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思考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史,造就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知识文化水平,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恰恰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一最终目标。文章在分析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以及明确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侧重点基础上,提出了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融合]
  大学语文是大学教学的基础课程,承载了人类的知识、情感和思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媒介。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了众多的思想精神,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色,对现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和人文情怀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一、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所在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人们普遍关注的往往是中西方现代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正在受到强有力的冲击。而大学语文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则是必然所在。特别是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以来,传统文化传承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大学语文要极大程度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的内涵,进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标准、高要求,并且思想先进的人才。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原则
  (一)强调教学篇目讲授的目的性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含义十分深厚,知识面涉及很广,不同文章所产生的教育价值也不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教育目的突显出来,学生的认知思维也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聚集,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的目的性展示出来,利用指导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强化传统文化渗透的教育涵义,建立以民族精神学习为主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经典作品进行重点讲解,如《论语》《孟子》《大学》等,这些书籍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身文化修养,还能让他们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二)教学篇目的讲授应结合实践性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重点是教材内容讲解,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显得十分重要,还要做到语文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此种方式的作用下,各种语文知识将会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发挥。另外,大学语文教学篇目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将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展示出来。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出课堂,利用投稿等形式来检验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效果。当学生认真参与到校园文化等刊物的创办和组织时,便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个实践过程,通过经典作品的诵读和整理,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自信力。
  三、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
  (一)根据教学计划选定阅读教学材料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间接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起到铺垫作用。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计划选划定合适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阅读材料必须能够兼容传统文化元素,为两者之间的相融合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围绕阅读教学材料添加传统经典阅读素材
  在已选定的阅读教学材料中,教师可以增加传统经典国学内容,将传统文化的结晶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的融合到一起,为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春秋》《诗经》《孟子》《大学》《新五代史》等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对象。
  (三)根据学生学习效果在课上与课下提供充分指导
  在学生阅读经典国学作品之后,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中,要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在课上将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文化思想进行对比,针对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进行细致讲解,同时在课下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并为之提供相应的指导。确保学生既能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又能感受到现代文化的潮流与趋势,实现阅读教学中不仅仅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更好的将传统文化思想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四)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彰显传统文化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意味深长,很多学生对此感到乏味、枯燥,探究学习兴趣淡薄,不利于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应用的开展。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问题,不能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不足且不夠牢固,这迫切需要在课堂上解决此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培养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兴趣,在彰显文化特色与文化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将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制定出新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也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选择,做到教学活动的灵活开展,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创造更多条件。
  参考文献
  [1]赵青.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1):35-36.
  [2]左馥.文化自信视角下公安院校大学语文的定位与实践[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8,20(06):120-124.
  [3]董军.传统礼仪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6):29-31.
其他文献
目的研探讨匹多莫德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治疗,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教师主要的目标与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温故知新、发挥联想、质疑问难、拓展延伸等方式,让学生启动思维、展开思维、深入思维、升华思维。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关键要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开发创造性。作为教师
我国大力提倡创业,创办微型企业是创业趋势之一。微型企业存在着项目、资金、竞争、逆境和自身的风险,创办时要注意规避这些风险。微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有劣势,也有比
在短篇小说《森太太》中,作者裘帕·拉希莉描写了印度裔女主人公森太太移民美国后的特殊生活经历,体现出三方面的主题:即森太太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森先生对森太太的压迫
2002年7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胸腔镜治疗外伤性血气胸1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疱疹性口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炎症,多发于6岁前的儿童,特别是出生后6个月-3岁的婴幼儿更为多见。我科对疱疹性口炎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3年,我们在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利用19F束流轰击146Nd靶核,对160Tm高自旋态进行了布居,对A160区πh11/2(?)νi13/2组态带的电磁跃迁以及πh11/2(?)νi1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有关射频超导谐振腔的设计、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技术以及超导材料等重要问题。为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计划设计了一个超导四分之一波谐振腔,计算了144兆赫QWR1.
在我国商品房交易中,房产开发商、政府和购房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了我国商品房交易是一个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我们就商品房从土地的交易到成品房的交易过
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一部分,是涉及全社区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基础工程。然而由于涉及面广、内容杂,且教育对象特殊,实际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成效并不尽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