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学科在书画艺术产业中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设想

来源 :新纪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n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展现状
  艺术管理专业是以现代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所设计的新型专业。管理科学的初创阶段,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而中国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改革开放,于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了21世纪,已经基本上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但总体市场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这也恰好说明艺术管理作为管理专业的一个分支,且依托于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中国环境下是相当年轻的。
  艺术管理依托于现代管理,具体来说,艺术管理包含管理方式方法理论与受众人群分析导向,并结合多媒体传播方式,有战略计划,统筹分析,经营决策,进行全面、系统管 理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艺术管理在当今书画市场中当下大致有以下几种体现。
  (一)艺术生产
  其一是艺术品的生产,这主要是艺术家与媒介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艺术品的实质与精神成果。其二则是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出的艺术品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其商品属性。
  这个环节主体为艺术家,但是艺术经济人及藏家在这一环节会对整个艺术生产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大众藏家的审美喜好,单个购买者的个人需求以及資深藏家的口味以及对于艺术品升值空间的考量以及大的社会环境下文化氛围、政治氛围的局限。
  在这种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艺术家对于艺术本身的追求显得格外珍贵,而这种珍贵正需要艺术管理者发掘并保护其成长,其一在于艺术本身的珍贵性,其二,奇货可居,更高层次的艺术总是蕴含着更大的价值。但在当下书画艺术环境中,可以形容是快餐式的,因为战争年代过去刚刚不久,文化积淀显得浅薄,更多是在艺术市场中获取利益的想法,例如,在刚刚过去的嘉德与保利春季拍卖会中,大量现当代、古代艺术作品自去年、前年或者之前的拍卖会中卖出后又重新流回市场,买家希望获取其中增值的利益。正因如此,大量对于艺术作品本身艺术性并不足够关乎的买家涌入,会造成市场对于艺术家除艺术水平之外,诸如学历、身份、官职的考量会切实影响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品本身的纯粹性。
  (二)艺术市场营销
  在当今书画市场,艺术经济人与画商有着丰富的营销方式,以各种画廊、展览为主,还有线下与线上的拍卖形式、艺术品商城、直播、公众号推广等等,多种形式并存,但对于网上推广无不极其重视。
  另外对于艺术家个人来说,自媒体在推广方面也是极有效果的,如新浪微博、和现在非常火热的抖音小视频,我个人尝试用抖音发布国画视频,一个月有了近两万粉丝,四万点赞;收集到的信息很有趣,有个别的视频会被推广给几十万有艺术兴趣的抖音用户,他们会选择是否关注,而抖音是否推送取决于短期获得的赞的个数,在这个过程中受欢迎的作品被抖音筛选出后大规模推广;而在抖音用户中大多数是年轻群体,他们喜欢有趣的生活之外也热爱着艺术,但区别于专业艺术工作者的是这些受众更热衷视觉上的享受,在我个人专业的视角中,专业且有文人画气息的作品在抖音等大众喜爱的传播平台中并不是最喜欢的,他们喜欢炫目的绘画效果、奇妙的绘画过程、大众难以企及的高超技术和一纸千金的价值冲击。而在更专业的平台中,如荣宝斋线上拍卖以及杏坛美术馆旗下的杏坛艺拍则显得更为专业,而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少而精,定位准确,为艺术家与藏家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由此获得利益。这些平台的发展与推广使艺术管理可以更好的践行并丰富自身,有了更为蓬勃的生机。
  (三)在知识产权、文化法规、公关、广告等方面
  艺术管理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体系,但还在丰富之中,前几天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当代著名画家任重在微博艾特了四川美院毕业的一个人,用九张此人微博截屏举例他完全抄袭自己的作品,不标明临摹直接用自己的名字落款并进行商用,这么明确的侵权行为,却多年与其沟通未果,居然无法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处置,只能以微博曝光形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说,虽然当今艺术管理尚能初步满足艺术市场发展需要,但细节之处还需考量与规范。
  二、未来设想
  在未来,艺术管理课程更应该以综合培养、潜质全面开发的教学理念,全面了解各种艺术门类以及艺术市场的规律及特征,从而使艺术管理的学习者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更系统、高效的把控全局。期间学员应该直接参与大量的艺术活动策划与经销,学以致用,增加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参与文化市场开发及经销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适应文化市场需要。
  就书画艺术市场而言,艺术管理在未来于艺术品市场上更应当建立完整的艺术经济体系、法律支持,以团队为单位,吸收中外成功案例经验,结合科学研究结果,反复对比、实践,认真分类甄别不同年龄、层次的艺术家,分门别类做出有条理的培养、扶持或合作的计划,有策划性的进行推广的如长期画廊与定期画展、不定期活动,配合线上推广,同时应设定环节增加受众的参与度,扩充粉丝队伍,提高大众审美水准,拓展其视野是受众能接受更多层次、更多风格的艺术品与艺术理念,更好的为艺术家与藏家服务,用艺术管理方式获取利益的同时,使人类在艺术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进行积极的教学拓展,努力开展完善的政治教学流程,科学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全面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本文作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把握思想品德教育,要选择恰当的素质教育目标,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水平、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意志水平,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实效性  德
期刊
【摘 要】我国近年来大力提倡进行素质教育,这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局面,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其中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成为了重要的教育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中学教学应当重视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学教学;存在问题;渗透策略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观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等都未定性,学生的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该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通过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促使学生今后能够成长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才。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很多德育教育元素,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渗透。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摘 要】随着体验经济的兴起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对于旅游过程中体验感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从游客的角度来阐述古镇游客体验在活动、环境、体验和收益上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进而提出古镇体验旅游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ASEB分析法;西塘古镇;旅游体验  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古镇旅游热情的不断高涨,古镇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了拉动当地经济长,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一项重要
期刊
【摘 要】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务单位内部获得相关信息,将财务活动与业务活动进行融合,为企业进行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相关工作。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更趋向于管理会计转型改革,教学课程内容应更贴近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文将列明转型原因以及建议。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改革一、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原因  第一、国家政策的需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
期刊
【摘 要】师生互动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是,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只是形式上的互动,音乐课上的提问太低效,不具备实际价值。音乐课堂上的形式“互动”还表现为学唱的浮躁、表演的虚假等,这些都需要对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模式进行探索、改进和创新。改善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设计发散性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巧妙安排导学环节,重视音乐欣赏的体验性。 
期刊
近来,孩子们都很轻松甚至是悠闲自得,看不见一丁点“入则静,静则思”的场景,总是让人感觉到他(她)们像是被压迫着,被动地、憋在教室里,似乎孩子们的读书是在为父母、为老师……如是此般,作为班主任的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恐一股懒散之风刮进教室,侵入孩子们的体内,扰袭心灵,玩物丧志,故我和其他任课老师,苦其应对,步步紧跟,真可谓孩子们的贴身警卫了。  为何这般呢?故需与家长们共同探讨,究其原因,共同管理好孩子
期刊
以傣陶为代表的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受外来文化及产品的冲击,陷入濒临灭绝的处境,通过分析研究,结合云南普洱茶及文化旅游的巨大市场空间,找到傣陶发展的路径,对其它工艺类别形成示范效应。  一、西双版纳傣族制陶现状分析  (一)地理分布与存续情况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而悠久的文化,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傣族是跨境民族,在境内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
期刊
一、快乐学成语  二、韵文  巧记成语  见多识广 才疏意广  心领神会 风云际会  推陈出新 辞旧迎新  舍己为人 一鸣惊人  同甘共苦 含辛茹苦  深入淺出 人才辈出  神通广大 天大地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