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实践在设计专业教学中效用的方法探究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实践 教学 设计教育
  引言
  伴随设计学科的发展,设计从传统的经验法则或反复试验的方法转变为理论和科学方法,设计教学中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引起更多关注。然而,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有必要更好地探究“实践”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探索更加有效进行实践的方法。本文首先以芬兰阿尔托大学设计专业在研究与教学中的“实践”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教学中“实践”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其次,在教学中设计开发了一些实验性辅助工具,探索更好的在教学中提升“实践”作用的方法。现就分析及探索结果做以梳理。
  一、研究中“实践”的分析
  为分析“实践”在教学中不同于研究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和建筑学系的博士学位论文及设计专业课程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对研究中“实践”的分析来源于为该学院五篇分别来自五个博士研究团队的学位论文。这五篇学位论文是:“从一欠性到可持续:纺织服装的设计与消费之间的复杂交互”;“反方法: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中方法的可移植性”;“实现可持续性:Fab Lab实验室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设计游戏作为—种工具、思维方式和结构”;“纸:从艺术家的角度看编织材料的表达性”。
  实践中包含三个要素:实践者、实践过程和方法,实践结果。实践者在设计研究中具体指从事研究的人,在设计教学中具体指进行学习的人。因篇幅有限,本文将以实践过程为分析对象。另外,实践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学者把实践看作日常生活。因此,有必要在此对实践过程进行解释。本文实践过程是指研究人员或学生在研究或学习过程中制作和使用的、可以感知到的实体物品。
  第一篇论文(“从一次性到可持续:纺织服装的设计与消费之间的复杂交互”)的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首先,对消费者和消费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了解人们如何形成购买行为。最后,研究指出了如何通过设计创造新价值。在此过程中作者进行研究的物品包括三个收集经验数据的线上问卷。(如图1)
  第二篇论文(“反方法: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中方法的可移植性”)的过程可以概括为:首先,通过重新评估一个旧项目,发现对创新方法误解的原因。其次,以学生日记为例,找到使创新方法真正起作用的方式。最后,通过澄清关于方法和文化的不同概念,提出在选择和使用不同方法时需要首先思考自己的观念。在此过程中,作者进行研究的物品包括以前的项目材料、文档以及学生的日记和相关材料。(如图2)
  第三篇论文(“实现可持续性:Fab实验室如何解决环境问题”)的研究过程可以总结为:首先,由于缺乏对创客在可持续方面影响的实证研究,这篇论文将Feb Labs(制造实验室)作为研究背景。其次,通过人种学研究方法和符号交互作用的视角,该研究揭示了创客的理想与他们的日常工作之间的矛盾。旧该过程中作者进行研究的物品包括现场演讲、照片、视频、访谈等材料。(如图3)
  第四篇论文(“设计游戏作为一种工具、思维方式和一种结构”)的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首先,通过案例展示了共情设计和协同设计的相关背景。然后,通过项目研究,文章探究了设计游戏方法的成因。第三,阐明了将协作设计作为一种设计过程。最后,通过将设计游戏视为一种工具、思维方式和结构来总结设计游戏的理论框架。在此过程中作者进行研究的物品有来自设计案例中的照片、文档、其他相关材料等。(如图4)
  第五篇论文(“纸:从艺术家的角度看编织材料的表达性”)探索了纸作为一种物理材料和当代编织艺术中的艺术化表达材料的关系。论文共分五个过程:两个展览,一个在第一次展览之前的阶段,和每个展览之后的两个阶段。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作者进行研究的物品包括草图、展览计划、照片、反馈表、访谈记录等。(如图5)
  二、教学中“实践”的分析
  教学中“实践”的分析对象是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和建筑系的一些课程。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仅对笔者曾参与其中两门偏重理论学习的课程进行分析。
  第一个课程是“服务设计”。该课程目标是介绍设计在更传统的设计领域之外发起和支持各种协作工作中的应用。课程的过程是:1)深入研究主题,以及进行团队建设和课程讲解;2)制定重点,包括背景研究和项目的第一个计划;3)重新思考和采取行动;4)用户研究行动;5)建立可视化模型和原型;6)创造意义或想法;7)最终修正完成。
  在这个课程中的实践物品包括:工作坊计划、照片、日记、设计概念文件等其他相关材料。(如图6)
  第二个课程是设计民族志。这是一门为学生提供民族志基础入门知识的课程。对学生而言,主要过程是对研究的环境、其中的人和他们的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理解,然后创建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概念,并且尽可能多地让被研究的人们参与其中。
  在这个课程中的实践物品包括:学习日记、照片、访谈、设计概念文件等。
  三、研究及教学中“实践”作用的对比分析
  在五篇博士论文中,使用到了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物品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可以用作进一步研究的分析材料。虽然所选取的两门课程是偏重理论学习的课程,但是其中“实践”所具有的目标,与在博士研究中的目标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服务设计课程中要求每个小组为其他小组组织—次工作坊,以帮助所有小组发展其设计概念。这个过程中的所有物品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相应的设计技能。
  因设计的独特性,“实践”在设计学科中具有不可或缺作用。阿徹(Archer)曾在研究中指出,科学的基本语言是符号,尤其是数学符号。人文科学的基本语言是自然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设计的基本语言是模型语言。吲由于设计的这种特征,对于设计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概念。(如图7)比如奈杰尔克罗斯(Nigel Cross)提出的“设计师式认知”。以及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6n)提出的“反思的实践者”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其中的独特性。舍恩认为实践者在行动中进行思考,这种思考在我们的行动模式中以一种隐含的、难以言说的形式进行。具体来说,他指出了两种反思方式,一种是对行动的反思(reflection on action),另一种是在行动中的反思(reflection inaction)。   基于以上对比分析可进一步发现,“实践”对于设计研究与教学具有不同作用。在设计研究中“实践”更多是作为一种进行探究性分析的手段,作用是辅助分析,它为理论知识构建奠定了分析基础;而设计教学中“实践”更多是作为一种进行反思性训练的手段,作用是辅助训练,它为个人知识构建奠定了反思基础。(如表1)
  四、提升教学中“实践”作用的尝试
  基于“实践”在教学中具有的独特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实践效用进行了一定探索。如前文所述,“实践”在教学中是一种进行反思性训练的手段。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反思性训练的作用呢?笔者以产品设计专业一年级基础课程《设计元素》为例进行了一些教学探索。
  《设计元素》是一门设计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善于从客观现实中去发现与分析,理解形态存在的理由,着重研究形态的造型与结构、机理与材质、空间与时间、运动与力量、情感与心理等设计元素,进而分析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发掘形态的语义与寓意,掌握形态设计元素之间互制、互动、共生的辩证关系,并能够根据美学法则与设计规律进行形态的“重造与创新”。
  这门课程中,笔者在课程的不同阶段提供了不同工具,辅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思考过程进行记录。通过回收的记录,可以看到这个记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设计行为过程进行思考,即舍恩(sch6n)的在行为中的反映(reflection in action),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设计行为进行反思,即舍恩的对行为的反映(reflection on action)。
  比如,课程的第一阶段进行抽象几何形体的视觉构成训I练。在练习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个思考日记模板。学生对自己思考过程进行记录时,可以更好地开展有意识的实践行为,提升对行为过程中的反思(reflection in action)。(如图8)课程的第二个阶段是进行从自然中提取设计元素的练习。在这个阶段中,提供给学生一个新的日记模板。在返回的记录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学生的思考过程。比如有位同学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设计方案的思考过程,“茶文化里的一切好像都显得那么安静,与当下的节奏格格不入。但是茶在炒制之前也是一片片新的生命,是生机,安静或不安静,都默默生长。因此,我想把之前芽苞的元素造型发展成紫砂壶的替代品,一种不失紫砂情怀但又能融入当下生活方式的设计”。在这段记录中展示出了学生的思考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提升自我觉察,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对学生思考过程进行了解。
  课程的第三阶段是进行设计元素的方法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把设计元素方法应用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能力。根据设定的核心情景及产品感觉定位,选取恰当的元素赋予产品相应的感受力。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提供的思考日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设计行为进行反思,即舍恩的对行为的反映(reflection on action)。比如有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发现自己在传递感觉上想得过于复杂了,从自然造型到产品的过程中,绕了太多,导致想出来的东西反而感受不到最初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把造型功能和想要传递的感受之间寻求平衡”。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己前期的设计思考过程进行了反思,达到了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反思的作用。
  结语
  伴随设计学科的发展,设计教学中的“理论研究”吸引了更多关注。然而,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仍是设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学中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有必要更好地探究“实践”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并探索更加有效进行实践的方法。本文首先以芬兰阿尔托大学设计专业研究和教學过程中的“实践”为对象,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研究中“实践”是作为一种进行探究性分析的手段,在教学中“实践”是作为一种进行反思性训练的手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本文基于“实践”在教学中所具有的“反思性训练”的作用,进行了探索性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使用了一些思考记录工具。通过回收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些工具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记录框架,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在行为中进行反思和对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课程训练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推动肥东县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工作,开展了优质水稻品种Ⅲ优304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了优质、高产、稳产、抗性好等特性。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在肥东县的示范种植表现,
目的:研究纳米银的潜在毒性机制,探索纳米银的安全有效使用方法及最低有效浓度。将具有抗菌及抗炎作用的纳米银颗粒与组织工程真皮支架结合制备功能性真皮支架,评价并探讨所构
在数字地图符号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同一种地理要素由于其某一属性项取值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符号化的情况。另外,由于数字地图中没有记录说明注记的位置、字体、颜色、方式等相关信息,因此说明注记在符号化过程中缺乏定位和显示的相关依据。为了灵活、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总结并提出了地图符号化控制规则,通过对控制规则的解释来实现数字地图的符号化。这种地图符号化技术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预期的效果,证明了其可
异国短毛猫以其独特的外表、憨厚的性格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宠物猫品种,家庭饲养较普遍,但在其饲养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为科学饲养异国短毛猫,本文简述了异国短毛猫的家庭饲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根据福建省政和县莲鱼共生生态养殖现状,从莲田选择、莲田及鱼沟建设、鱼的选择等方面详细总结了莲鱼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采用该技术可以减少莲
学生干部是普通学生中的先锋和模范,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得力助手,是沟通同学和老师的桥梁,学校的许多事务需要学生干部加以落实和推动。技工院校的学生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对于学生干部的管理及培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南通市X高级技工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出技工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选拔程序不规范、培训体系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并
摘要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的一条永恒主线,是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术繁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最优级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北海市种植业产业结构基本情况,剖析结构调整存在的产业特色明显、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快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以期为促进北海市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