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人生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曹化民老人长得少相,快80岁的人了看上去和60多岁一样。我开始也不大相信,可一见面,我服了。老人家面色红润,思维敏捷,语速很快,又很健谈,走路轻快,腰板挺直。
  曹老1926年生于我国的东北农村。他很谦虚,也很实在。离休前在全国总工会上班,工作很忙,一天除了工作还得抽些时间多学一些东西充实自己,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保养身体的事。离休以后,觉得自己的身体还不错,精力也还充沛,在家呆不住,于是就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干了12年。73岁那年,从会计师事务所退下来,74岁又参加了全总老干部局办的霞光诗社,开始学着写诗。如今已写了100多首,《中国老年报》和《名牌时报》还选登了几首。
  谈到写诗,曹老的大女儿曹桂荣感慨颇多,她不止一次地谈到,老父是个非常好学的人,可就是儿时家境贫寒,又加上战乱,念书不多,古稀之年才学习写诗,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开始,什么四声啊,什么平仄啊,粘对的,他都不会,可这并没有难倒他。找不准四声,他就从汉语拼音学起;不懂平仄,不懂粘对,他就死抠诗词写作入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量地背诵古诗。经常见他一个人在屋子里“徘徊”,带着感情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诗词。他还经常把自己写的诗拿出来让别人给挑毛病,不管是谁指出他诗中的缺点,哪怕是只改动一个字,他都非常高兴。
  每有一首新作,他都要一丝不苟地抄在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内,算是自己的诗集,一有时间就翻开看看,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地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我看过曹老的诗集,从这些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老人的内心世界。
  写诗和写一般的文章还不一样,需要把复杂的事物或复杂的心情浓缩在三言两语之中,既要有景,又要有情,还要有哲理,这对于近80岁的老人来说,其中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对此,曹老写了一首诗《夜读》:
  鸟栖人酣月半孤,寒灯只影五更初。
  读书犹如涓涓水,工到何虑一平湖。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曹老在夜深人静时那种刻苦学习、孜孜以求的景象和他那种不急不躁、积跬步以致千里的学习态度。
  曹老的感情十分丰富,心胸十分豁达,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他都十分怀念,对故乡的细微变化他都感到由衷的高兴。他在古稀之年回了一次故乡,看到与妻子当年曾经游玩过的尼姑庵,他那感情的潮水便奔腾而出,遂成小诗一首:
  胜日恋人游小庵,心声互吐两相欢。
  不知古刹今安在,昔日游人已不圆。
  物是人非,触景生情,不免有些伤感,但曹老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应坦然面对。他在《梦妻》一诗中写道:
  老妻别我已八年,白发苍苍黑少残。
  此身行将八宝去,犹吊梦境一泫然。
  他还写了首《故乡哭母》一述念母之情:
  慈母已殁四十年,无缘随俗送纸钱。
  而今故乡来扫墓,佳城在望泪潸然。
  也是这次回乡,他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姐姐,写了一首诗:
  骨肉手足情多少,长江万里未是长。
  其实,曹老不光是对故乡、对妻子、对亲朋好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突降京城,百姓有些惊慌失措,避之惟恐不及,而医务工作者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为他们治病谈心,解除痛苦。面对此情此景,曹老感慨万千,夜不能寐,便作诗述怀:
  “非典”侵袭北京城,举国上下一条心。白衣战士齐上阵,抛家舍业不顾身。昼夜奋斗凯歌奏,全歼“敌人”朝“至尊”。
  近两三年来,他几乎是见到什么都要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诗也写得越来越好,见景就能生情,出口就能成诗,犹如信手拈来。他和孙子一起登上了泰山,便写了一首《牵孙登岱》诗,发出“牵孙凌绝顶,天低月近人”的感慨。他游历了洞庭湖,写下了“洞庭天下水,千里鱼米香”的诗句。参观汉武帝墓,想到了汉武帝的用人之道,赞叹曰:“汉武盛世在择人,奴贾不分贤作臣。”同时,他的思路又沿历史的长河追溯到了楚汉相争时期,想到兵多将广的项羽在鸿门宴上错失良机,不听亚父之言使刘邦逃走,最后刘邦成就大业,而项羽兵败乌江的史实,便随口吟出“大王若听亚父计,何至自刎乌江边”诗句,对有勇无谋,又不善用人的项羽进行了讥讽。他看到无花果树,便赞颂它的精神:“不慕红艳色,默默育子孙。”
  了解了曹化民老先生老而好学的事迹后,使我想起了北方农村常说的一句俗语:老不歇心,少不歇力。所谓老不歇心,就是人老了可以少干一些力气活,但脑子不能歇下来,思想不能停止活动,否则就要变傻,变呆。我身边就有一些人,上班时非常精神,用帅气来形容他们一点也不过分,可一退休之后,没过几年就老得不像样子了,而且人也变得木讷,话都说不成句子,近乎痴呆了。曹化民老先生就不是这样,其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在不停地学习。学习写诗逼着他去看很多古书,去了解历史,眼界开阔了,心胸豁达了,思想变得深邃了,他能用诗的意象去看待普通的人和事,用诗的语言来讴歌美好的生活。他能善待人生,享受人生,看破红尘而热爱红尘。在他面前只有光明,没有黑暗,具备这样思想品格的老人,怎能不长寿呢!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培养的目标是拥有技能型人才并具备高等教育素质的人才,可是很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以该目标为准,培养的人才却是按照知识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立项和决策的依据。经济评价工作要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要求,结合交通量预测和工程技
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严重,因突发环境事件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也随之增加,环境问题不仅给我国经
采用水热法合成高长径比的碲纳米线,用搅拌辅助界面组装将其取向排列在石英表面,同时考察了基片内外侧、溶剂、搅拌转数和溶液浓度等条件对组装形貌的影响;以取向排列的碲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