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105-01
  
  如何就高中生物课本中编写的生物科学史开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人教版生物必修Ⅰ第五章第4节的教材编排中,在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之前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教学内容难就难在教材上没有把每一个实验设计的思路讲出来,如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设计把植物和燃烧的蜡烛或小白鼠放在一起进行实验?该实验的假设(能从空气中得到某些物质)和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关系不明显。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得出相反的结论?英格豪斯为什么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才得出结论的?萨克斯的实验凭什么要鉴定淀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为什么要分别标记CO2中的氧和H2O中的氧?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都会觉得很难理解。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对几个经典实验的探讨分析,再现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推进,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实验方法,既促进了学生对光合作用实质的认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上“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一课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光合作用概念的阅读和理解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随后指出:“为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科学家们可花费了300多年的探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推测科学家当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吧。”接着我们开始让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本101面的第二自然段,然后问道:“请你们推测一下普利斯特利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实验呢?”一时间教室里学生们小声议论起来,有说灵感的,有说想知道植物能否从空气中得到什么的,有说想使蜡烛在持续燃烧或让小白鼠在玻璃罩中成活的,也有说想证实植物是否能更新空气呗,还有的则茫然不知,对此我并未做直接回复,而是介绍了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及其猜想,也说到了在生活中类似于玻璃罩中的蜡烛难以燃烧、玻璃罩中的小白鼠难以成活的一些实例。于是乎学生们明白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想巧妙利用生活中实例做改进来解决海尔蒙特提出的猜想:植物可以从空气中获得获得建造自身的原料。:“那么有谁知道当时的普利斯特利做了几组实验?”学生们有说两组的,有说三组的,也有说四组的,我们让他们回头再看看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于是乎学生们的看法经过纷争后逐步统一到四组上,“那么再请大家按座位和同坐及座位前后的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各组实验都有什么现象?”随着学生们的一阵讨论后,我们请一个学生代表她们组说了她的想法:“只有蜡烛的玻璃罩中,蜡烛会熄灭,同时放有蜡烛和植物的玻璃罩中蜡烛会继续燃烧;只有小白鼠的玻璃罩中,小白鼠会死亡,同时放有小白鼠和植物的玻璃罩中,小白鼠不会死亡”。当我们再问“有植物和无植物的实验起什么作用?”时,学生们很快知道是对照了。 一串问题后的一番探究,对于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学生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在完成普利斯特利实验的有关讨论后,我们并没有直接去和学生们探讨为什么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们阅读了101面的第三自然段,随后我们又展开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先后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英格豪斯实验前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的结论英格豪斯应怎样来设计实验方案?” “得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的结论英格豪斯又该怎样来设计实验方案?”“猜想一下有人在重复普利斯特利实验后得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的实验方案与普利斯特利有何不同?”“英格豪斯只做一二次实验能得出他的结论吗?”“你能推出英格豪斯的实验结论吗?”“英格豪斯的实验后为什么又过了大约六年人们才知道绿叶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发出氧气?”一系列的问题串提出之后,课堂上纷纷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有时还发生争论,有的对别人的说法作修正,逐步地观点变得统一起来,大家猜到了英格豪斯的想法,明白了正是科学家的执着和付出才使科学不断发展,增加了对学科研究的进一步理解,对英格豪斯的实验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有了较完整的了解。采取同样的方法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从实验前提出的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方案来探索问题的答案、实验方案实施的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实验方案如何实施、发现了什么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等等方面着手,分别再现了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的实验探究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利用情景再现、问题探讨等形式,分别对课本上介绍的有关光合作用发现的几个经典实验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究问题——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等方面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了课堂探究,让学生们沿着当年科学家的探索之路,分析当年科学家们面对的问题,揣摩科学家们的思维,领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需要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和失败),体会到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和献身精神。有效避免了教材中几个思维不太连贯的独立实验对于教学中学生们理解的困难,也可以避免学生们在阅读教材时对于空洞文字的枯燥和厌烦。
  在新编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史介绍有很多,诸如“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如上方式的教学尝试,这不但会加深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们在学习中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精神,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了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他文献
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存在校科研基金项目结题率偏低的现象.本文试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为项目申报者对自身研究能力认识不足、科研工作投入精力较.少、学术论文的发表具
为了提高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本文论述了当前高校师生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的现状,提高师生员工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宣传教育的内容、方法和
大学英语教育热风靡全国,但是我国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地从中得到乐趣与自信。越来越多的问题助长了一些负面反驳效应,如伪造证书热、枪手、涉嫌英语教师以及工作人员的丑闻等等
英语学习者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影响他们学习策略运用的合理性,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坚持理念先进的教学原则,采取认知、情感、行为和教学环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方向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建了丰富而生
探讨了语用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的对策,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s in c
本文对高职英语教学内涵建设的概念进行定义。结合当前教学和市场需求的现状,提出内涵建设的关键在于怎样平衡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建设和怎样平衡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并且
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发展和教学观念的日益更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针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兴起的新型教学方式——自主学习中教师身份的变化以及
词汇翻译可以管窥篇章翻译,词汇翻译变形的认知原因及其认知过程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词汇翻译变形是一个包括理解变形、转换变形和审校变形的循环往复的认知过程。 Vocabular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的语系中,而且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差异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