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泡型棘球蚴病病灶的分型方案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泡型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蚴感染所致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呈"恶性肿瘤样"浸润性生长。病灶的不同分型、临床分期、生物学活性、脉管侵犯情况、病理特点、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共同决定治疗措施的选择及相应预后或转归。然而,虽然目前存在多种分型方法,但仍缺乏公认的分型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规范诊疗。本研究系统回顾近20年内的国内外文献,重点分析了超声、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血清学和病理学以及部分新技术的分型方法,详细分析了各分型方法的优缺点和联系。同时提出了未来新分型方案的参照因素或理论依据,为尽早提出更优化的分型方案建立了基础。

其他文献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是预后较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肿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胆管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客观反应率低,这与其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密不可分。因此,了解胆管癌免疫微环境的组成特点,并针对其免疫微环境靶点进行调控,以及采取ICIs联合治疗策略,将是提高胆管癌免疫疗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及放疗中同步化疗的周期数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自2008—2016年间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总生存期作为研究终点,分析比较同步化疗周期数及其他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总生存期的计算从开始治疗至患者死亡时间或最后随访时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共有31
目的探索小鼠正常肺组织在重离子射线暴露后不同时期、不同暴露剂量下转录水平表达改变,为寻找重离子放射敏感基因、研究重离子放射效应与损伤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时间梯度实验:采用14.5Gy碳离子射线对小鼠进行全肺野照射,分别于照射后3天和1、3、24周提取肺组织总RNA。剂量梯度实验:采用0、7.5、10.5、12.5、14.5、17.5、20Gy重离子射线照射后1周提取肺组织总RNA。两组实验均行全转录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急性坏死性脑病(ANE)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和深圳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共4家医院PICU 2014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39例ANE患儿,根据出院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总结全胰切除术治疗胰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行全胰切除术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25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0.9±9.4)岁,16例为计划性手术,9例为非计划性手术。25例患者中胰腺癌15例(其中4例接受新辅助或转化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进行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外科治疗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中主要是针对内科与内镜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以及慢性胰腺炎相关并发症。全胰切除术联合自体胰岛细胞移植(TPIAT)可在缓解患者腹痛、减轻患者阿片肽类药物依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胰岛素独立的可能,因此逐渐成为国际上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