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系统改进的虚拟植物原型系统设计

来源 :计算机应用研究 |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Ada11122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实现了基于L系统改进的虚拟植物可视化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实现了微机平台上可视模拟植物生长,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系统设计思想以植物可视外观展现为主要目的,结合了L系统和基于图像建模的优点,对植物器官的建模方法是基于能够反映植物器官主要特征的表面建模。其实现思路是在L系统所描述的植物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对预先定义好的植物器官网格面进行装配。与L系统相比较,有更好的外观效果和较低的时间复杂度。
其他文献
PCI是DSP应用系统与通用计算机高速通信的理想接口。介绍了一种双谱段探测系统的PCI接口方案,该方案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作为控制单元主控芯片,采用Cypress公司PCI-DP系列的CY7C09449PV作为PCI接口芯片,具有接口简单方便易于实现的优点。详细讨论了CY7C09449PV与TMS320F2812的硬件连接、参数配置与时序分析。
通过对氢冷发电机漏氢的常见故障现象及产生故障的几方面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消除设备安装缺陷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为提高新建工程发电机的安装质量,从几个方面提供了现场经验。
网格自 20世纪 90年代中期被提出以来,得到迅猛发展,被称作因特网的第三次革命。而网格资源监测是网格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分析了网格监测系统的要求,以及现有基于层次数据模型的监测系统的不足,然后着重从技术角度研究了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网格监测系统———R GMA的具体实现。指出了R GMA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网格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解释运行中利用线索化方法进行性能优化的技术,实现了以直接线索化方法为基础的Java虚拟机的解释器性能优化方案,并对嵌入式Java虚拟机的参考实现和Java的优化实现进行了性能对比。
每个项目对日志系统都有自己的要求,以一个国家“863”项目为应用背景,探讨怎样设计和实现一个采用组件技术的日志系统使其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方便移植。给出该日志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其具体处理外部应用程序的写日志请求时采用的设计模式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电力工程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确保社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对电力安全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工程建设对
简单介绍了Intel的互联网交换架构以及简化下一代网络设备的开发的原因,分析了使用互联网交换架构简化实现网络设备的方法。详细研究了使用互联网交换架构实现IPv6路由器的方法及IPv6数据包处理微块的实现软件模块。
首先介绍了ForCES体系结构、ForCES最新进展和SNMP协议;然后提出了ForCES支持SNMP的方案;最后给出了如何利用网络管理软件来开发ForCES模型中CE端SNMP代理的具体方法。
提出了一种拓展J2EE平台安全性的设计,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应用到Web应用中。设计方案将In ternet上的各种资源抽象成URI,采用JAAS和Filter技术集中管理,将开发阶段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转移到了部署阶段,从而实现应用逻辑与安全逻辑分离的目的。归纳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给出了典型环境下的应用。
从最优策略的角度出发,将控制理论中的控制方法引入主动队列管理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理论的主动队列管理PDFF拥塞控制方案。该方案以快速延迟响应和缓冲队列稳定为优化目标,根据网络动态时延调节源发送端发送速率,使得队列长度能够很快收敛到目标值,并且抖动很小。通过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仿真显示,与PI控制方案相比,该PDFF控制方案具有较低的链路延迟和数据丢失率,并能更快地使整个网络系统达到稳定,具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