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进程中的《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6-012-02
  
  上海大学在夏季实践学期中开展《社会调查》课程已有数年了,通过社会调查环节能够使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明确大学生的社会职责,为广大学生提供与社会有深入接触的机会,对在校学生是意义非浅的。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加速。其中,计算机技术更是以它特有的高速度在发展,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经向我们走来的今天,如何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社会调查》课程教学和管理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 明确《社会调查》课程目标,加强课程指导,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调查》课程如何才能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呢?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学院确定《社会调查》课程目标是:通过社会调查环节使学生能够了解上海地区的信息产业的现状和远景规划及专业需求,了解、认识社会,从中领悟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定位,并从学院本身发展与历史沿革出发,了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历史、实践经验和前景趋势,以便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能力和水平、对自己学院与学校的认同能通过我们的了解,通常《社会调查》课程会安排在大一年级的夏季学期3和暑假中进行,许多大一学生对于社会调查的具体内容,调查形式,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展示都不是很清楚。为了提高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和《社会调查》教学环节的实际质量,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通过夏季学期的首日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指导,使学生明确《社会调查》课程目标,了解调查步骤和一些基本的调查技能,通过积极的引导,加强学生对《社会调查》课程的理解和重视,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良好效果。
  
  二、顺应社会信息化进程,更新《社会调查》课程内容
  
  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加速,计算机技术与各个行业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科技发展的趋势。社会的信息化也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顺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不断对《社会调查》课程内容进行更新。
  以2007年夏季学期《社会调查》课程内容为例,调查范围是:围绕上海市“建设信息化城市”和上海大学“建设绿色、文明、信息化校园”为主线,结合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自身发展调研。调查主题为:结合社会眼中的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谈谈自己能够收获什么,又能够为学院贡献什么,展望自己的未来。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学院并不限定调查题目。同时,根据特定组织的需要,单独成立四个《社会调查》独立小组,负责四项具体调研项目:《上海地铁6、7、8、9号线车辆配置与周边人流之间的关联关系》、《上海市文物与博物馆系统服务项目信息化建设调研》、《各类“卡”的功能与网络服务平台建设调研》、《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社会调查”实践经验总结与展望》。由感兴趣的同学报名参加。
  通过设置与信息化进程紧密相关的《社会调查》课程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这就是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社会调查》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努力方向。
  
  三、 重视《社会调查》课程模式设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通过对《社会调查》课程模式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什么是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模式和工作模式。课程模式要求以文字调研和包括实地调研的内容,并要求以网络应用技术作品相辅相成的方式进行,既需要纯粹文字的调研报告内容,也需要结合自身调研结果,结合专业特色制作网络应用技术演示作品。强调把文字和实地调研过程在汇报网络应用技术展示中加以体现,督促实践过程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对于大多数学生,采用学生独立进行个人社会调查与网络应用技术作品的综合方式进行实践,调研工作、总结整理、网络应用技术制作都由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运作。同时,对于部分具有明确任务特性的项目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实施,完成相关的任务内容。对于参与特定项目组调研的同学,采用导师指导、项目组成员团体调研与项目组总体答辩的方式进行实施。
  通过对《社会调查》课程模式的设计,《社会调查》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实施《社会调查》课程
  
  在《社会调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交流。所有关于《社会调查》课程实施环节的公告都是在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的网上公布的。社会调查的标准报告格式,也是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提供网络下载的,并且要求学生以FPT的格式利用网络上传上交给教师。
  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搜寻信息,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评价信息的方法,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同时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交流。特别是参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社会调查”实践经验总结与展望》调查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大部分参加07学年夏季学期《社会调查》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不少同学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调查》课程看法和意见。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流,实施《社会调查》课程,使传统的课堂得到扩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展开讨论,开展协作学习,也保障了《社会调查》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制定细致规范的评价标准,评定学生《社会调查》课程成绩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针对以往评定学生《社会调查》课程成绩,只是根据学生最后提交的文本形式社会调查报告,无法确切了解学生调查过程的真实性,也不能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因此,学院计划今后学生提交的《社会调查》报告除了采用文本形式之外,逐步改用多种计算机软件形式进行实现和检查,确实提高软件应用能力。其中,2007年夏季学期社会调查报告中的网络应用技术报告就必须以网站的形式提交,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小型的FLASH内嵌程序,并且要求所有页面之间的链接能够畅通无误。
  学院提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个人和小组《社会调查》报告的要求和课程成绩评判标准。使学生能够根据报告的标准要求和细致规范的评价标准,来准备自己的文本形式的《社会调查》报告和个人《社会调查》报告网站,提高了学生的完成调查报告的效率,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调查》课程成绩。
  
  六、《社会调查》课程改革中的收获和不足
  
  通过《社会调查》课程实践,提供学生与社会深入接触的机会。学生从社会、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质,专业教学设置的目的,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理解和兴趣,并且更深刻感受和理解社会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过程。在今后学习中,把社会的需求与自身的深造更有效地结合起来。
  同时,通过《社会调查》课程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机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处理信息、利用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比较缺乏,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这方面得到锻炼。在《社会调查》课程中提出了制作网络应用技术作品的要求,从动手能力和软件学习等多方面对同一事务进行解决,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利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体会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具体实际意义,提高了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完成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学习了团队工作和个人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社会调查》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改进。例如,《社会调查》课程安排的时间上,不少学生都是一直等到开学前一周才开始进行调研,浪费大量的空余时间,今后学院计划将《社会调查》课程安排到夏季学期中进行,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并且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能及时求助于学校老师。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社会调查”实践经验总结与展望》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表明,部分独自完成社会调查任务的学生过多的依靠网络,不愿或者畏惧实地调研,导致调查内容表面化。大多数同学建议以小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商量,各行其职,目标明确,无论是选题、走访单位、调研分析、成果展示,大家都能进行讨论、研究,最后得出较好的方案,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提高了效率。因此,社会调查任务是否要以小组形式完成,如何划分小组,这也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还有部分《社会调查》报告存在质量问题。如学生中依然存在抄袭现象,少量学生不会编写小型的FLASH内嵌程序,不会FTP上传,而且对于这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缺乏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对于如何在《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杜绝抄袭现象,依然是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面临的改革课题。
  
  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大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通过对《社会调查》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也就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的 “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能力和素质;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对社会的理解能力。现在计算机教育的许多规律并未被我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探讨课程教学规律,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社会调查》课程改革更深入、更扎实地向前推进。
其他文献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占垂体腺瘤的0.2%~2.8%,临床上表现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1].垂体TSH腺瘤导致的中枢性甲亢的处理原则和原发性甲亢截然不同[2].错误地采取抗甲状腺治疗不仅不能控制中枢性甲亢症状,反而可以刺激垂体TSH腺瘤迅速侵袭性生长,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术后复发的机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垂体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