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科研实验室科学管理与创新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最近几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加迅猛,而科研实验室作为当前医学院进行实践教学、开展科学实验的主要基地,做好实验室科学管理工作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科研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
  [关 键 词] 医学院;科研实验室;问题;管理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54-01
  医学科研实验室管理就是利用调度、计划、调控以及激励的方法来促进实验室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从而保证科研实验室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这也是实验室实现科学管理以及积极创新的关键所在,科研实验室科学管理理念创新也是医学院实现迅速发展的前提所在[1]。
  一、医学院科研实验室管理现状分析
  (一)缺乏教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人员结构有待提升
  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是实验室的重要构成,但是,我国现阶段很多医学院科研实验室教师队伍发展不够平衡,在种种因素的制约下,个别实验室教师队伍在年龄、职称、学历以及知识结构上都不够合理,岗位设置的相对较少,缺乏合理科学的综合素质培训。
  医学院在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时,大多只注重学历和职称要求,没有认识到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而且,实验系列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但是,现阶段所招聘的实验室教师达不到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需求,医学院不够重视教师综合队伍建设,这就让实验室教师队伍发展受到限制,成为实验室各项工作开展的显著障碍。
  (二)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个别医学院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依然是“三级管理”,主要是将某一学科当成实验室主体,导致实验室功能单一,主要的弊端就是科研实验室依托某一学科来进行,实践管理相对分散,让实验室资源配置不够科学,设备利用率低下,没有和其他实验室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无法保证实验室功能得到发挥[2]。
  相对来说,很多医学院都开始突破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并且选择的是院校“二级管理模式”,也就不再进行依托管理,而是对其进行统一有效的规划,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学科进行整合,并且实施分类,从而让实验室成为中心,这种管理方式让实验室在行政管理和教研室之间处在平行的地位,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强化不同学科的沟通和交流,让资源实现共享。但是,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就是处在医学院学校整体的层面,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不同院系之间的沟通不够,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实验室还可能出现重复建设问题。
  (三)实验室制度建设水平较低
  实验室规章制度作为建设工作的主要保证和内在机制,在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室硬件以及软件环境都出现变化的影响下,实验室管理以及运转模式都出现了改变[3]。但是,和之前的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比较,其并未在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上进行完善以及调整,导致新型的管理模式得不到响应,新购置的一些设备没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化学试剂的安全受到影响,这些实验室管理工作漏洞都会诱发严重的事故,给学校以及师生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二、医学院科研实验室管理措施
  (一)做好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之前的实验室管理思想比较注重“物本管理”,没有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突破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还要能够转变传统的思想,积极实施人本管理,重视人才的发展,从教师的根本利益出发,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当成实验室建设的主要任务。
  做好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要能积极引进和吸收人才,也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養,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要组织实验室人员参与到不同层次的技能大赛以及专业技能培训中,调整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以及知识结构,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实验室建设队伍,促进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二)改进并完善科研实验室管理模式
  个别医学院校逐渐认识到三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的弊端,并且开始积极探索出二级学院各自管理的模式,积极构建学校管理层面的管理模式,成立独立的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对学校的实验室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建设,这种相对集中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让实验资源得到最大利用,避免出现实验室重复建设的现象,也在根据不同的功能来对科研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提升医学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综合发展水平[4]。
  (三)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队伍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所以,要能够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化学试剂、职责规定、开放制度等,针对突发事件要能够制订有效的应急预案,重新修订规章制度,用其约束参与实验工作的人员行为,让其自身行为得到规范,但是,规章制度建设的重心所在就是要能够落实相关政策,不可流于形式,成为无稽之谈。
  任何高水平的医学院发展都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而科研实验室作为医学院教师和学生专业成长的主要平台,做好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和突破陈旧的管理理念,才能够更好地让科研实验服务教学工作,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提供和输送更多高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漫青,张馨如,许丽,等.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浅析[J].新校园(上旬),2017(5):35.
  [2]何文亮.关于高校实验室管理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J].教师,2016(5):121-122.
  [3]刘霞.高校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讨[J].考试周刊,2015(1):154-156.
  [4]张学斌,王旭,张涛.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J].考试周刊,2011(79):202-203.
其他文献
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成为受强势商品经济影响下的重要设计特征,使现代意义上的包装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科技发展.而随着设计意识的
吕澎在《中国画问题-用笔墨纸砚完成的绘画之继续存在的基础究竟是什么?》中谈到,针对长期以来用各种名词-“中国画”、“国画”、“水墨画”等等-表述的用笔墨纸砚完成的绘
市场信息报
丁宁在《博物馆怀疑论(序论)》(大卫·卡里尔著,丁宁译)中谈到,恰如现代主义的艺术传统已然终结,被丹托的所谓我们的后历史的时代所替代,如今现代主义艺术博物馆的故事也已经
艺术是个神奇的东西,就像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具有无限的魔力.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确定艺术的面貌和特性,却能时刻体验到由艺术带来的奇妙感受.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经由艺
林木在《大国崛起与中国国家形象的重塑-从中国当代艺术趋向谈起》中谈到,我们艺术的创作,绝非为了“走向世界”而重塑中国形象,甚至,也并非为了重塑中国形象的政治性目的而
以水、土、火这些自然物质为媒介材料的陶瓷艺术是一门独具特性的艺术,技艺之美是陶艺审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制陶工艺技术渗透于陶艺创作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陶艺家进行陶艺
子通道分析程序只能进行简单的定位格架模型分析,对格架的考虑仅以形阻系数表示,仅能反映轴向的平均阻力效应,难以反映格架上不同角度和排布的交混翼对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不
走进明镜的画室,你会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气息.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和沁人心脾的油画香气,凝视着一张张散发着迷人般的灰色调的视觉图景,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走入明镜的个人
悲鸿恩师的油画《箫声》引我进入艺术的殿堂古元同志的版画《菜圃》送我到了黄土高原之乡陕北窑洞里的老大娘交给了我两把金钥匙一把叫生生一把叫阴阳打开了民族本原文化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