,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促进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与应用. 情境的创设并不是时时处处的需要,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一切从实效出发,该情境引入的就精心设计,不宜情境引入的就不要去挖空心思,生搬硬造. 有时,我们需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有时数学化的情境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还有些时候,通过现实情境引入数学内容会引起逻辑混乱. 在选择是否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时,我们应该以情境能否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作为标准,否则将会是舍本逐末. 正如南京大学郑育信教授指出:好的情境设置应满足一个基本要求,就相关内容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也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堂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情境与数学哪个更重要
  【我的实践】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对情境的创设我又一次进行了尝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购物的经验,而且对购物活动兴趣浓厚,对照新课程的理念,“超市购物”的教学何不把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中真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于是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模拟超市”学习情境的布置上,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真实的模拟超市,里面分类摆放着食品类、玩具类、图书类等有标价的商品. 当学生走进“超市”,如此壮观的场面,让他们兴奋不已. 真实的场景,真实的物品,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极大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他们被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所深深吸引,而缺少了对购物中数学问题:你带多少钱购物?你需要购买什么商品?这些商品大约要花多少钱?你带的钱够不够?等购物方案问题的思考. 课堂上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课堂气氛热闹,学生兴趣盎然,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收获的是什么?是对生活的体验?也许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而知识与能力得到发展了吗?
  【反思】 情境越真实越好吗?情境设置“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按照这一理念,我设计的真实生活情境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呢?现实的生活情境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但它同时又是一把双仞剑,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它,也许在“情趣”中“步入正道”,或许在“热闹”中“跑调”. 情境为思维而生,数学问题情境绝不是越真实越好,对于生活的真实,数学课应当有选择地适度模拟,只有能真正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数学思维的问题情境,才是我们数学最需要的. 当某一数学问题需要并适合情境创设时,如何防止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如何使学生尽快地实现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过渡?教师组织引导作用和控制课堂场面的能力非常重要,在追求情感素材情感价值、过程价值的同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数学实质的关注和思考,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力求知识与情感、科学与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否则,教学内容“把握不好,或者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 错了,偏了,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呢?”(于永正“教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困惑着,我们盲目着,以致我们很多教师陷入了教学的误区. 在经历了学习与实践的互动、行动与反思的结合后,我们正逐步走出迷惘.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旅途中,我们又开始了对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新的思考与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正文论述了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师生在教育内容上的授受关系,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关系,论述了数学教学应该打破常规,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课堂;教师;学生;反正弦函数;主导作用;主动性  一、背景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数学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期刊
【摘要】提高解题能力的途径:①反思解题过程;②探求一题多解;③探求多题一解;④引申结论;⑤设计问题串.  【关键词】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比较法  随着高中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不少学生反应数学难学.他们总反应:老师一讲就明白,但自己独立做题往往无从下手.究其原因:缺少“解题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未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这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联想有限群的一个基本结论,分析了一道奥数题的解题思路.用具体的案例说明高观点在初等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师范专业的有关课程教学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观点;有限群;教师教育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题的一个特点是难,特别地难,难到大多数数学教师都解不出.而数学爱好者,在看懂解答之后,会感到数学真奇妙.实际上,好的奥数题往往根植于大学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之中,在
期刊
【摘要】超级画板是我国针对国内自主研发的Z+Z智能教育平台动态几何软件.尤其对数学科学教育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利用超级画板绘制空间几何图形、演示函数图形变换和较难理解的解析几何轨迹生成等一系列问题,做到了过去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可以说,超级画板的产生将许多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的问题形象化,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就像计算机也不能完全取代算盘一样,与传统的黑板画图教学相比,很
期刊
【摘要】 动态问题在中考试卷中一直出现,而且占的分值还不小. 动点、动线、动形屡见不鲜;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也都有涉及. 一、 审题:看整体,控“三性”.二、概念:找源头,求变式.三、思维:活变式,求简约.四、找方法,不放弃.(一)加强预设促生成;(二)利用错误资源促进生成;(三)强化反思与研究促进生成.  【关键词】 初中数学;化静为动;展现  “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 ”(康托尔)打开往年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科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科学设置(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学思结合(思维过程——如何思考要解决的问题,适时进行学法指导)、步步为营(写好推导过程——对思维结果的升华,写出准确的推理过程)、学以致用(选
期刊
【摘要】 新《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本文从强化课堂教学目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选择恰当教学方法五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数学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数学教学
期刊
【摘要】 在素质教育观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就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 文章主要就差异教学、情境教学、语言教学这三个方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课堂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就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教学的策略,尽可能的根据教学的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不
期刊
在课程改革一步步推行的今天,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尊重生成,尊重学生的课堂主权;引导生成,保证资源的有效价值;反思生成,彰显课堂的真正魅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苦苦追求的. 如何让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灵光与智慧,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动态课堂,始于精心的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精心的预设才会有动态生成,但是过于“精心”的预设
期刊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我们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 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来源,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数学化;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一、从生活中来,把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