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及在外科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医疗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增强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而在医学领域中,增强现实因其独特的优势被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本文介绍了增强现实原理及关键技术,并从普外科、神经外科、颅颌面外科、胸外科及骨科等方面综述了增强现实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现状。事实上,将增强现实技术与CT、MRI等影像资料整合术前建立模型,或者与腔镜结合实现术中实时导航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也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针对大疫情时期许多透析患者救治难的需求,设计一种新的医疗装备,解决透析患者的生存问题。方法在方舱内部搭建支撑血液透析机运行的基础配套硬件与床边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机治疗方案对比,配备隔离、通风、排污、消毒设施应对交叉感染问题,采取便于运输、吊装、部署的模块化设计。结果方舱透析室能提高治疗效率2.5倍、医疗场地利用率4.17倍,节省护理人力资源76%,室内压差>10 Pa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并能在13 h内完成部署投入使用。结论该方舱具有治疗效率高、预防交叉感染、机动性强、易于部署、灵活支援的特点
目的分析宽体探测器CT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s,CABG)术后复查的冠脉CTA图像,评估桥血管图像质量以及图像与心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行CABG患者的冠脉CTA图像,结合心率,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客观评价采用计算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以及CT值,桥血管比较动脉桥和静脉桥的图像质量,分段比较桥血管近端、中段、远端脉图像质量,分析心率
目的为提高医用防护口罩的灭菌效率,研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医用防护口罩过滤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3、4和5 kGy、未灭菌)电子束辐照对10家企业(A~J)生产的医用防护口罩进行灭菌处理,按照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采用TSI 8130自动滤料测试仪测试试样过滤效率。结果试验样品过滤效率不合格,3、4和5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灭菌不适用于医用防护口罩。结论通过电子束辐照对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快速灭菌的方案不可行。
目的探讨注射对比剂后采集心脏电影序列减少检查总时长的可行性。方法纳入44例患者行两次磁共振检查,第一次检查行常规扫描;第二次检查先注射对比剂进行心肌灌注成像后再扫描电影序列。对比两种扫描流程电影序列图像左室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心输出量、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心肌整体及各节段3D径向应变、周向应变、纵向应变及图像质量。结果两种扫描流程左室心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池与心肌的信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通过对美国医疗对策产品紧急使用授权制度和我国医疗器械应急审批制度的研究,总结中美制度的特点与优势,结合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提出制度完善建议。方法分析并对比中美相关制度的法律基础、管理体系、制度流程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应对医疗器械短缺问题的实践情况。结果中国应急审批和美国紧急使用授权制度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器械短缺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程序制度发布时间较早且未进行过修订,制度内容仍需完善。结论建议进一步延伸应急审批制度范围,提高制度规范化水平,科学优化审批条件,适当放宽临床实验数据
为探索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发展方向,探讨机器人辅助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研发的可行性,本文根据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历史,总结了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的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并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几种近距离放射治疗设备,以及施源器、辐射源及机器人辅助系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探讨了智能模式阶段的发展内涵,为机器人辅助近距离放射治疗系统研发的可行性分析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基于SPECT/CT甲状腺99mTc显像和摄锝率的测定是甲状腺疾病核医学成像中一项重要检查手段,作为一种无创的、分子影像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日趋普及,定量检测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技术的测定方法、采集影响因素、与摄碘率的比较及其受碘过量的影响、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阐述,并结合临床实践工作,进行归纳,旨在提高认识,指导临床更加广泛的应用。
目的探索NCC/T-RT 001-2019《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指南》中关于光距尺、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动态日志文件分析和机架-光栏-治疗床同心度测试方法的改进方案以期获得更可靠的结果。方法使用千分计在1/100 mm精度上测量床面因固体水模引起的弯曲下垂;对Step&Shoot和Sliding Windows调强射野的MLC日志文件Dynalogs使用能剔除束流悬停记录的Argus软件和无数据筛选选项的Dynalogs Viewer软件分别统计叶
目的 满足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和各类应用软件上线要求,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和业务的不间断,提高服务器部署能力和一体化管理能力.方法 本院以VMware vSphere6.5超融合架
目的解决门诊病人检查难的问题,优化改善门诊检查流程,方便患者、提升其就医体验。方法本文深入剖析门诊检查的流程现状,发现痛点;借鉴流程优化、业务重组及诊间预约的理念和方法,并对比行业内的做法,提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一站式”检查智能预约平台,构建出一套门诊检查的全新流程。结果该平台的应用,患者至少少排队2次,检查等候平均时长缩短至13 min,检查爽约率降至4.8%,检查科室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从而解决检查全流程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论“一站式”检查智能预约平台的搭建,能真正实现让患者“看病少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