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纠治主肺动脉窗或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主肺动脉窗或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的外科纠治经验.方法 17例病儿中单纯主肺动脉窗5例,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4例,主肺动脉窗伴主动脉弓中断、法洛四联症、房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反流和气管狭窄等8例.1例无手术指征,16例行解剖纠治,平均手术年龄1.7岁;平均体重8.5 kg.结果 手术无死亡.2例延迟关胸;1例再进胸止血.随访无死亡,无主动脉瓣上狭窄及肺动脉狭窄.结论 主肺动脉窗及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易早期产生肺动脉高压,一经诊断需立即手术.手术方式首选与伴发畸形一期纠治.主肺动脉窗及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尽管多有伴发畸形,但早期手术纠治可获得较佳中、长期疗效。

其他文献
病人 男,20岁.夜间咳嗽发作4年,坐起后缓解,白天平仰卧位时亦出现咳嗽,喜侧卧蜷曲体位,大量快速饮水时亦出现呛咳,未系统诊治.近日因咳嗽加重行CT检查发现膈疝.查体:一般状态佳.上消化道造影见左膈上食管旁有一囊状充钡影,内有胃黏膜,贲门位置正常(图1).胸部CT见左膈上有一巨大囊状充钡影,在此囊状阴影内侧脊柱旁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其内可见点状钡影,诊断:裂孔旁疝。
期刊
病人 女,45岁.咳嗽、胸闷及上腹部疼痛4个月,无发热、咯血、进食异常等.X线胸透时发现纵隔占位病变。
期刊
期刊
我们遇到一家两代5例均患自发性气胸,现报道如下.  病人 男,28岁.无诱因左侧胸痛伴活动后气促1周.查体:气管向右略偏,左上肺叩诊鼓音,左肺呼吸音明显弱.X线胸片示左肺野外带无肺纹区约50%,左肋膈角消失,左侧膈肌顶见液气平面。
期刊
期刊
1984-2005年施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632例,其中男401例,女131例;年龄55~72岁.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31例,其中5例出现胸胃巨型扩张。
期刊
病人 男,25岁.发现心脏有杂音10余年,近1周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4/Ⅵ级全收缩期粗糙杂音.超声心动示室间隔缺损(膜周部),8.5 mm大小,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少量反流.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
期刊
病人 男,19岁.心脏杂音、口唇发绀19年,反复发热伴活动后气促4个月.查体:体温38℃,血压93/62 mm Hg(12.4/8.3 kPa),杵状指,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血培养阴性.X线胸片示右室扩大,主动脉结略突出,肺动脉段低平.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明显前移增宽,骑跨在室间隔40%,室间隔膜周部连续中断3.0 cm,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前瓣及隔瓣均有融合赘生物
期刊
病人 男,20岁.因双上肺浸润性结核,右下肢静脉、下腔静脉血栓住我院内科.2005年12月造影显示下腔静脉血栓上端平第1腰椎上缘,予抗凝和抗结核治疗。
期刊
近几年由于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具有高龄和各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卒中和外周血管病等)等高危因素的病人在手术病人中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各个医院也因为病人状况以及医疗水平的差异,术后病死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有很大差异[1].如何真实的显现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剔除因为病人状况不同对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心外科的一个大问题.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例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