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liangaij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进行有效性研究。
  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择29例患者,她们的平均年龄在25-41岁之间。从孕妇的生活、心理、胎儿的监护等多个方面对孕妇进行产前的教育工作。
  结果: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性研究。其中有2例孕妇顺利分娩,有27例孕妇适时地采取了手术分娩,新生儿没有一个死亡。
  结论:在产前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對于母婴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健康教育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92-02
  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是当前对母婴安全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其主要表现是:蛋白尿、高血压以及水肿,症状严重的孕妇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现象,是致使围产期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将有助于提升母婴的生命安全,有助于降低孕妇并发症的出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所研究的29例孕妇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25-41岁之间。孕妇的孕周为32-41周,其中经产妇有21例,初产妇有8例。在B超检查的过程中有18例孕妇属于Ⅱ度水肿,有6例孕妇在检查过程中存在尿蛋白,有11例孕妇属于Ⅲ度的水肿。
  1.2方法。对这29例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相应的产前教育,如饮食指导,心理疏导,休养环境,胎心监护等。使得孕妇可以在产前充分了解围产期间的一些保健知识。护士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语气与姿态,讲解内容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2结果
  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产前的健康教育所带来的影响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经过对这29例孕妇进行产前的健康教育,其中有2例孕妇顺利分娩,有27例孕妇适时地手术分娩,新生儿没有一个死亡。孕妇以及孕妇家属对医院护理效果十分满意,所有孕妇与新生儿都顺利出院。
  3讨论
  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是当前导致孕产妇发病与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更为严重的是产生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因此,在产前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降低孕产妇在围产期期间的恐惧心理,而且有助于提升母婴的生命安全。
  在围产期期间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产前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是采取措施进行饮食方面的干预,即积极引导孕妇进行合理膳食,在围产期期间多食牛奶与鸡蛋等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与食物。对于全身有水肿的孕妇,要限制其盐的摄入量,以免患者出现水钠潴留症状。
  其次是采取措施进行心理护理,为孕妇创造温暖、舒适、安静、安全的就医环境。如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减少探视等措施。并针对围产期孕妇特有的一些症状对孕妇讲解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相关的理论知识与预防措施,以安抚孕妇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气与姿势,语言要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使得孕妇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戒备心理,在最大程度上配合治疗及护理。
  三是要做好胎儿的监护工作,这是由于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全身小动脉都处于一种痉挛的状态,胎盘给胎儿所供给的血氧量较少,极易出现胎盘早剥或者胎儿在子宫内窘迫等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嘱咐孕妇要采取左侧卧位的方式进行休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孕妇子宫胎盘中的血液循环,并降低孕妇下腔静脉的压力,从而增加孕妇肾血的流量与水肿的程度。随时监测胎心音变化,指导孕妇正确数胎动,必要时给孕妇吸氧,每天两次,每次半个小时。
  四是要采取措施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分娩指导,在这段时间内对孕妇与孕妇家属进行分娩前的指导,有助于降低孕妇与孕妇家属的心理负担。对她们讲解围产期期间与手术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及采取这些措施的临床意义,争取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孕妇与孕妇家属的信任。
  本组所研究的29例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对她们进行产前的健康教育,其中有2例孕妇顺利分娩,有27例孕妇适时地手术分娩,新生儿没有一个死亡。这充分表明对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尤其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桂英.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产前的健康教育[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01):132-134
  [2]关义琼.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3):87-90
  [3]卢芙蓉,白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例临床护理体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06):214-215
  [4]周丽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12):457-458
其他文献
摘要:甘草酸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为主。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研究证实甘草酸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受甘草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影响。本文针对甘草酸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甘草酸不良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内分泌系统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60-02  甘草酸类药物与肝细胞类固醇代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在治疗疝气时,采用横切口手术的疗效。  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小儿疝气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例采用横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3±2.3min,切口长度平均为2.1±0.4cm,术中平均出血量35.5±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  结果:观察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较为明显,预后良好。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外孕  
期刊
摘要: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发展为意识丧失,呼吸浅慢,点头样呼吸,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及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地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具有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气管插管;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中ICU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盆腔炎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6%,P<0.05。  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操作简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改善程度及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  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住院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所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于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  结果:所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明显减轻;临床体征也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患儿及监护人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显著提高。  结论:给予支
期刊
摘要: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补充,诱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96-02  循证
期刊
摘要:由于糖尿病人体内的血糖自动调节功能消失,血糖随着人体的饮食、活动以及外源性胰岛素用量的多少而波动很大;因此,越是严格控制血糖,就越容易产生低血糖反应;所以,要充分认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规律,当老年人糖尿病出现病情变化时,要全面分析病情及时檢查血糖,明确诊断及时处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急症,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症表现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关的心理护理措施。  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共收治了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心理特征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在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及掌握,并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心理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
期刊